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會縣委員會

1989年2月增建香港、澳門地區政協聯絡組。 1990年5月在會城、羅坑、沙堆等鎮建立政協聯絡組。 1987年8月,成立政協老委員聯誼會

常務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各專門工作委員會、歷屆委員聯誼會、鎮政協聯絡組。辦公室負責執行主席會議、常務委員會的決議和決定,下設秘書、 聯絡、文史資料3個科,1989年7月增設政務科 ,1991年11月增設“三胞”工作科。各鎮成立文史資料研究組,在縣政協文史工作委員會指導下工作。
1986年5月,縣委 、縣政府為了加強政協與各部門、各鎮的聯繫,向全縣印發了《關於加強與縣政協聯繫的規定》和《關於建立區(鎮)政協工作組和支持政協區(鎮)工作組活動的通知》。據此,縣政協從1986年6月起,先在雙水、環城、荷塘鎮試建鎮政協聯絡組,每組成員5-9人,以縣政協委員為主,聘請當地各界知名人士參加。經過一年的實踐,作用較好,得到所在鎮委、 鎮政府的重視和支持。1987年8月,把這項工作擴大到棠下、大澤、大鰲、司前、睦洲、古井、禮樂、杜阮、崖西等鎮 。1989年2月增建香港、澳門地區政協聯絡組。1990年5月在會城、羅坑、沙堆等鎮建立政協聯絡組。1991年6月,又擴大到七堡、三江、崖南、小岡、崖門、牛灣等鎮。
1987年8月,成立政協老委員聯誼會 (後改為歷屆政協委員聯誼會),把在會城地區居住的歷屆政協委員(除現屆)組織起來,繼續開展力所能及的參政議政活動。
1988年10月,把當時學習、文史、提案3個工作委員會及工業、農業、財貿、三胞、科學技術、城鄉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10個工作組調整為提案、學習、文史資料、經濟、農業、科學技術、教育、文體衛、三胞、社會10個工作委員會。每個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主任由縣政協副主席或常委兼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