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舊址

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舊址

位於陝西省延安城東北4公里延河西北岸橋兒溝,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這裡的一座雙塔樓式哥德式磚木建築天主教堂會址召開,會議批准毛澤東為首的中央政治局路線,決議召開黨的“七大”,為實現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從政治、思想、組織上奠定了基礎。會址所在的教堂建於1930-1934年,曾作為中共黨校和魯迅藝術文學院禮堂。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陝西省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舊址VI-並11

簡介

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單位,近現代(1938年)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歸入I-23延安革命遺址。會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城東北4公里延河西北岸橋兒溝,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這裡的一座雙塔樓式哥德式磚木建築天主教堂會址召開,會議批准毛澤東為首的中央政治局路線,決議召開黨的“七大”,為實現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從政治、思想、組織上奠定了基礎。會址所在的教堂建於1930-1934年,曾作為中共黨校和魯迅藝術文學院禮堂。

歷史沿革

延安為我國革命聖地,1937~1947年中共中央所在地。遺址包括鳳凰山麓楊家嶺棗園王家坪等革命舊址。這裡有黨中央機關舊址,有中央軍委八路軍軍部舊址,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等人的舊居。1947年黨中央撤離延安後,這些地方遭到敵人的嚴重破壞,有些建築物被毀。1956年依原貌逐一進行了修復。1938年9月至11月6日,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擴大全會在此召開。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陳雲、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同志分別作了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共擴大的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會議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為實現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奠定了基礎。會址為哥德式磚木結構天主教堂,建於1930~1934年,曾作為中央黨校和魯迅藝術文學院的禮堂。嶺山寺塔俗稱延安寶塔,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城東南嘉嶺山上。始建於唐大曆年間(766~779年),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重建。嘉嶺山與清涼山、鳳凰山城成三足鼎立之勢,並襟帶延河及其支流南河,地理位置十分顯要。

“九五”以來主要保護內容

軍委禮堂屋面修補及周邊環境整治。
“九五”以來,對毛澤東舊居進行了維修。並對門前區進行環境整治。
毛澤東舊居、周恩來舊居等五組建築進行了維修。
維修了毛澤東、周恩來舊居及大禮堂院內環境。
館前廣場建設,屋面整修。
對舊址西側進行了護坡加固,修建了排水渠。
對寶塔周圍地面進行了鋪設,修建了排水設施。

現存主要問題

各舊址屋面漏雨嚴重,毛澤東、周恩來舊居地基下沉,圍牆殘破低矮,排水不暢。
參謀部原工作人員舊居梁架糟朽屋面漏雨、原舊址防空洞出現坍塌險情,朱德舊居及作戰研究室屋面漏雨。周邊環境較差。
書記處小禮堂、總務處、醫務室等牆體開裂,漏雨嚴重。土路影響參觀。
中央辦公廳天橋糟朽,舊址院內排水嚴重不暢,存在滑坡險情,七大禮堂屋面漏雨嚴重。
沒有文物庫房。陳列陳舊。設備老化。周邊環境較差。
周邊環境極差,舊址窯洞殘破,窯面開裂。修建圍牆。
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舊址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由延安陶瓷廠占用,由於該廠經濟效益不好,無力維修舊址,舊址日益破環。周邊環境較差,舊址內無基礎設施。
寶塔西側存在大面積山體滑坡的隱患,威脅寶塔的安全。

“十一五”期間主要保護內容

毛澤東舊居窯洞翻修、地基加固,朱德、彭德懷舊居內外牆面修補。王稼祥舊居窯洞修補。警衛班、總務處舊址房整修,增設排水設施。中央軍委禮堂更換木地板,葉劍英舊居圍牆及護坡加固。王家坪舊址220米長圍牆加高。舊址內鋪設參觀道路1000米,粉刷圍牆500平方米。
參謀部原工作人員舊居落架大修。朱德總院窯洞及作戰研究室防水處理整修開放。原舊址防空洞加固。周邊環境整治。
書記處小禮堂、總務處維修。圍牆整修加高平整院落,修建排水渠。維修醫務室舊址。鋪設部分參觀道路。
中央辦公廳天橋加固油漆。毛澤東、朱德舊居、中組部舊址窯背排水渠修築,護坡加固。大禮堂門廳值班室、辦公廳會議室內外補修。七大禮堂屋面翻修及800米道路修築。
展廳、庫房維修改造。基本陳列調整改造(展線由425米增至550米)。空調、展示燈光、電聲講解及立體影院系統。院落總體環境改造。
抗大紀念館建設(展館建築面積1785平方米)。抗大廣場建設(面積830平方米)。抗大紀念館陳列經費。
拆除舊址內9處影響環境風貌的建築、高壓鐵塔、陶瓷窯爐、煙筒等。舊址窯洞磚木結構瓦房維修。鋪設舊址參觀道路、修建排洪設施、加固護坡,修建大門、停車場。修建圍牆、院內綠化。周邊環境治理。勘察設計方案制定。
搬遷延安陶瓷廠,維修舊址,完善基礎設施。
寶塔山滑塌區及危險坡體治理。滑坡區居民及機關搬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