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一天無驚喜

內容介紹

《不讓一天無驚喜》
第一篇:書緣
第二篇:好與流行
第三篇:藝術家
第四篇:正統
第五篇:江湖人
第六篇:有容乃大
第七篇:起死回生的一罵
第八篇:無欲則剛
第九篇:我不寫文藝作品了?
第十篇:大勇
第十一篇:後知先覺
第十二篇:破鏡
第十三篇:寫作路
第十四篇:方娥真趣事
第十五篇:王星磊
第十六篇:少年得志
第十七篇:膽大而不妄為
第十八篇:稱呼
第十九篇:廢話
第二十篇:批評人易,包容人難
第二十一篇:天才與人才
第二十二篇:冷熱交加
第二十三篇:放輕鬆點
第二十四篇:知已
第二十五篇:讚美與批評
第二十六篇:成就感的代價
第二十七篇:不可贊瞎了眼
第二十八篇:搞關係
第二十九篇:自吹與自嘲
第三十篇:逼
第三十一篇:自我宣傳
第三十二篇:責任感
第三十三篇:浪費
第三十四篇:預支五百年新意
第三十五篇:比下一個二十年
第三十六篇:信疑之間
第三十七篇:每一步是一著棋
第三十八篇:利用
第三十九篇:選集
第四十篇:自動掣
第四十一篇:寫得快與寫得好
第四十二篇:我行我素
第四十三篇:喜歡與佩服
第四十四篇:憤怒青年
第四十五篇:武俠與推理
第四十六篇:不讓一天無驚鼓
第四十七篇:施恩望報
第四十八篇:瀟灑
第四十九篇:孤島中的孤島
第五十篇:追稿費
第五十一篇:知識份子
第五十二篇:雪藏
第五十三篇:通俗
第五十四篇:我怕的幾種人
第五十五篇:忍耐
第五十六篇:黑
第五十七篇:開心
第五十八篇:你怕不怕死?
第五十九篇:快樂青年
第六十篇:念
第六十一篇:自覺
第六十二篇:自白
第六十三篇:古代的捕快
第六十四篇:我的弱智喉嚨
第六十五篇:"文化觀察"
第六十六篇:烏鴉嘴
第六十七篇:噩夢醒未?
第六十八篇:誰才是真正的大俠?
第六十九篇:反世故
第七十篇:惺惺惺惺惺
第七十一篇:娛樂
第七十二篇:該把自己"關起來"
第七十三篇:譽謗
第七十四篇:女人談男人
第七十五篇:男人談女人
第七十六篇:女人的誘惑
第七十七篇:男人的誘惑
第七十八篇:花心
第七十九篇:男人禍火
第八十篇:風流
第八十一篇:期待"狐狸精"
第八十二篇:雌雄莫辯的許仙
後記:多喜少驚(1986年3月24日)

作者介紹

初入江湖
溫瑞安,筆名有溫涼玉、舒俠舞、王山而、項飛夢、溫晚、柳眉色、風玲草等。
一九五四年一月一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
一九五九年尚未入學,已開始念遍家藏書,寫第一部以少量文字作為說明的連環圖故事《三隻驢子》。嘗試用所知的少量文字寫信、作文、日記。
一九六一年國小一年級。因怕生,抵死不肯上課,故由姊姊陪同上學,並要其姊留在課室外不去,足有一年半。年來未交一友,未離開過課堂一步,得全第一名,七科平均九十九分,極得教師疼愛,曾罰站一次,已引為恥大辱,畢生難忘。至次年始性情大變。在班上極其活躍,成為班上的鋒頭人物。
一九六三年當選級長及全校模範生。開始以班上同學為正邪人物,撰寫自繪插畫的長篇小說《龍虎風雲錄》,致使全校高低年班同學爭相傳聞:看自己如何下場。次年開始每天講述武俠長篇《血河車》等故事,有過一口氣講八小時而放學後又講八小時之紀錄。同年,第一首詩發表於香港《世界兒童》,詩名《月亮》,八行,由溫執筆,結義兄弟廖雁平出資(郵費)投稿,故發表時寫名兩人。
一代奇才
一九六五至六六年正式建立「剛擊道集團」,兼修文武。在各種兒童、少年刊物雜誌上發表作品無數。辦校內、校外文藝活動極頻。升國中一,轉校至中華中學,在功課壓力沉重之餘,創辦日後足足辦了十三年的《綠洲期刊》。並正式在馬來西亞極具份量的文藝刊物《學生周報》上頻密發表作品。
一九六八至七零年以初二之齡,在校際辯論賽中擊敗高中三年班對手,並協助高年班同學執編《華中月刊》。得班上導師黃因明支持,及兄長溫任平勉勵下,兩年內舉辨活動無數,推動各類文藝風氣。寫成長篇文藝愛情小說:《偶然》。
一九七一至七二年華文學校停辦高中課程,考上高中,轉至巫、英文為主、各族子弟共處的綜合中學,在學校力爭開授華文課程。其時開始在新馬文壇重要文學刊物《蕉風》及《學報》頻密發表作品,專攻現代詩、純散文及新批評,並開始為外間刊物執編《詩專號》、《評論專號》。同年舉辦《月光會》、《滿天星斗》大會等。開始矢力苦修美學、精神分析學,同年,與《綠林分社》怡保區負責人方娥真(寥湮)相識,從此相知聯袂十六年。開始在台灣《中國時報》、《現代文學雜誌》、《純文學月刊》、各詩刊發表作品,並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武俠小說。
一九七三年正式創辦天狼星詩社,一年內擴充成十大分社,鎮日奔波於聯絡組合,推動文學風氣,但仍不忘寫作,(逾萬字純散文《龍哭千里》及小說《鑿痕》和逾一千四百行的長詩《圖騰》四部曲等),習武(舉辦武術比賽)。在台灣《中外文學》、《幼獅文藝》、《中華文藝》等刊物密集發表作品,以詩及散文為主。年底赴台深造。出版第一部個人詩集:《將軍令》。在台舉辦五方文學座談會,半工半讀,並為籌錢辦《天狼星詩刊》而寫武俠小說(《四大名捕會京師》便是當時作品)。
不幸蒙冤
一九七六至八零年於福隆大聚創辦神州詩社,以“發揚民族精神,復興中華文化”為己任。八零年九月二十五日深夜與方娥真遭扣押解在軍法處監獄後遭遺送出境。
一九八一年溫、方二人蒙上這種不白之冤,使得在新馬老家也杯弓蛇影、風聲鶴淚,無法久留,從此開始逃亡的顛沛歲月、苦不堪言。年中,逃亡達香港,適逢港府收緊移民政策,數度申請,皆告失敗,赴台亦予嚴拒。年底,方終得以海外雇員身份留港。溫依然飄泊流浪,溫氏武俠《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已在明報日報、明報晚報連載發表並出書。
力斬群雄
一九八三年下半年,亞視招攬溫氏為創作經理。年底,幾經波折,屢遭突變,終於批准來港居留。同年開始在無線電視附屬機構博益出版社出書,武俠作品亦終在台由萬盛重印推出。作品《四大名捕會京師》及《神相李布衣》在亞洲電視開拍。武俠作品及劇本屢為電影公司改編推出。
一九八五至八六年長篇小說在香港《東方日報》連載,並在同一報上連寫三個小說專欄。寫作量之全盛期,在新馬港台美加泰等地手上每月(周、日)有十八個專欄及連載撰寫。武俠系列開始在香港敦煌出版,並在台灣《時報周刊》連載。次年始,在武俠創作上始創“超新派”筆路,流風所及影響甚巨。
一九八七年成為香港作家協會及香港藝術家聯盟之會員。武俠小說譯成韓文於韓國報刊連載並出書。同年,武俠小說《殺了你好嗎》於台灣最暢銷報刊《聯合報》副刊連載,此為現代派武俠創作之一大始點。是年起《四大名捕會京師》等作品亦在中國大陸連續出版。
一九八八年台灣中視推出劇集《四大名捕會京師》。是年起之三年內,在台各大報刊刊登或連載作品,均為刊登頻密度最高者。並在台最大報刊之一的《中國時報》人間版長期連載武俠小說:《刀叢里的詩》,及在《聯合報》繽紛版頻頻發表現代派武俠精品。年底,在港(自由人)台(皇冠)同時同步推山全面創新的溫瑞安(超新派)武俠周刊,出版十二至十六集不等,引起熱烈反應。在港成立自成一派合作社。
一九九零至九八年致力發展中國市場,大部份時間留駐中國。最新著作《打老虎》、《捕老》、《猿猴月》於九七年中由香港皇冠出版社推出。不少新作仍在創作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