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

中丞

中丞 官名。漢代御史大夫下設兩丞,一稱御史丞,一稱御史中丞。因中丞居殿中而得名。掌管蘭台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

中丞[zhōngchéng]

中丞 官名。漢代御史大夫下設兩丞,一稱御史丞,一稱御史中丞。因中丞居殿中而得名。掌管蘭台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因負責察舉非案,所以又稱御史中執法。東漢以來,御史大夫轉為大司空,以中丞為御史台長官。唐、宋兩代雖然設定御史大夫,也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職。明代改御史台為都察院,都察院的副職都御史即相當於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兩代常以副都御史或僉都御使出任巡撫,清代各省巡撫例兼右都御史銜,因此明、清巡撫也稱中丞。北魏酈道元、宋代司馬光曾任此職。《晉書·劉孝綽傳》:“洽尋為御史中丞。”《五人墓碑記》:“是時大中丞撫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