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有一套之聞香法蘭西

1. 1. 1.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現代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4月1日)
平裝: 29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4303551
條形碼: 9787514303551
商品尺寸: 23.4 x 16.4 x 2.2 cm
商品重量: 839 g
品牌: 現代出版社
ASIN: B007YC8QE4

內容簡介

一部用當代人視野和觀念寫作的漢語世界史,一部好看的世界史。《世界歷史有一套之聞香法蘭西》由楊白勞所著,被讀者稱為“世界史最強作”,《參考訊息》稱該書填補了“好看的世界史”在漢語寫作領域的空白。《世界歷史有一套之聞香法蘭西》是“世界歷史有一套”系列的法蘭西卷。法蘭西以“香艷”聞名於世,巴黎的香水、時裝時至今日已成為世界時尚的代表。而法蘭西經過怎樣的歷史發展成為今天的模樣呢?本書從史前法國講起縱覽了從古代到現代的法國歷史進程,筆墨重點在介紹法國從王朝到共和國、帝國和共和國的演變歷程,從中不僅能夠讀到法國有史以來政治變遷的大脈絡,更能通過一個個人物和事件的講述中具體而微地了解法國歷史每一重大階段的發生、發展與影響。太陽王路易十四這個矮個子,是怎樣把法蘭西推上了歐洲最強大國家的頂峰?路易十六是個怎樣的人?法國大革命的真相是什麼?拿破崙同樣是矮個子,又是怎樣折騰歐洲,開創歷史?從書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別樣的解釋,也是真實的歷史。還有,法蘭西的文化在歷史上別具一格,從凡爾賽宮到艾菲爾鐵塔,從莫里哀代表的法國戲劇到伏爾泰、狄德羅、盧梭代表的啟蒙文化,從路易十四時代香水和時裝的興起到今天的“香艷”法蘭西,作者給我們講述了那些花兒的盛開與馨香。

編輯推薦

世界歷史就看這一套!萌!八卦!狗血!坑爹!比正史更正,比野史更野!世界歷史果然有一套!
《世界歷史有一套之聞香法蘭西》是“世界歷史有一套”系列的法蘭西卷,“有一套”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媒體推薦

世界歷史就看這一套!萌!八卦!狗血!坑爹!比正史更正,比野史更野!世界歷史果然有一套!《參考訊息》攜手全國百餘家主流媒體、百餘名社會精英盛情禮讚!讓讀者們愛上世界歷史的魅力!
――《參考訊息》
麻辣生猛,全新的閱讀體驗!
――《中國文化報》又有才又爆笑,笑讀不撒手!
――《中國圖書商報》
“有一套”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最輕鬆、最好看、看完之後還記得住的歷史書!
――雲南人民廣播電台
楊白勞的世界史像酒,愈品愈香!
――瀘州老窖董事長謝明

作者簡介

楊白勞,史上最勤勞“長工”,“地主”們的最愛。
有感於解讀中國歷史的圖書泛濫,而世界史書罕見,所見者,一律一本正經,學術氣味太重,於是自己動手,立志寫一部適合所有人閱讀的世界歷史書。
2009年末開講世界史,萬人空巷,人人搬把小板凳蹲守天涯煮酒,只為聽楊白勞說史,全民齊補歷史課,蔚為有網路以來最大奇觀。

目錄

引 言
一、史前的羅浮宮
二、高盧舊事
三、羅蘭之歌
四、家賊外盜誰更狠
五、卡佩王朝之開局低迷
1. 開局低迷的王朝
2. 諾曼第公爵
3. 又見十字軍
4. 了不起的胖子
5. 王后的背叛
六、腓力大帝
1. 王領大擴張
2. 阿比爾的浩劫
七、完美怪物――聖路易
1. 女攝政
2. 聖人的生涯
八、腓力三世的非主流十字軍
九、高潮迭起的美男子――腓力四世
1. 佛蘭德爾恩怨
2. 給教皇搬家
十、聖殿騎士團的悲歌
十一、卡佩王朝末代三兄弟
十二、百年戰爭中的法國
1. 節節敗退的腓力六世
2. 國王度假 太子遭殃
3. 智者和瘋子
4. 內戰比外戰還狠
5. 貞德――轉折
十三、查理七世和女人
十四、萬能蜘蛛聚合國土
十五、那些花兒之一
1. 方窗子戴著尖帽子
2.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十六、莫名其妙的義大利戰爭
1. 無事生非的查理八世
2. 人民之父――路易十二
3. 藝術之都的奠基人――弗朗索瓦一世
4. 真正的“騎士國王”――亨利二世
十七、又見末代三兄弟
1. 弗朗索瓦二世的一年
2. 查理九世是嚇死的
3. 異裝無罪 偽娘有理
十八、亨利大王
1. 巴黎值得一場彌撒
2. 波旁王朝最堅實的奠基
3. 瑪戈王后
十九、權臣+外戚的時代――路易十三
1. 太后和她的義大利親隨
2. 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家
二十、太陽王――路易十四
1. 巴黎人民的街壘情結
2. 朕即國家
3. 王的戰爭
4. 路易十四光鮮亮麗的生活
二十一、我不想長大之路易十五
1. 泡沫的創始人――約翰?勞
2. 昏君多半是妖女培養的
二十二、那些花兒之二
1. 我思故我在
2. 喜劇大師莫里哀
二十三、啟蒙時代F4
二十四、鎖匠國王路易十六
二十五、法國大革命
1. 財長走馬燈
2. 從凡爾賽宮到網球場
3. 巴士底獄的華麗勝利
4. 人權宣言
5. 跑不掉的法王
6. 斷頭台誰主沉浮
7. 恐怖主義發祥地
8. 督政府――一切為了孵化巨星
二十六、拿破崙
1. 從科西嘉到巴黎
2. 小個子愷撒
3. 不是法王,是皇帝
4. 君臨歐洲
5.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無後為大
6. 戰神隕落 197
二十七、最後的波旁
二十八、七月王朝
二十九、法國1848
三十、不想當皇帝的總統不是好侄子
三十一、他是波拿巴,卻不是拿破崙
三十二、法國時尚產業的奠基人
三十三、那些花兒之三
1. 聖西門和傅立葉
2. 文學界的盛大聚會
3. 女戰神還是浴女
三十四、共和國塵埃落定
1. 抵抗是愚蠢的壯舉
2. 巴黎公社,聖地悲歌
3. 90年的選擇題答案
三十五、共和國政府和三塊板磚
三十六、那些花兒之四
1. 法國是個放高利貸的
2. 居里夫人的鬱悶
3. 印象中的印象派
三十七、高盧的復仇
1. 復仇之火,即將燎原
2. 血染的風采
3. 老人家你傷不起
三十八、戰爭不是你想躲,想躲就能躲
三十九、亡國的歲月
1. 溫泉水能安撫亡國的心
2. 在沒有溫泉的地方
3. 解放
四十、第四共和國――失敗的試驗
四十一、古稀的智慧和青春的風暴
四十二、四天王、女人和政治
1. 繼承――蓬皮杜
2. 危機――德斯坦
3. 新潮――密特朗
4. 落網――席哈克
四十三、那些花兒之四
1. 人生是一場無休、無歇、無情的戰鬥
2. 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 悶騷的藝術――法國電影
四十四、結束
法國歷史年表

序言

這是《世界歷史有一套》叢書的第四本,老楊會帶大家回到法國。
為什麼是“回到”法國?因為老楊和“地主”這一場意外的緣分,奇妙的旅程,幾乎可以說,是從法國開始的。
2008年,為了配合奧運前各種激動或者躁動的情緒,老楊隨手寫了一部簡單潦草的法國歷史發在網上,雖然很不嚴肅,居然還是有“地主”閱讀和評價,並一直鼓勵督促著老楊的堅持和進步,一轉眼就是三年過去了。
感謝三年來“地主”們的不離不棄,重寫這部法國的歷史時,老楊一直懷著感恩的心,也希望現在的“租子”比三年前讓大家更滿意。
都知道西歐諸國的歷史糾結得很緊密,英國和德國兩家的故事已經出版,部分相關重複的內容,在法國卷中老楊就不再贅述;而有些故事也許在英國和德國卷中沒有講全面,加上法國這一塊,拼圖就完整了,所以建議“地主”們將三本書放在一起閱讀。
出發吧!
看到“聞香法蘭西”這個名字,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法國香水。在老楊看來,香水之香,太過膚淺,無論是CHANEL5號還是大蒜,要刺激感官並不難,如果不巧患了感冒,再好的香水也是白搭。
香味是一朵花的精髓,香水是這種精髓的提純;思想和創意是人類發展的精髓,文化藝術則是人類精髓的提純。所以說,文化藝術才是世界上最深沉最濃郁的香氛,這種香味能穿越我們的器官直接浸潤心靈,暈染我們的意識和靈魂,而且歷久彌新,永不消退。
說到法國,有兩個得到全世界承認的關鍵字,一個是浪漫,一個是藝術。浪漫是無影無形沒有痕跡的,法國人的浪漫跟咱們文明古國的標準恐怕還是有點不同,讓我們在未來法國史的進程里慢慢體會。而藝術之香是最容易感覺到的,在法國,它無處不在,從每個毛孔中滲透出來。
我們第一個要造訪的法國景點是羅浮宮,全世界藝術的聖殿。
老楊組織的是精華游,揀重點的說,講講羅浮宮三件鎮館之寶:
第一件,“米洛斯島的維納斯”。,我們通常叫的名字是“斷臂的維納斯”。這是一件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雕塑品,隨便走進一家路邊工藝品店,花200元就可以買一尊非常精緻的仿品,擺在家裡慢慢看。
在羅馬卷,老楊介紹過維納斯,她是羅馬神話中的愛神與美神,在希臘神話中,她叫阿佛洛狄忒,天上地下最美的女人,金蘋果的獲得者。傳說她是宙斯背著老婆在外勾搭大洋女神生下的孩子,誕生在海洋上的浪花中。 阿佛洛狄忒一出生就是成年美女,光芒四射,沒有經歷過不美的嬰幼兒時期。她在賽普勒斯上岸,此後這個島嶼成為她的聖島,賽普勒斯島是世界上最信奉維納斯的地方,現在還隨處可見維納斯的廟宇和雕像。
在奧林匹斯山,阿佛洛狄忒的美艷讓所有的男神為她瘋狂,所有的女神嫉妒成狂。為阿佛洛狄忒傾倒的神里,當然少不了最大的色鬼宙斯(整個希臘神話,宙斯最大的工作業績就是跟各色女人私通),希臘神話中不用研究親緣關係,宙斯追求自己的女兒不算人倫悲劇,最悲劇的是,阿佛洛狄忒居然還拒絕了這位神仙老大。宙斯惱羞成怒,就將她許配給了自己的兒子,火神和工匠之神赫準斯托斯。
赫準斯托斯心靈手巧,和善友愛,為奧林匹斯山修建了精美的宮殿,還幫諸神配置了神奇的兵器,深受各神好評。不過他面目醜陋兼瘸腿,是古希臘神話中最醜的神,美女俊男聚集的奧林匹斯山上最不協調的風景。宙斯將阿佛洛狄忒嫁給他,分明是帶著報復的惡意。
阿佛洛狄忒可不是那種屈服於包辦婚姻的弱女子,她要走出家門勇敢地尋找自己的愛情。於是,這個大美女在希臘神話中留下了大量可以和宙斯媲美的私通故事。
在神界,阿佛洛狄忒最大的相好就是戰神阿瑞斯,還生下了小愛神(在羅馬神話里,被叫做丘比特,光著屁股,背著一副弓箭,到處亂射。地球人被他的金箭射中,就產生愛情;被鉛箭射中,就產生仇恨。根據歷史上那些泛濫的愛情悲劇,可以看出這小孩眼神兒不算太好)。赫準斯托斯風聞老婆和阿瑞斯的故事,怒不可遏,但他佯裝不知,偷偷製造了一張金網。有一天,趁老婆和姦夫在床上鬼混,將二人一網打盡。赫準斯托斯背著這張網來到神殿,將二人丟在諸神面前,供大家參觀。這成為古今中外最漂亮的一起捉姦行動,載入史冊。
除了戰神阿瑞斯,阿佛洛狄忒還勾搭凡人。在羅馬卷里我們說過,阿佛洛狄忒跟凡人私通,生下了後來特洛伊人的駙馬爺埃涅阿斯。埃涅阿斯被羅馬人奉為始祖.阿佛洛狄忒自然就是祖奶奶了。
在希臘文化中,阿佛洛狄忒這種密集地背夫私通,可以理解為“多情”,所以她除了是美神,還是愛神。 美麗而多情,那就是女性美的象徵。當希臘羅馬人開始玩人體雕塑的時侯,阿佛洛狄忒就成為他們首選的主題了。
到底什麼是美女,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標準各異。不過在世界藝術界,美女標準可以用數學方法統一。這要感謝天才的古希臘人,公元前4世紀左右,古希臘的雕塑家利西普斯在自己的青銅雕塑作品中,將人體的頭部與身體的比例設定為1:8,根據這個比例雕刻出來的人體,修長而優美,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從此,這個比例就成為西方人體美的最高標準。這個身材比例,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九頭身”,嬌滴滴的台灣美眉林志玲和吳佩慈,就是經典的“九頭身美女”。
除了頭身比例,還有一個重要的美女比例就是黃金分割。公元前300年,“幾何之父”――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歐幾里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創立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後來的數學家將其發揚光大,讓0.618這個數字跟圓周率一樣,成為數字界的大明星。
黃金分割大約就是說,一個物品如果要分成兩部分,最完美的分法就是整體與較大部分的比為1:0.618。自從這個比例橫行於世,大家就對這個數字怎么看怎么美,最後結論,美女的臉型五官也要符合這個比例才是美的。所有人拿尺子一通量,終於發現,好萊塢的傑西卡・阿爾巴是最符合這個比例的美女,幾乎接近完美了。
數學家們認為,“九頭身”美女或者是黃金分割的美女都還是能找到的。可是既符合九頭身的比例又符合黃金分割的美女就找不到了,活的沒有,石頭的還是有一件,那就是羅浮宮里的“米洛斯島的維納斯”。
這就是為什麼維納斯號稱世界上最美。是數學家們研究出來的。用數學知識尋找美女,肯定比在華爾街研究怎么騙錢更有意義。
這尊維納斯雕塑的材料是白色大理石,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漢白玉。在中國,它經常被用來做台階和欄桿,再深加工就是雕刻兩頭大獅子,面目猙獰,守著大門,顯得主人家很有錢。而在古希臘,這些白色的大石頭,卻經常用來被雕琢成溫暖鮮活的人體。
“米洛斯島的維納斯”高204厘米,身材豐腴溫潤。她腰部微擰,整個身體呈現一種螺鏇形的上升狀態,被人們稱為有“音樂的律動感”;而下半身系在腰部的裙裾,皺褶細緻,質地垂墜,平衡了維納斯略微豐滿的上半身,讓本來有點微胖的女神顯得輕盈柔美。雕塑臉部有著無與倫比的完美五官,希臘人特有的挺直鼻樑和圓潤下巴。最了不起的是,這位女士幾乎什麼也沒穿,可她臉上的表情卻是如此的聖潔安詳,嫻靜端莊。
都說這尊雕塑是完美的,即使她沒有雙臂。維納斯是女神,而且是最美的女神,至少應該是四肢俱全吧,怎的去了法國在羅浮宮住下後,把兩條玉臂整沒了呢?關於雕塑雙臂之謎,也有很多故事。
最多人認可的版本是:1820年春天,愛琴海的米洛斯島,有個叫伊奧爾科斯的希臘農民挖地,挖出了這尊維納斯。當時考古學正逐步盛行,有艘法國軍艦停靠在米洛斯島的碼頭,船上的一位法國軍官正好想在這座文明悠遠的愛琴海名島上淘點寶貝帶回家。
法國軍官雖然是個初級考古愛好者,可維納斯的光芒太耀眼了,她一離開泥土,就讓人感覺到了她的價值。法國人要求購買,伊奧爾科斯也知道這是個好東西,於是開了個價。法國軍官感覺到,這絕對不是可以放在自己家院子裡的東西,於是找到米洛斯島上的法國領事,希望他能夠買下。
法國駐米洛斯島的領事薪水也不高,手上沒有現錢,兩人商量應該通知法國駐土耳其的大使(當時的米洛斯島在土耳其的統治之下),這筆錢由法國政府支付。好在法國人對藝術品的感覺是天生的,法國大使同意購買,可就在籌錢的這段時間,伊奧爾科斯在當地一個土耳其長老的慫恿下,將維納斯賣給了一位在土耳其上班的希臘官員。
法國人帶著錢回到米洛斯島,維納斯正預備裝上一條土耳其的船。法國人急眼了,他們不是海盜脾氣嗎,看在眼睛裡的東兩是拔不出來的,買不到就搶吧。於是,法國人調動了停靠的戰艦,預備跟土耳其船隻打一仗,據說當時現場還有英國的戰艦,聽說有寶貝,也想過來踩一腳,海上一片混亂。
後來到底打起來沒有,也沒個定論。有一種說法是,愛琴海上突然起了風暴,海戰沒打起來,法國人利用這段時間充分斡鏇,許了大把金子,總算將維納斯帶走了。而另一種說法是,小規模海戰還是發生了,法國人搶贏了,遺憾的是,維納斯的胳膊就是在這一場戰亂中被打掉了。 那到底伊奧爾科斯挖出來的維納斯有沒有胳膊呢?據說當時維納斯就沒有雙臂,可繼續發掘,又挖出了兩隻手,正好能安上。右手提著裙裙,左手舉著一個蘋果。然而根據後來的研究,這兩隻手卻不是這尊雕塑原裝的胳膊。這樣就又冒出來一種說法,雕塑的作者估計是古希臘著名雕塑家亞歷山德羅,他雕出這件作品後,請人參觀。大家都讚美她美麗絕倫,而最受大家稱讚的,是那兩條玉臂。亞歷山德羅可能是覺得細節的過於完美影響對作品的整體欣賞,或者是他辛苦了半天,人家就看兩條胳膊讓他很不滿,於是他就把兩條胳膊給卸了。
撲朔迷離,眾說紛紜。總之,維納斯進入羅浮宮被世人看見並驚嘆時,就是沒有胳膊的。全世界的藝術家都想補上這個遺憾,各路高人各施手段,配了花樣繁多的各種手臂,大家欣賞了一圈後,得出結論,就讓她維持原狀吧,別再費勁了,這個世界上,根本找不到能搭配這個美女的雙臂。
從此,這尊“米洛斯島的維納斯”又被稱為“斷臂的維納斯”。她為藝術世界帶來了一種叫“缺陷美”的流派,讓後來的很多藝術品瑕疵都變得理直氣壯了。到底缺陷美不美,咱們不是藝術家,也不好說,不過這位斷臂的美女我們看習慣了,也沒覺得不妥,而最神奇的是,這么多年過去了,維納斯沒有雙臂,腰上的裙子也沒有掉下來。
要說完美無缺的世界級藝術品,羅浮宮不知道有多少,偏偏沒有胳膊的維納斯成為鎮宮之寶。同樣有趣的是,另一件鎮宮之寶,也是個“缺陷美”,更離譜的是,這個寶貝連腦袋都沒有!
給大家介紹的第二件珍寶,就是勝利女神。
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名字叫“Nike”,主導著和平與勝利。她貌似沒什麼強大法力,就是有一對大翅膀,會飛。在戰爭或者各種競技比賽中,這位女神降落在哪一方,哪一方就會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個法力是挺牛的)。
公元前200年,當時小亞細亞的統治者為了慶祝一次對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海戰勝利,在愛琴海北部的薩莫色雷斯島岸邊的懸崖憑海臨風立起一座244厘米高的勝利女神像。勝利女神尼可張展雙翼,降落在一個船頭,裙裾在海風中飛揚。
如果說“米洛斯島的維納斯”是一種靜穆美,這座勝利女神鵰塑則是生機勃勃的動態美。不論是雙翼張開的角度,還是薄薄的衣裙下隱約可見的豐滿肢體,都可以感覺女神的蓬勃力量。從任何角度看,雕塑都有一種向上伸展的動感。這已經不是一塊冰冷的大理石,這就是一位颯爽的女神,而且她隨時會逆風升騰,翱翔於海上的天空。
1863年這尊雕塑在薩莫色雷斯島出土,此後就被稱為“薩莫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
經過千年沉寂,再次傲然現身時,女神已經是碎片。費了不少工夫,她才算重新站穩在船頭。遺憾的是,腦袋和雙臂都找不到了。藝術家們這次學聰明了,既然連維納斯提著裙子的胳膊都配不出來,勝利女神降落在船頭那種凜然的威風更是雕刻不出來了,所以,只好就讓她沒頭沒手地站立在羅浮宮最醒目的位置。
勝利女神沒有頭和手也讓大家習慣了,因為即使是殘缺的,她立在那裡,所帶來的強大氣場也可震懾四周,就算是放在室內,參觀的人仿佛都能感覺到強勁吹襲的海風。
美國有個很著名的運動品牌就用了“Nike”的名字,而它那個簡潔有力的標誌,可以認為靈感來自於勝利女神張開的強勁翅膀。咱們國家也有個運動品牌,有個很像它的標誌,我們可以理解為.那是勝利女神的另一個翅膀吧。
兩位女神都沒有胳膊,偌大一個羅浮宮,難道找不到一個有手的美女嗎?有啊,還號稱世界上最美的一雙手呢,第三件鎮宮之寶,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蒙娜麗莎》。
繪畫這東西,也沒個標準,一幅畫的價值到底取決於什麼,我們這些藝術外行也說不清楚。畢卡索的畫至今把持著繪畫拍賣的最高價位,凡・高緊隨其後,但是誰也不能說這兩個人就是世界上畫得最好的人。《蒙娜麗莎》並沒有被拿出來公開拍賣過。相信對法國人來說,這絕對是非賣品。它值多少錢,沒人知道,可以說是無價。而如果要說到畫作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我想更是沒有一幅畫能比得上《蒙娜麗莎》了。說《蒙娜麗莎》是天下第一畫,估計大家應該都沒有意見。
自從小說《達・芬奇密碼》盛行於世,達・芬奇大爺幾乎已經是個半仙了。當然,他實際上也是個半仙。作為一個畫家、哲學家、音樂家、科學家、機械專家、軍事工程師,他在很多領域都有巨大影響。這樣一個全才,對他的任何行為都不能粗淺理解。所以,大家都認為《蒙娜麗莎》肯定也不僅僅是一副肖像畫這么簡單,尤其是圖中的女人還笑得如此古怪。於是,研究《蒙娜麗莎》成了一個挺熱門的課題。
第一個謎題,蒙娜麗莎她是誰?最為人接受的說法,蒙娜麗莎是佛羅倫斯一個絲綢商的妻子,這位絲綢商人是達・芬奇父親的朋友。1500年,他邀請達・芬奇為自己的第三任妻子、時年25歲、已經生過5個孩子的麗莎作畫。達・芬奇花了4年的時間完成了畫作(還有一說是畫了十多年,應該是指後來的細部修改),將他精湛的技法發揮到了淋漓盡致,以至於畫作完工,他自己太滿意了。不捨得交出來,帶著這幅畫跑掉了。
還有種說法被很多人接受,說這根本就是達・芬奇的自畫像。江湖傳聞,達・芬奇疑似同性戀,很自戀,還有點崇尚女性主義,所以他將自己畫成女人,還畫成一個完美女人。有一陣傳說義大利科學家想開棺驗屍,把達・芬奇的頭骨挖出來重建,徹底揭穿達・芬奇這個惡作劇(歐洲的考古學家喜歡挖先人的骨頭出來擺弄,後面我們會經常說到開棺驗骨頭的事,咱們中國人有點忌諱這個)。
其他的說法就更離譜了,有人說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老媽,還有人說她是個名妓,等等。
第二個謎題,蒙娜麗莎有沒有笑?為什麼笑?說到蒙娜麗莎的微笑,大家都喜歡加上“神秘”二字。是夠神秘的,盯著這個女人的臉看,你會發現,她好像在笑,其實又沒笑,好像又皮笑肉不笑,等你分不清她到底有沒有笑的時候,她的表情又帶著些譏誚。
達・芬奇的人物技法出神入化,都說湊近了看,仿佛可以看到蒙娜麗莎的肌理並感覺到她肌膚的溫度。她似笑非笑高深莫測的表情,加上背景那種幽深如夢的意境,看久了挺讓人發毛的。
根據蒙娜麗莎是絲綢商人妻子的說法,達・芬奇在給麗莎作畫時,一直捕捉不到讓人滿意的笑容,他甚至在現場布置了音樂演奏和小丑表演。這4年時間,就是用來等待這稍縱即逝的神秘微笑了。
其他的說法包括,蒙娜麗莎這個笑容是因為沒有門牙,或者是懷孕後的一臉聖潔。離譜的說法是,這是一個高級妓女的職業微笑。
不管這個笑有什麼故事,這么複雜的表情被表現在畫板上,不能不說是繪畫技法的登峰造極。然而一件藝術品的江湖地位,往往不僅僅是從技術層面分析這么簡單。《蒙娜麗莎》之所以偉大,跟她誕生的背景很有關係。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的三傑之首。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就是人文精神,以人為本。達・芬奇之前的大多數畫作,都是以聖經故事為原型,畫的主角通常是漫天神佛、聖父聖子聖母之類的。《蒙娜麗莎》是繪畫史上第一幅在一個虛構背景裝飾下的半身肖像畫,而將一個普通婦人作為畫作的主角,正體現了文藝復興的精神,表達了該時段的進步人士擺脫宗教和教會對人的禁錮束縛的要求。按照咱中國的說法,不論選材還是畫法,都體現了文藝創作的先進性。
《蒙娜麗莎》雖然是絕世好畫,有題材有業績,但是有一個真理亘古不破。再好的東西,沒有人炒作也是不行的。《蒙娜麗莎》有今天這個地位,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她曾經被盜。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么古怪,你要是搶了銀行,再找個門面將你搶來的錢開放展覽,你肯定會被警察當場按住;而你要是開著軍艦攻破別國的大門,再搶走裡面的金銀財寶,找個地方開放展覽,基本沒人會管你,那個被搶的人還要時常地自掏腰包,過去看看自家的東西。這個事中國人最有感觸,咱們去歐洲參觀博物館,很多時候都是看自家的東西,咱們也習慣了,可有些人不習慣。
1911年8月,有個每天去羅浮宮臨摹蒙娜麗莎的畫家發現,《蒙娜麗莎》不見了!畫家告訴羅浮宮的管理人員,他們還不以為然,認為是攝影師拿去拍照了。當時羅浮宮固執地認為,哪怕偷走巴黎聖母院的鐘樓,也不會有入偷《蒙娜麗莎》,因為這東西太扎眼,偷走了怎么脫手呢?
經過幾個小時的尋找,直到發現被丟在一個走道上、原來罩在蒙娜麗莎畫框上的玻璃罩,羅浮宮才不得不承認,這位美麗的夫人,被人拐走了!
《蒙娜麗莎》被盜,法國一片譁然。法國百姓更是質疑羅浮宮的保全。他們認為,羅浮宮的館長丟了腦袋也不能丟了這幅畫。羅浮宮因此關門一周,收集證據。這個事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占據法國報紙的頭條,法國警方遭受空前的壓力。
找到了蒙娜麗莎的玻璃罩,也找到了畫框,在畫框上還找到一枚指紋,甚至還有人聲稱,他跟竊賊照過面。法國警方肯定竊賊是羅浮宮內的工作人員,趁周一閉館清潔時作案。然而羅浮宮有幾百號工作人員呢,尤其是當時正在給所有的名畫加設玻璃罩,品種流雜的各種雜工往來頻繁,到最後還是沒有頭緒。面對法國人的質疑,羅浮宮的館長及保全部門領導被免職,新上任的館長繼續追查。與此同時,世界藝術品黑市上,此起彼伏,全是《蒙娜麗莎》的叫賣聲,而經過警方核查,確認都是贗品。
相見不如懷念,《蒙娜麗莎》在羅浮宮的時候,法國百姓也沒說總是去參觀。這一被盜,勾起了法國人無盡的相思,紛紛擠進羅浮宮,就為看看《蒙娜麗莎》留下的那一片空白和四個冷清的掛鈎,多情的法國人還向那片空白獻上了鮮花。
一年後,羅浮宮不得不承認,《蒙娜麗莎》找不回來了。那個空白總是提醒法國人的失落,找個其他的畫作掛上吧,希望法國人儘快把那個義大利女人忘了。
1913年,也就是《蒙娜麗莎》離開羅浮宮兩年後,義大利有個著名的古董商人在報紙上發廣告,高價收購各種藝術品。幾天后,他收到一封信,寫信的人說自己擁有從羅浮宮偷出的《蒙娜麗莎》真跡,希望古董商人能收購,並將之留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飛齊博物館,不能還給法國。
古董商人見來信言之鑿鑿,雖然打心裡覺得這是個騙子,但還是叫上了烏飛齊博物館的館長,一起去看個究竟。
在米蘭的一個小旅館裡,一個留著小鬍子的義大利人從床下拉出來一個箱子,將箱子裡的雜物清空後,在箱子的暗格里,拿出了一張由綢布包裹的畫板。
烏飛齊博物館的館長在這一剎那心臟都停跳了。這夥計做夢都夢不到這一天,神一般的《蒙娜麗莎》真跡,就在他的面前!
這個義大利小鬍子叫做佩魯賈,1908年開始在羅浮宮做油漆匠。佩魯賈是個愛國者,他知道羅浮宮里很多珍寶都是法國從世界各地掠奪而來的。《蒙娜麗莎》是義大利人的作品,畫的也是個義大利女人,怎么會跑到羅浮宮的牆上去呢?佩魯賈分析,肯定是拿破崙從義大利搶來的!作為一個愛國者,拿回自己國家的國寶是神聖的責任和義務。
1911年8月20日那天,他走過《蒙娜麗莎》,看著左右無人,就上去摘下來,在一個隱蔽的走廊拆掉玻璃罩和畫框。因為《蒙娜麗莎》是畫在白楊木的畫板上,不好捲起來藏著,好在尺寸不大,佩魯賈塞在自己的外套里,大搖大擺走出了門,路上還親熱地跟保全打了招呼!
作案動機和作案過程都讓人聽得目瞪口呆。我們在感嘆佩魯賈的愛國熱情的同時,也為一個文盲的衝動掬一捧熱淚。羅浮宮是有不少贓物,罪行昭彰,可是《蒙娜麗莎》真的不是贓物啊。
話說達・芬奇因為深愛《蒙娜麗莎》,完工後一直將其帶在身邊。達-芬奇晚年受法王邀請來到巴黎,並在此終老。《蒙娜麗莎》是被法王真金白銀買下的,留在法國是合理合法的。所以,真要愛國,就一定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也要了解別人家的歷史,防止鬧笑話。
古董商人和博物館館長帶著激動的心情報了警.佩魯賈被捕。義大利人舉國上下對這個愛國小偷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法官也覺得其情可憫。所以,這個被載入史冊的世紀大盜服了不到一年的刑就被釋放了。
古董商人倒是發了財,他因為追回名畫有功,領了一筆不菲的獎金。《蒙娜麗莎》在義大利展覽一圈後,被送還羅浮宮,回到了她原來的位置。
迎接《蒙娜麗莎》那天,法國幾乎舉國狂歡,猶如盛大的國家節日。《蒙娜麗莎》從此正式成為法國的第一國寶。而經過這一輪離奇的失而復得,也讓這幅畫作名聲大噪,被全世界矚目,上升為世界藝術界最閃亮的頭牌明星。
有人不希望佩魯賈這么個小蟊賊成為20世紀最著名的大盜。幾年後,有個美國記者公布了這起世紀竊案的驚人內幕。有個專賣贗品的藝術品商人說,佩魯賈盜竊《蒙娜麗莎》是他一手安排的。據說在真品失竊的兩年間,他共賣出去6個贗品。這是一場極其高明的詐欺案,因為真品失竊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所以每個買到贗品的人,都以為自己重金買下的,就是羅浮宮丟失的。
研究《蒙娜麗莎》的各種故事,謎團重重,高深莫測。還有一個更狠的流派,一口咬定,羅浮宮里那幅也是贗品,不過羅浮宮拒絕承認罷了。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都是浮雲。達・芬奇智商奇高,喜歡謎語謎題,還喜歡玩各種暗號,他要是知道,他留下的這幅畫給整出了這么多懸疑故事,他該多有樂趣啊。 羅浮宮收藏了40多萬件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大部分都是來自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和兩河流域的藝術品(法國入拿走的中國寶貝尤其是圓明園的大都藏在楓丹白露宮的中國館),分散在近200個展覽大廳里,要想仔細看一遍,恐怕要花好幾天的工夫。
羅浮宮現在是博物館中的佼佼者,法國的很多博物館在世界上都是頂尖的。老楊忍不住非常阿Q地說一句,如果圓明園沒有被人燒掉,全歐洲的博物館又算得了什麼呢。
據初步估算,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圓明園珍寶超過150萬件。最近,有人正呼籲有關嫌疑入將這些東西送回來。這是個美好得有點天真的願望。如果歐洲那幾個案底累累的搶劫犯良心發現,交還所有文明古國的寶貝,那咱們去歐洲旅行時,歐洲人賴以得意的博物館基本就不用進去了,光剩下華麗的空房子。
大致了解了法國旅遊最經典的景點――羅浮宮。下一站,我們要去法國的源頭,去看另一個經典的景點,另一座羅浮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