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研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1月1日)
叢書名: 經濟管理博士文庫
平裝: 277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2073901
條形碼: 9787802073906
尺寸: 20.3 x 14 x 1 cm
重量: 259 g

作者簡介

樂芬 山東省煙臺市人,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總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以及資本市場、民營經濟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主研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出版專著1部,主編、參編教材3部。在《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當代財經》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

內容簡介

本書在構建了一個理論框架的基礎上,從股權集中度的視角出發,以我國18個行業中的1059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對其治理問題進行實證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建議。本書闡述了選題的背景、意義、國內外公司治理問題的研究綜述以及本書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在該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
本書創新有四點:
一是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的可能創新,突破以往的股權結構側重於股權屬性、績效指標採用單一指標並且是以總樣本為主的研究特點。本書股權結構重點在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度,績效指標選用12個財務指標運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績效總得分,側重18個行業的行業研究。其優點在於能夠將上市公司多方位的行業特徵、規律揭示出來,有利於建立適合於不同行業的多元的公司治理機制。
二是運用實際數據,通過實證分析,證實了中國上市公司壟斷性行業的公司績效平均好於競爭性行業,新興產業表現出一種積極的成長勢頭,重化工行業的公司績效平均好於輕工業,顯示著中國新的重化工時代正到來。
三是運用經濟模型驗證了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最突出表現是股權相對集中於第一大股東、高度集中於前五大股東,壟斷成分偏多的行業和新興行業股權相對集中、接近完全競爭的傳統行業股權適當分散可能有利於公司績效的提高,18個行業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程度差異性雖大但均呈現出先增後減的倒U型特徵。
四是通過實證分析,運用經濟模型檢驗了股權相對集中條件下的股權制衡不僅與大多數行業上市公司績效是正相關,而且有利於抑制大股東侵害其他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股權制衡機制是處在轉軌經濟中的中國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機制的有效途徑。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產生與意義
第二節 公司治理問題研究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框架
第四節 指標的構建與經濟模型的選擇
第五節 本書的結構
第六節 可能的創新與不足
第二章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的相關理論研究回顧
第一節 股權結構演變
第二節 企業發展中股權結構由單一股權走上多元化
和分散化
第三節 公司治理成為焦點的理論分析
第四節 四種主要的公司治理理論
第五節 幾種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
第六節 產業關聯效應與主導產業
第七節 我國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發展與本書的
公司治理觀
第三章 中國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實證研究
第一節 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體系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中國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 18個行業2000~2003年四年績效排名的
綜合評價
第四節 行業績效綜合評價的結論
第四章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
第一節 股權集中度的指標體系
第二節 控股模式與研究假設
第三節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與業績的實證分析
第四節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相關分析的檢驗與結論
第五章 股權制衡與公司治理
第一節 我國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我國公司治理機制存在的問題與研究假設
第三節 股權制衡與上市公司業績的相關分析
第四節 股權制衡與公司治理的相關分析
第五節 國有股減持與公司治理的相關分析
第六節 獨立董事制度與公司治理機制的相關分析
第七節 加快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市場的培育
第六章 結論和展望
第一節主要結論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中文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