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業餘大學

中南海業餘大學

中南海業餘大學是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的前身——中央工委青年訓練班於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成立。

基本信息

簡介

http://www.bzau.org/OnlyPages.asp?lmid=73&cid=577

北京中南海業餘大學(英文:BeijingZhongnanhaiAmateurUniversity,英文縮寫BZAU)是中共中央辦公廳直屬,為全國各級黨政機關培養信息安全和辦公自動化專門人校徽才的高等院校。

歷史

-

北京中南海業餘大學是中央辦公廳所屬的為全國各級黨政機關培育信息安全和辦公自動化、行政管理專門人才的高等院校,建校57年來,為全國黨政機關培養和輸送了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學院創建於戰爭年代的河北平山縣,成長於建國初期的張家口軍委工程學校,快速發展於改革開放新時期。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多年來一直得到黨中央和中央辦公廳領導的關懷和重視。
北京中南海業餘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47年8月的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所在地)的中央工委青年訓練班,由中央工委直接管理。創建以來,她先後經歷了中央人民政府軍委工程學校(張家口軍委工程學校)、北京電子專科學校和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等發展時期。

院系設定

、

學院設有五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行政管理系、信息安全系;兩個部:基礎學科教學部;人文社會科學教學部;十幾個實驗室:信息安全與保密重點實驗室和物理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計算中心實驗室、微機原理及接口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網路安全通信實驗室、信息安全實驗室、語音室、傳真數據安全通信實驗室;三個中心:實驗教學中心、科研中心、成人教育中心;三個實習基地:電子實習基地、計算機實習基地、專業實習基地。學院主管並主辦西苑出版社。
根據西部地區特別是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迫切需要,學院從2004年開始為西北六省區和新疆建設兵團開辦定向專科班。

辦學條件

=

學院教學設施優良,設備先進,面向全國招生,為提前錄取院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人,根據需要還將逐步發展。生均教學資源在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學院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近年舉行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數學建模比賽等各種比賽中學生均獲得好成績。學生畢業前統一進行公務員考試,考試合格者發給公務員合格證書,根據用人單位需要,可由學院推薦到有關黨政機關工作。這些年來,學院為黨和國家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不少還走上了省、市、縣的領導崗位。
先進的教學設備,美麗的校園環境,為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條件。1993年以來,學院先後被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園”和“首都文明單位”稱號,並一直保持了這兩個光榮稱號。

辦學思想

、

面對新世紀新階段,學院將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中辦領導對我院工作的新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滿足黨政機關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為宗旨,以突出信息通信安全人才的培養為特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全面提升學院的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努力把學院建成獨具特色的高等院校。教師隊伍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由教授、研究員、副教授、副研究員以及博士、碩士等組成的師資隊伍,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力量。12名有突出貢獻者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有一批“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學科帶頭人”和“北京市骨幹教師”。外聘教授12人。學院近五年完成教學科研立項34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有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

歷史回顧

-

北京中南海業餘大學的前身——中央工委青年訓練班於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成立。55年來,它經歷了張家口軍委工程學校、南京機校、北京機校、宣化機校和北京中南海業餘大學5個時期。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北京中南海業餘專科學院,校址設在小湯山。1983年下半年遷至半壁店,並正式對外公開招收大專生。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在北京中南海業餘專科學院的基礎上,建立北京中南海業餘大學,開始招收本科生,並增設函授教育。1993年,中央辦公廳決定將中南海業餘大學全日制本科,碩士研究生併入北京電子科技學院。1999年2月,學院遷至豐臺新校園。

領導關懷

學院建校以來,一直得到黨中央和中央辦公廳領導的關懷和重視。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先後題詞勉勵,江澤民同志還為學院題寫了校名。溫家寶、曾慶紅、王剛等中央領導同志為學院的發展和建設作過許多重要指示並多次親臨學院視察工作。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有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和各項保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