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六十八師

1965年8月20日,北京軍區從軍區炮兵部隊和陸軍各軍抽調分隊和人員,在北戴河開始組建炮兵68師,9月25日組建完畢,1*正式成立。師長範文斌,政委過曉秋,副師長潘忠、參謀長問程壽,轄炮兵633、634、635團(均為37高炮團),每團2個營,每營3個連和1個14.5高機排,師部駐地北戴河郭高馬坊村原589團營房。
1966年1月29、30日,移防河北唐山市。
1966年6月20日-22日,炮兵68師接替昌黎高炮群三個隊屬高炮團陣地,執行作戰值班任務。
1967年9月24日,炮兵68師2000餘人,攜帶汽車XXX台,37高炮XXX門,由河北省唐山抵達北京市以東北皋村、東霸鎮、定福莊南北一線展開,執行國慶十八周年對空防護任務。10月13日完成任務後返回駐地。
1968年2月,炮兵68師部隊於出國輪戰前,改裝85高炮24門,雙37高炮72門,高機40挺,調換車輛277台。
1968年2月13日,炮兵68師代師長潘忠,政委過曉秋率師部和633、634、635團及加強的24軍高炮團部帶3個高炮營(軍直高炮營、72、197師高炮營)、66軍高炮團部帶3個高炮營(軍直高炮營、74、196師高炮營)、北京衛戍區189師高炮營、軍區裝甲兵3個高炮連(獨立坦克2、3、6團各1個高炮連),第111野戰醫院和北空探照燈第三團2營,共12000餘名幹部戰士,火炮200餘門,高機100餘挺,雷達8部,汽車900餘台,探照燈36部,編成5個梯隊,共34列車,分別由唐山、山海關、天津等地出發,於3月到達越南,接替炮兵70師,執行太原地區防空作戰任務,重點掩護太原鋼鐵廠、發電廠和車站、橋樑,該師代號中國後勤部隊168支隊。共參加作戰3次,擊落敵機2架。1969年2月,回國歸建。
1968年7月5日,正式成立炮兵636團歸建炮兵68師,轄2個57炮營。
1968年6月3日,炮兵68師擊落1架無人駕駛偵察機。
1969年8月24日-27日炮兵68師(欠633團、636團1營)由唐山調防河北萬全、大同地區,除635團歸63軍指揮外,其餘均歸65軍指揮,師部代號為1840部隊。
1970年11月4日,炮兵68師師部移駐張家口煤機廠。
1974年10月10-22日,炮兵68師634團6連在昌黎靶場擔任全自動雙37高炮試驗任務。
1981年6月,參加"802"演習的部隊炮兵68師(欠633、635團)。於6月12日至7月3日,先後以摩托化行軍開赴張家口、宣化地區駐訓,於9月22日至10月12日分別返回駐地。
炮兵68師師部率634、636團及獨立反坦克炮兵403團配屬65軍,與193師炮兵團、高炮營編為堅守堅固陣地防禦演習的集團軍炮兵群、高炮群及師、團反坦克炮兵預備隊;
1981年11月,炮兵68師所屬4個高炮團的65式雙37高炮營全部改裝為74式自動雙37高炮營。每營增編汽車排、雷達排各1個。
1983年3月23日,軍區炮兵部隊移交野戰軍,炮兵68師劃歸65軍領導。
1985年9月,第635團,第636團編入第63集團軍高炮旅,炮兵68師整編為65集團軍高炮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