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

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

《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上卷)》選有神話、傳說、民歌、詩詞曲賦、駢文、散文、話本、小說、戲劇等,其中作品都是各文學流派的代表作。本冊為上。《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上卷)》分為先秦秦漢文學卷、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學卷、隋唐五代文學卷、宋元金文學卷、明清近代文學卷五部分。

內容介紹

本書選有神話、傳說、民歌、詩詞曲賦、駢文、散文、話本、小說、戲劇等,其中作品都是各文學流派的代表作。本冊為上。

目錄

先秦秦漢文學卷

先秦部分

—、詩歌

詩經

國風(十三首)

卷耳

芣官

載馳

伯兮

黍離

君子於役

蒹葭

無衣

月出

七月

東山

小雅(四首)

採薇

黃鳥

節南山

何草不黃

二、散文

(一)歷史散文

尚書(二篇)

無逸

秦誓

左傳(十篇)

曹劌論戰

齊伐楚盟於召陵

宮之奇諫假道

晉公子重耳之亡

晉楚城濮之戰

燭之武退秦師

秦晉殽之戰

鄭敗宋師獲華元

知□對楚王問

鄭子產相國

附:郭豫衡《左傳》文章的藝術特色

國語(二篇)

邵公諫弭謗

勾踐滅吳

戰國策(七篇)

蘇秦始將連橫

鄒忌諷齊威王納諫

馮諼客盂嘗君

莊辛說楚襄王

魯仲連義不帝秦

觸龍言說趙太后

唐且為安陵君劫秦王

(二)諸子散文

老子(三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章

第八十章

論語(四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楚狂接輿章

長沮桀溺耦而耕章

子路從而後章

孟子(四篇)

齊桓晉文之事章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章

魚我所欲也章

荀子(一篇)

勸學篇

墨子(三篇)

兼愛上

非攻上

公輸

莊子(三篇)

逍遙遊

養生主節錄

肱篋

韓非子(五篇)

內儲說上節錄

外儲說左上節錄

外儲說右上節錄

難一節錄

五蠹

呂氏春秋(一篇)

察今

三、辭賦和古代神話

(一)辭賦

屈原賦(七篇)

離騷

九歌湘君

湘夫人

山鬼

國殤

九章涉江

哀郢

宋玉賦(三篇)

九辯節錄

風賦

對楚王問

荀卿賦(二篇)

成相篇節錄

(二)古代神話

山海經(四則)

精衛填海

夸父逐日

鯀禹治水

黃帝擒蚩尤

淮南子(三則)

女媧補天

后羿射日

共工怒觸不周山

附:褚斌傑先秦文體概述

秦漢部分

一、辭賦

賈誼賦(一篇)

鵬鳥賦

枚乘賦(一篇)

七發

司馬相如賦(二篇)

子虛賦

上林賦

班彪賦(一篇)

北征賦

張衡賦(一篇)

歸田賦

趙壹賦(一篇)

刺世嫉邪賦

二、詩歌

樂府民歌(十三首)

戰城南

有所思

上邪

江南

平陵東

陌上桑

東門行

飲馬長城窟行

孤兒行

白頭吟

十五從軍征

上山采蘼蕪

焦仲卿妻並序

梁鴻詩(一首)

五噫歌

張衡詩(一首)

四愁詩

宰延年詩(一首)

羽林郎

古詩十九首(選十二首)

行行重行行

今日良宴會

西北有高樓

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

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樹

迢迢牽牛星

回車駕言邁

孟冬寒氣至

客從遠方來

明月何皎皎

李少卿與蘇武詩(三首)

蘇子卿詩(四首)

三、散文

李斯文(一篇)

諫逐客書

賈誼文(一篇)

過秦論

晁錯文(一篇)

論貴粟疏

司馬遷文(四篇)

項羽本紀節錄

陳涉世家

李將軍列傳節錄

報任少卿書

班固文(二篇)

蘇武傳

楊胡朱梅雲傳節錄

王符文(一篇)

實邊

仲長統文(一篇)

理亂篇

附:褚斌傑兩漢文體概述

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學卷

一、辭賦

王粲賦(一篇)

登樓賦

曹植賦(一篇)

洛神賦

陶淵明辭(一篇)

歸去來兮辭(並序)

鮑照賦(一篇)

蕪城賦(登廣陵城作)

江淹賦(一篇)

別賦

庾信賦(二篇)

小園賦

哀江南賦(並序)

二、詩歌

孔融詩(一首)

雜詩

曹操詩(五首)

蒿里行

短歌行

苦寒行

步出夏門行(二章)

陳琳詩(一首)

飲馬長城窟行

徐斡詩(一首)

室思

王粲詩(三首)

七哀詩(三首)

劉楨詩(二首)

贈徐斡

贈從弟

蔡琰詩(一首)

悲憤詩

曹丕詩(三首)

燕歌行

雜詩(二首)

曹植詩(五首)

雜詩(南國有佳人)

雜詩(僕夫早嚴駕)

贈白馬王彪(並序)

白馬篇

美女篇

阮籍詩(七首)

詠懷詩(夜中不能寐)

(嘉樹下成蹊)

(湛湛長江水)

(獨坐空堂上)

(駕言發魏都)

(一日復一夕)

(洪生資制度)

傅玄詩(一首)

豫章行苦相篇

嵇康詩(一首)

幽憤詩

張華詩(二首)

輕薄篇

情詩

潘岳詩(一首)

悼亡詩

陸機詩(三首)

赴洛道中作(二首)

猛虎行

左思詩(七首)

詠史(弱冠弄柔翰)

(鬱郁澗底松)

(吾希段乾木)

(濟濟京城內)

(皓天舒白日)

(荊軻飲燕市)

嬌女詩

張協詩(三首)

雜詩(秋夜涼風起)

(朝霞迎白日)

(昔我資章甫)

劉琨詩(二首)

重贈盧諶

扶風歌

郭璞詩(四首)

遊仙詩(京華遊俠窟)

(青溪千餘仞)

(逸翮思拂霄)

(雜縣寓魯門)

孫綽詩(一首)

秋日

陶淵明詩(二十一首)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野外罕人事)

(種豆南山下)

移居(昔欲居南村)

(春秋多佳日)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和郭主簿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飲酒(並序)(衰榮無定在)

(結廬在人境)

(清晨聞叩門)

擬古

雜詩(人生無根蒂)

(白日淪西阿)

(憶我少壯時)

(代耕本非望)

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

(精衛銜微木)

詠荊軻

顏延之詩(五首)

五君詠(阮步兵)

(嵇中散)

(劉參軍)

(阮始平)

(向常侍)

謝靈運詩(四首)

過始寧墅

登池上樓

登江中孤嶼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鮑照詩(九首)

代出自薊北門行

代放歌行

擬古

梅花落

擬行路難(奉君金卮之美酒)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璇閨玉墀上椒閣)

(寫水置平地)

(對案不能食)

沈約詩(二首)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

別范安成

謝眺詩(四首)

玉階怨

暫使下部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何遜詩(三首)

臨行與故游夜別

慈姥磯

相送

陰鏗詩(二首)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和傅郎歲暮還湘洲

王褒詩(一首)

渡河北

庾信詩(五首)

擬詠懷(楚材稱晉用)

(疇昔國土遇)

(搖落秋為氣)

寄王琳

重別周尚書

樂府民歌(二十一首)

子夜歌(始欲識郎時)

(今夕己歡別)

子夜四時歌(自從別歡後)

(田蠶事已畢)

(秋風入窗里)

(淵冰厚三尺)

華山畿(君既為依死)

(末敢便相許)

讀曲歌(憐歡敢喚名)

(打殺長鳴雞)

莫愁樂

那呵灘(聞歡下揚州)

(蒿折當更覓)

西洲曲

企喻歌辭(放馬大澤中)

(男兒可憐蟲)

隴頭歌辭(隴頭流水)

(朝發欣城)

(隴頭流水)

木蘭詩

敕勒歌

三、散文

孔融文(一篇)

與曹操論盛孝章書

諸葛亮文(一篇)

出師表

曹植文(一篇)

求自試表

嵇康文(二篇)

與山巨源絕交書

管蔡論

李密文(一篇)

陳情表

啕淵明文(一篇)

桃花源記

范曄文(一篇)

宦者傳論

孔稚矽文(一篇)

北山移文

陶弘景文(一篇)

答謝中書書

丘遲文(一篇)

與陳伯之書

劉勰文(二篇)

神思

情采

吳均文(一篇)

與朱元思書

酈道元文(二篇)

河水(龍門)

江水(三峽)

楊街之文(二篇)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洛陽大市)

四、小說

列異傳(二則)

談生

宋定伯

拾遺記(一則)

翔風

搜神記(四則)

三王墓

韓憑妻

紫玉

李寄

西京雜記(二則)

畫工棄市

相如死渴

世說新語(九則)

華歆王朗

過江諸人

周處

劉伶病酒

王子猷居山陰

桓公入洛

石崇要客燕集

石崇王愷

王藍田性急

續齊諧記(一則)

陽羨書生

附:褚斌傑魏晉南北朝文體概述

隋唐五代文學卷

一、詩歌

隋詩

楊素詩(二首)

山齋獨坐贈薛內史

贈薛播州

薛道衡詩(一首)

人日思歸

唐詩

王績詩(一首)

野望

王勃詩(二首)

採蓮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盧照鄰詩(一首)

長安古意

駱賓王詩(一首)

在獄詠蟬

杜審言詩(一首)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楊炯詩(一首)

從軍行

張若虛詩(一首)

春江花月夜

宋之問詩(一首)

度大庾嶺

沈儉期詩(一首)

獨不見

陳子昂詩(四首)

感遇二首(蘭若生春夏)

(丁亥歲雲暮)

送魏大從軍

登幽州台歌

張九齡詩(二首)

感遇(江南有丹橘)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孟浩然詩(四首)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國故人莊

春曉

王維詩(十一首)

終南山

山居秋暝

渭川田家

觀獵

使至塞上

老將行

送元二使安西

冬晚對雪憶胡處士家

鳥鳴澗

鹿柴

竹里館

王之渙詩(二首)

鸛鵲樓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

李頎詩(二首)

古從軍行

別梁鍠

王昌齡詩(六首)

從軍行二首(烽火城西百尺樓)

(青海長雲暗雪山)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西宮春怨

長信秋詞

閨怨

高適詩(四首)

封丘縣

燕歌行

使青夷軍人居庸(匹馬行將久)

營州歌

岑參詩(四首)

逢入京使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李白詩(二十六首)

古風三首(齊有倜儻生)(西嶽蓮花山)(大車揚飛塵)

遠別離

蜀道難

烏棲曲

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將進酒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劃卻君山好)

日出入行

長干行(妾發初復額)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

丁督護歌

秋浦歌(爐火照天地)

(白髮三千丈)

蛾眉山月歌

贈汪倫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哭晁卿衡

渡荊門送別

靜夜思

夢遊天姥吟留別

望廬山瀑布水(日照香爐生紫煙)

望天門山

早發白帝城

杜甫詩(三十六首)

望岳

房兵曹胡馬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自帝城最高樓

登岳陽樓

登高

兵車行

麗人行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月夜

春望

哀江頭

羌村三首(崢嶸赤雲西)

(晚歲迫偷生)

(群雞正亂叫)

北征

新安吏

石壕吏

新婚別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春夜喜雨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黃師塔前江水東)

(黃四娘家花滿蹊)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送路六侍御入朝

丹青引

秋興八首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元結詩(一首)

舂陵行

韋應物詩(二首)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滁州西澗

顧況詩(一首)

過山農家

李益詩(二首)

春夜聞笛

夜上受降城聞笛

孟郊詩(三首)

遊子吟

秋懷(秋月顏色冰)

游終南山

韓愈詩(六首)

山石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聽穎師彈琴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柳州羅池廟詩

柳宗元詩(四首)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江雪

漁翁

劉禹錫詩(五首)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山上層層桃李花)

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

西塞山懷古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王建詩(三首)

羽林行

當窗織

宮詞(教遍宮娥唱盡詞)

張籍詩(四首)

野老歌

節婦吟

江南曲

秋思

元稹詩(二首)

織婦詞

連昌富詞

自居易詩(八首)

輕肥

買花

上陽白髮人

杜陵叟

繚綾

賣炭翁

長恨歌

琵琶行

李賀詩(六首)

李憑箜篌引

雁門太守行

夢天

金銅仙人辭漢歌

老夫采玉歌

致酒行

杜牧詩(五首)

過華清官(長安回望繡成堆)

赤壁

泊秦淮

早雁

山行

李商隱詩(十首)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安定城樓

賈生

夜雨寄北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錦瑟

霜月

嫦娥

隋宮

馬嵬

皮日休詩(一首)

橡媼嘆

聶夷中詩(一首)

詠田家

杜荀鶴詩(三首)

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

山中寡婦

再經胡城縣

二、散文

王勃文(一篇)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駱賓王文(一篇)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王維文(一篇)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元結文(一篇)

右溪記

陸贄文(一篇)

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

韓愈文(十一篇)

原道

原毀

雜說(世有伯樂)

師說

進學解

張中丞傳後敘

藍田縣丞廳壁記

送李願歸盤谷序

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祭十二郎文

柳子厚墓志銘

答李翊書

柳宗元文(七篇)

封建論

段太尉逸事狀

捕蛇者說

三戒(並序)

臨江之麋

黔之驢

永某氏之鼠

始得西山宴遊記

鑽鉧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李翱文(一篇)

題燕太子丹傳後

杜牧文(一篇)

阿房宮賦

孫樵文(一篇)

書褒城驛壁

皮日休文(一篇)

讀《司馬法》

陸龜蒙文(二篇)

野廟碑(並詩)

招野龍對

羅隱文(三篇)

英雄之言

荊巫

越婦言

三、傳奇

李朝威傳奇(一篇)

柳毅傳

白行簡傳奇(一篇)

李娃傳

杜光庭傳奇(一篇)

虬髯客傳

附:王立興唐代傳奇概述

四、唐五代詞

李白詞(二首)

菩薩蠻(平林漠漠)

憶秦娥(簫聲咽)

張志和詞(一首)

漁歌子(西塞山前)

自居易詞(一首)

憶江南(江南好)

溫庭筠詞(三首)

菩薩蠻(小山重疊)

更漏子(玉爐香)

夢江南(梳洗罷)

韋莊詞(二首)

菩薩蠻(人人盡說)

思帝鄉(春日游)

馮延巳詞(二首)

鵲踏枝(誰道閒情)

謁金門(風乍起)

李瑕詞(一首)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

李煜詞(二首)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

無名氏詞(三首)

菩薩蠻(枕前發盡)

望江南(莫攀我)

鵲踏枝(叵耐靈鵲)

……

宋元金文學卷

明清近代文學卷

作者簡介

黃岳洲,1928年生,江蘇揚州人。教授。蘇州教育學院學術顧問、中文系教授。廳級待遇離休幹部。1942年9月即參加革命,在新四軍幹部學校(即第二中學)學習兼部分繕寫工作,後來歷任解放區國小教師。解放後任人民政府教育行政工作,中學教師,大學教授。系當前國內外知名的語言學家,主要研究音韻、文字、訓詁學和修辭學,有語言學專著六本;古典文學評論和鑑賞家,主編《中華文學鑑賞寶庫》等;大學、中學語文教學家,主編大學、中學教學參考書等一百零八本。《世界名人錄》中文第一捲入選者;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特約撰稿人;香港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講學人;中國教育家協會顧問;《中國教育家名典》編輯部顧問、編委;全國中學語文課堂教育研究中心顧問和特邀講學人;蘇州市語言學會、江蘇省語言學會、修辭學會顧問;國家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特約編審;蘇州大學文治國學院籌備委員;西北大學國際唐代文學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學術委員;中南教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