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是由中國新聞社發起,海外各類336家(目前為止)華文傳媒自願參加的全球性合作組織,以“服務、互動、平等、共贏”為宗旨,為促進海外華文傳媒之間的相互聯絡和資源互動、及其與中國大陸傳媒界的協作,改善海外華文媒體的生存發展條件,提升海外華文媒體的整體水平和影響力提供合作平台。

發起單位

中國新聞社

籌備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的籌備工作始於2年前的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2009年7月正式成立籌備委員會,截至9月19日,共收到正式加入“合作聯盟”的媒體同意函116件,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和網路等媒體,遍布世界五大洲。

出任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趙陽、馬來西亞常青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香港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出任“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名譽主席。

標誌

聯盟標誌 聯盟標誌

設計:主圖為繁體“華”自設計,寓意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表面由海內外數百家華文媒體標誌組成,標誌始終維護中華民族的文明形象;整圖組合 ,寓意深刻。

聯盟成員

聯盟成員名單

歐洲:

•愛爾蘭華人報

•北歐華人報

•北歐時報中文網

•博通網-環球新聞網

•東方財經

•東協商界

•法中網

•華人電台

•華商報

•環球周報

•捷華通訊

•捷華通訊雙月刊

•捷通時訊

•開元網

•龍報

•旅羅華人報

•明斯特電視台中國部

•歐華傳媒集團

•歐華傳媒網

•歐華天下

•歐華天下月刊

•歐僑傳媒

•歐時網

•歐洲華人報

•歐洲華通社

•歐洲華信報

•歐洲聯合周報

•歐洲時報

•歐洲中華時報

•葡華報

•瑞典北歐時報

•世界中國

•世界中國月刊

•萬事達傳媒集團

•烏克蘭華商報

•西班牙華人網

•西班牙聯合時報

•西班牙僑聲報

•西班牙中文網

•希臘中希時報

•希中網

•新導報

•新島周報

•匈牙利聯合報

•匈牙利歐洲論壇報

•匈牙利歐洲中華時報

•匈牙利新導報

•義大利歐洲華人報

•義大利僑網

•英國華頁

•英國華頁年刊

•英中時報

•英中網

•中荷商報

亞洲:

•澳門日報

•澳門商報

•澳門商報網

•澳門月刊

•大富電視台

•菲律賓華報

•更生日報

•關西華文時報

•光明日報

•呼聲

•華商縱橫

•高棉星洲日報

•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

•樂樂中國電視台

•聯合日報

•留學生新聞

•南洋商報

•千島日報

•日本僑報

•日本新華僑報

•日本新華僑報網

•日中TV

•日中商報

•商報

•時代財智

•世界日報

•台海文化傳播事業有限公司

•泰國世界日報

•萬華媒體集團

•西日本僑報

•新華時報

•星洲日報

•訊報

•亞洲經濟

•亞洲日報

•亞洲眼

•印度尼西亞商報

•印尼星洲日報

•中國報

•中國記錄

•中國網視台

•中日新報

大洋洲:

•澳大利亞時報

•澳華國際傳媒集團

•澳視傳媒集團

•澳中傳媒集團

•澳洲東方華語電台

•大華時代傳媒

•華人電視台

•華廈傳媒集團

•懷卡托周報

•鏡報傳媒集團

•塔州華人

•騰飛澳大利亞華人通訊社

•天維網

•鄉音

•新生活

•信報

•中澳網

•中國經貿聚焦

•中華新聞通訊社

北美洲:

•ICN電視聯播網

•北辰時報

•北美時報

•達拉斯新聞

•大紐約僑聲廣播電台

•多維時報

•楓華之聲

•光華報

•海外電視台

•紅衫林

•華發網

•華商網

•華盛頓中文郵報

•華夏時報

•華興報

•華星報

•環球華報

•加華新聞

•加拿大中文電視台

•加中時報

•健康時報

•今日世界電視公司

•拉美僑聲

•藍天傳媒集團

•美國華商報

•美國網路電視

•美國中文電視

•紐約時空電視

•紐約線上

•紐約中國廣播網

•七天

•七天文化傳媒

•僑報周末

•僑網

•全美中華青年聯合會華語新聞網

•世界華人周刊

•世界名人網

•維加斯新聞報

•五洲四海網

•新報

•新世界時報

•新亞電視

•亞省東方周報

•亞省時報

•芝加哥華語論壇

•芝加哥時報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台

•中國日報

•中國醫藥導報

•中國之星媒體集團

•中華時報

•中美郵報

•中外論壇

•中文廣播電台

南美洲:

•秘華商報

•委華報

•新大陸周刊

•中聞網

非洲:

•埃中新聞網

•東非瞭望

•華僑時報

•華僑新聞報

•華僑周報

•華聲報

•西非華人線上

上升

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儘管全球各地華文媒體面臨金融危機的挑戰和衝擊,但華文媒體發展的基本態勢並沒有改變。在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上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除個別報紙受金融危機衝擊影響較大外,幾乎所有華文媒體都在繼續運行。與此同時,華文網路媒體的閱讀量上升,日頁面瀏覽量平均上升30%。

動態

2015.08.23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展望未來:新百年將迎歷史新機遇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產業中心舉行授牌儀式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產業中心舉行授牌儀式

“明天將有許多未知,但只要順應時代發展、堅持薪火相傳、堅守使命擔當,全球華文媒體必將迎來大發展、大繁榮的下一個百年。”中國新聞社社長章新新在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專題報告中,展望華文媒體未來發展時表達了樂觀的期許。

23日,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正式落下帷幕。兩天的時間裡,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們共同探討了媒體生存發展之道,而在揮別歷史、迎來華文媒體新百年的時代節點上,不少華媒人感慨萬千。

羅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高進表示,走過200年,如今技術的發展已經讓華文媒體超脫出來,每一個自然人都可以是媒體,都可以承擔報紙、廣播、電視台的功能。“這種新形勢下,如何面對挑戰,發人深思。”

他說,儘管如此,華文媒體在未來仍將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要在媒體發展進程中學會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與時代共同進步。”

歷史上,海外華文媒體的大發展與中國歷史的大發展起落相伴,可以說,影響華文媒體興衰與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中國因素”,這是海外華文媒體發展歷史中一條清晰的脈絡,也必將影響未來。華媒人認為,海外華文媒體未來的發展之勢將與中國的命運更為緊密相連。

“海外華文媒體的發展和中國是息息相關的。”杜拜中阿衛視董事長劉海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態,海外華文媒體應該按照新思路跟隨新形勢,如此方能再獲大發展機遇。

他認為,在“一帶一路”的大框架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海外華文媒體可以宣傳中國文化及中國“平等溝通、共同發展”的理念,通過為“一帶一路”服務實現自我發展。

劉海江建議海外華文媒體感受中國發展新的方向,學習並深刻了解中國新的理念,並在文化、理念等方面與住在國接軌。

美國《新世界時報》董事長倪濤坦言,“海外華文媒體的發展和母國的發展關係非常密切。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是海外華文媒體發展極為重要的30年。國家越強大,海外華文媒體發展越快。“

“這是歷史的淵源,也是現實的需要。”倪濤堅信,海外華文媒體與中國的發展態勢將保持越來越緊密的聯繫。“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國力強盛,海外華文媒體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更為強烈。它逐步成為一條紐帶,緊緊系住海外華文媒體和中國社會發展的步伐。”

中國新聞社原社長郭招金在為《世界華僑華人通史·華文傳媒卷》撰寫的前言中稱,世界華文媒體走過200年的曲折發展道路之後,未來的前景是光明的。這一是因為華文媒體的讀者數量大量增加;二是中國國力上升,海外讀者迫切需要了解中國。“走過200年曲折發展歷史的世界華文媒體,從現在開始,才真正迎來大發展、大繁榮,從而發揮大作用的歷史大機遇”。

如今,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已經順利閉幕,寫入世界華文媒體發展的歷史。而海外華文媒體將與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一起,再度出發。(完)

2012.12.11數十家海外華文媒體在澳門共謀合作發展

新華網澳門12月11日電來自世界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45家華文媒體代表11日會聚澳門,出席當日舉行的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2012年會。與會者將圍繞“團結互信共謀發展”、“感受濠江精彩助推升級轉型”等主題展開探討和交流。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主席、香港文匯報董事長王樹成在致辭時表示,經過眾多華文媒體幾年來的共同努力和摸索,目前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已經發展成一個有影響力的世界性媒體組織,並初步形成了海內外華文媒體采編與出版的交流合作機制,產生了良好的互利多贏效益。他說,當今數位技術迅猛發展,新興媒體日新月異,傳統平面媒體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在此情勢下,華文媒體更應樹立信心,加強海內外華文媒體的交流與溝通,鞏固和深化國際多領域合作與共贏,在激烈的競爭中闖出一條新型發展之路。

第八屆香港文匯報國際合作研討會也與年會同時舉行。與會的華文傳媒代表將與來自兩岸四地專家學者,分別就“一國兩制”在港澳的實踐,以及澳門特區在產業適度多元發展中的轉型與升級等問題進行探討與交流。

據介紹,本次年會還將評出“2012國際華媒大獎”,具體獎項包括“傑出華人”、“傑出華人企業”等。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是由香港文匯報發起、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華文傳媒機構回響加入的世界性媒體組織。目前已有來自世界五大洲的逾50家華文媒體成為該組織的成員。


2011.0504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首期業務研修班在北京啟動

首期業務研修班 首期業務研修班

中新網北京5月4日電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第一期業務研修班4日 在北京正式啟動,來自澳大利亞、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23家華文媒體的30名學員將參加此次培訓。

開班儀式上,中國新聞社社長、聯盟秘書長劉北憲在致辭時說,面對提高中國國際傳播能力的迫切需求,中新社將2010年作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關鍵突破年”,對提升中新社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2010年以來,中新社利用“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平台開展了多種活動,擴展了對海外華文媒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劉北憲說,為了進一步加強世界華文媒體之間的聯繫,提高華文媒體的競爭力,最終能為提升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增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做出獨特貢獻,中國新聞社在國務院僑辦的直接指導下,以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為平台,舉辦海外華文媒體業務研修班。

劉北憲表示,該項目計畫在5年內培訓500名海外媒體從業人員,該項目的實施,將為增強中國新聞社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升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的凝聚力和影響力,開創一個嶄新的途徑,意義重大而深遠。

據悉,本期研修班的30位學員,分別來自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時報》、俄羅斯《莫斯科晚報》、加拿大《七天》周刊、羅馬尼亞《歐橋傳媒》、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美國《海外電視台》、美國《僑聲報》、美國《亞省時報》、美國《中華商報》、美國《中美郵報》、澳門《澳門商報》等23家華文媒體。學員為媒體負責人或業務骨幹,他們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回國參加業務研修,加強與境內外媒體的交流,提高自身媒體的競爭力。

此次研修班,主辦方將邀請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龍永圖,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姚景源等多位海內外著名的專家和學者組成的教師隊伍,為學員授課。課程針對華文媒體的特點而設定,這將有助於參加培訓的海外華文媒體從業人員了解當前國內外新聞傳播形勢,提高自身媒體的競爭力。

本期研修班將從5月4日持續到5月14日,共10天時間,前6天主要為專題講座的形式,後4天研修班全體學員將赴四川,進行汶川地震三周年採訪考察活動。

據了解,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是由中國新聞社發起,海外各類華文媒體自願組成的全球性合作組織,於2009年9月20日宣布正式成立。“聯盟”成立至今已有媒體成員230家,包括報紙、雜誌、電視台、廣播電台、網站等各類媒體,涉及6大洲37個國家或地區,並設有秘書處作為常設機構。

目前,“聯盟”各項工作均在平穩中推進,並受到中國高層領導機關的關注,中宣部、外宣辦、國務院僑辦等黨和國家領導機關都給予其很高的評價。


2009.09.20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成立 成員遍布五大洲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

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二十日在上海舉行了“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成立儀式。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趙陽,馬來西亞常青集團執行主席、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主席張曉卿,香港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出任聯盟名譽主席,中國新聞社社長劉北憲出任秘書長。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是由中國新聞社發起,世界各類華文媒體自願參加的全球性合作組織,以“服務、互動、平等、共贏”為宗旨,為促進海外華文媒體之間的相互聯絡和資源互動,及其與中國大陸傳媒界的協作,改善海外華文媒體的生存發展條件,提升海外華文媒體的整體水平和影響力提供合作平台。

中國新聞社總編輯章新新說,“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是廣大海外華文媒體的“共同家園”,必將為海外華文媒體的更大發展,做出自己的獨特貢獻。

大會通過了“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的章程和名譽主席、秘書長名單。趙陽、張曉卿、劉長樂三位名譽主席共同按動水晶球按鈕,啟動了“合作聯盟”。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的籌備工作始於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今年七月成立籌備委員會。籌委會向海外華文媒體發出了《建立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的倡議書》,分發了《建立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意見徵詢表》,截至九月十九日論壇開幕,共收到正式加入“合作聯盟”的媒體同意函一百一十六件,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和網路等媒體,遍布全球五大洲。(記者謝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