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是201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

“近代”這一概念,本來是局部地區性的歐洲的概念,至多不過是他們歐洲內部對舊時代進行自我謳歌時使用的概念。可是,隨著歐洲不斷將其自身膨脹至與整個世界同等大小,“近代”這一概念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化身成為一個世界性概念,到這時,“近代”一詞甚至成了證明歐洲在世界史上的優越地位的標誌。亞洲對此的表現則是或抵抗或屈服、或讚美或追隨,而最終的結果都是接受了這個概念。由於經歷過如此的過程,所以對於亞洲來說,“近代”一詞不得不成為一個包含多種的概念。

《溝口雄三著作集: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的意圖就在於要從這些無奈之走向自由。即:對歐洲既不是抵抗也不是追隨。如果是已經接受了“近代”這個概念,那么索性就使其在亞洲實現本土化。亞洲與歐洲原本就“體質”迥異,但如果要在這樣一個與歐洲異質的亞洲尋見“近代”的話,那就只能上溯到亞洲的前近代,將其確定為淵源,也就是說,依據亞洲固有的概念重新建構“近代”。

作者簡介

溝口雄三,(1932-2010),生於日本名古屋,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研究生時代師從愛知大學著名支那史入矢義高,開始李贄文獻的閱讀和中國思想史研究。先後任東京大學文學部助手、中經琦玉大學講師,東京大學文學部副教授,教授。在此期間,他成功地打通了東京大學文學部文史哲的限制,建立跨學科的對話機制,並在1985年創建了“中國——社會與文化”學會。他在2007年牽頭成立集全日本宋明學者為一體的《朱了語類》譯註刊行委員會,正式啟動《朱子語類》日譯的二十年大工程。休後任教於大東文化大學文學部,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溝口一生不僅留下具有極大思想衝擊力的著述,而且推動了多種國內與國際的大型學術活動。例如與中國學者發起“知識共同體”對話,持續討論戰爭的記憶與責任問題等等。主要著作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作這方法的中國》、《中國的思想》、《中國的公與私》、《中國的衝擊》等,曾主編《中國思想文化基礎》、《在亞洲思考》(七卷);翻譯有中國宋代佛教典籍《碧岩錄》和王陽明《傳習錄》等。

目錄

代序 在中國的歷史脈動中求真——溝口雄三的學術世界

致中國讀者的序

緒言

序章中國式近代的淵源

一、引言

二、“私”的伸張及其社會背景

三、君主觀的變化

四、“天理—人慾”、“公—私”的新關係

五、關於對李卓吾的評價

六、關於對陽明學的評價

七、關於中國思想史上的近代

上論 明代後期的思想轉換

導言

第一章 生活在明末的李卓吾

第一節 對虛構之理的拒絕與否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