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地理學

l早期的地理認識 2漢代地理學的發展 3古代地理著作校勘的成就

基本信息

書名: 中國古代地理學
ISBN: 7-100-02137-5/G·287
作者: 趙榮
開本: 32開
裝訂: 平
定價: ¥11.00
版印次: 1-2
責任編輯: 林雷
出版日期: 2004-07-01

編者獻辭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世界曾經輝煌燦爛的文明國家,多數沒有能夠繼續維持下去,有的中斷了,有的隨著文化重心的轉移而轉移到另外的地區。唯有中國這個國家,既古老又年輕。從原始社會到形成國家,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五千年以上。 中國和中國文化屹立於世界之林,一脈相承,歷久而彌新。
中國文化是個發展的、歷史的範疇,具有包容性與持久性:除了時代差異外,尚有著地域與民族的差異性。它是在連綿幾千年中,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閩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壯、滿、蒙、回、藏等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化的發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網路。 中國文化是起源於上古貫穿到現在,在黃河、長江及其周圍地域形成並延續至今的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會心理與習俗的結晶。
繼承中國文化遺產,並不是對中國古代文化毫無選擇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繼承其優良傳統,摒棄其封建糟粕。
今天中國正處在向現代化邁進的新時期。了解過去的優秀文化,正是為創造未來的新文化。這對於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他們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既是當務之急,又是長遠的目標。要讓中學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掌握中國文化史的基本知識,了解中國文化輝煌的歷史,繼承、發揚優良傳統,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打下基礎,這是一件宏偉的事業,也是我們編輯這部叢書的宗旨。
對文化層次較高的成年讀者以至專家來說,個人的專業知識總歸有限,本叢書對於成年人也不失為一種高品位的、可信賴的文化知識讀物。
本叢書的前身有110個專題,涉及歷史文化的各個方面,由商務印書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現由編委會對類目重新加以調整,確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經濟、文藝、體育十個門類,共100個專題,由商務印書館獨家出版。每個專題也由原先的五萬多字擴大為八萬字左右,內容更為豐富,敘述較前詳備。希望這套叢書能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中國文化的主流與特點,讀者能夠從中認識中國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華民族的精神所系,這就是編者的最大願望。
對於本叢書的批評及建議,我們將十分歡迎,力求使之趨於完善。
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編輯委員會 一九九六年四月

本書目錄

一 從《禹貢》到《漢書·地理志》——先秦兩漢時期的地理學成就
l 早期的地理認識
2 漢代地理學的發展
二 製圖六體與《水經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地理學成就
l 裴秀的地圖製作理論
2 酈道元的《水經注》
3 法顯與外國地理認識
三 一行的子午線測量與沈括的地理思想——唐宋時期的地理學成就
l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
2 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線實測
3 顏真卿與海陸變遷的認識
4 沈括的地理思想
5 中國古代地理學傳統的形成與發展
四 鄭和下西洋與徐霞客全國地理考察——元明時期的地理學成就
1 元代地理認識與河源考察
2 鄭和與西洋地理新認識
3 王士性的地理學思想
4 徐霞客的地理考察與貢獻
5 潘季馴治黃理論中的地理思想
五 從地理著作的校勘到地理教科書的編寫——清代地理學成就
l 清初的地理學新思想與地理成就
2 地誌撰著的重視與相關理論
3 古代地理著作校勘的成就
4 水道著作的重視
5 清代世界地理著作——《海國圖志》
6 地圖的演變
7 自然地理認識
8 近代地理教育的肇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