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佬

“中國佬”是19世紀後半段產生的對在美華人的一種非常惡劣的稱謂,當時美國人用這個詞來稱呼加利福尼亞州的華工團體,整個西方也習慣用“中國佬”來稱呼那些非法的華人移民。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相當惡劣的侮辱性辭彙,其含義就好像曾在美國流行的“(Nigge)黑鬼”一樣令人髮指。

基本信息

辭彙的由來

Chinaman”這稱呼起源於150多年前的美國加州,當年第一批華人橫渡太平洋,到美國淘金。他們生活窘迫,飽受白人歧視,被蔑稱為“Chinaman”。 “Chinaman”和蔑視黑人的用詞“Nigger”(黑鬼)一樣,是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辭彙,譯成“中國佬”已經是比較客氣。

中國和美國1943年成為二戰的同盟國後,美國廢除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 ,越來越多的英美人迴避使用“中國佬”,改用中性的“中國人”。

辱華案例

2004年1月,籃球明星出身的電視主持人科爾稱中國籃球明星姚明為“Chinaman”,事後他向姚明公開道歉。但僅1個多月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一個喜劇節目中再有人稱姚明為“Chinaman”。同年9月,有人在美國福克斯體育電視網的節目中稱中國足球運動員孫繼海為“Chinaman”。

餐館店名辱華用語

費城東北部藍領社區一間有近60年歷史的知名牛排店Chink's steak,因名字中含有對華人有侮辱意味的“中國佬”(Chink),引起亞裔社區的強烈不滿。多個亞裔組織紛紛行動,打破人們一向以為亞裔沉默寡言,只會埋頭讀書、努力工作,不會表達不滿和憤怒的既定看法。他們自2004年開始一直遊說餐館東主改名,同時成功阻止要用該名字開分店的任何努力。

美主播辱華事件

2014年7月中旬,福克斯(Fox)電視台著名政治評論員鮑勃·貝克爾(BobBeckel)在福克斯電視台的《五人幫》(TheFive)節目上談論國家安全問題時使用了“中國佬”(Chinamen)這樣帶有辱華意味的詞,並稱華人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他說:“光是美國華人就已經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你(美國政府)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嗎?就像過去一樣,我們把他們弄到這裡,教一幫中國佬……喔,中國人……怎樣做電腦,他們回到中國後就成了攻擊美國電腦的黑客。”

貝克爾此言論一出,立刻在華人社區引起軒然大波。加州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加州參議員劉雲平和一些華人社團紛紛抗議,要求貝克爾道歉,並要求福克斯辭退他。

面對華裔社區的強烈抗議,福克斯電視台發言人7月14日給記者傳來了貝克爾當日的“道歉”視頻。該視頻顯然是貝克爾在節目結尾的一個“聲明”。貝克爾在節目快結束時說:“我上周說了一些關於華人的話,它們顯然令一些人不快,我對此道歉。” 

貝克爾雖然為他在節目上侮辱華人的言論道了歉,但仍然堅持他對中國的敵意和強硬立場。他接著說:“但是……我不為我說過的那些有關中國的話道歉—而且我現在不會就此事喋喋不休,因為這個國家有太多的中國辯護者—但是,我會繼續就中國對美國的安全和對我們的商界如何危險警告美國民眾。但是,我向那些受到冒犯的人道歉。我不向中國政府道歉,不向他們的習性或其它事情道歉。”

當天,加州華裔社區繼續對貝克爾的辱華言論做出反應。南加州多個僑團的代表在蒙特利公園市舉行記者會,以發表抗議信的方式,要求福克斯電視台向美國華人道歉,保證今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不再播出破壞族裔和諧的言論,否則不排除發起進一步的抗議行動。

加州眾議員周本立在記者會上指出,貝克爾把“中國佬”稱為“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這種種族歧視的言辭貶損了美國華人的形象,其辱華言論嚴重分裂了美國多族裔和諧的大家庭。他要求貝克爾立即公開道歉,並向福克斯電視台提交辭呈,以確保這種傷害任何族裔情感的錯誤不再發生。

同日,北加州南灣華裔社團代表在庫柏蒂諾市集會,抗議貝克爾的辱華言論。加州聯邦眾議員本田的兩位代表、聖荷西市議員朱感生、庫柏蒂諾市議員張昭富、北加州華體會執行長李競芬等參加了集會。來自矽谷高科技公司的多位華裔工程師發言說,作為華人高科技工作者,他們合法來到美國,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後服務於各自的僱主,“多年來,我們視美國為自己的家,勤勞工作,依法繳稅,和大家一起建設自己的家園。我們不願意受到無端懷疑和仇恨”。

文學作品

《中國佬》作者,湯亭亭,該書於1980年面世,《中國佬》描寫男性華僑和華裔美國人的經歷,通過審視華裔美國人歷史的社會的發展過程,探討華裔美國人的生存狀態和內心世界。《中國佬》更多地關注公眾的歷史事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