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全閱讀·金匱要略方論

內容介紹《中國古代文化全閱讀(第1輯)32:金匱要略方論(注音版)》主要內容:書凡3卷,共25篇,載病64種,列方262首。 《金匱要略方論》撰用《素問》《靈樞》《難經》等書,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豐富臨床經驗,提出了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並套用於臨席,為後世中醫內科學和中醫婦幣斗學奠定了基礎;其收載的很多實用有效的方劑,至今仍為臨床廣泛套用。 自北帛刊行《金匱要略方論》以來,有許多刊本和注本,如元後至元六年庚辰(1340)鄧珍序刻本、明萬曆趙開美刻本、清康熙刻本、明刊俞橋本抄本以及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叢書集成本和四部叢刊初編本等。

內容介紹

《中國古代文化全閱讀(第1輯)32:金匱要略方論(注音版)》主要內容:書凡3卷,共25篇,載病64種,列方262首。首篇為“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篇,相當於全書的總論,提出了治末病以防疾病傳變的原則,然後對病因病機、診斷、預後、疾病分類、治療總則等進行逐一論述:第二篇至第十七篇,主要論述內科諸病的辨證治療,所論疾病包括痙病、濕病、喝、百合病、狐惑病、陰陽毒、瘧病、中風、歷節、血痹、虛勞、肺痿、肺癰、咳嗽上氣、奔豚氣、胸痹、心痛、短氣、腹滿、寒疝、宿食、五臟風寒、積聚、痰飲、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氣、黃疸、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嘔吐、噦、下利等病;第十八篇列瘡癰、腸癰、浸淫瘡等外科疾病的辨證治療;第十九篇列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等病的治療;第二十至二十二篇,分別論述婦女妊娠期疾病、婦女產後病和婦女雜病的辨治;第二十三至二十五篇,主要記載雜療方和食物禁忌。
《金匱要略方論》撰用《素問》《靈樞》《難經》等書,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豐富臨床經驗,提出了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並套用於臨席,為後世中醫內科學和中醫婦幣斗學奠定了基礎;其收載的很多實用有效的方劑,至今仍為臨床廣泛套用。
自北帛刊行《金匱要略方論》以來,有許多刊本和注本,如元後至元六年庚辰(1340)鄧珍序刻本、明萬曆趙開美刻本、清康熙刻本、明刊俞橋本抄本以及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叢書集成本和四部叢刊初編本等。此據明萬曆趙開美本全文收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