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義

不義

不義,指不合乎道義;不正當;行不義之事的人。語出《國語·周語中》:“佻天不祥,乘人不義。”

基本信息

【詞目】不義

【拼音】bù yì

【注音】ㄅㄨˊ ㄧˋ

基本解釋

[mean] 不合乎道義;不正當。

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飾罪惡和不義的虛偽的面孔啊!——巴金《電椅》

指毆打、殺死長官(一般指州縣長官),丈夫死後不舉辦喪事並作樂改嫁等。

指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或立即改嫁等。

引證解釋

1、不合乎道義。

《國語·周語中》:“佻天不祥,乘人不義。”《史記·汲鄭列傳》:“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從諛承意,陷主於不義乎?” 《資治通鑑》卷第九:“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巴金 《電椅》:“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飾罪惡和不義的虛偽的面孔啊!”

2、指不該做的事。

《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孟子·公孫丑上》:“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

3、指行不義之事的人。

《呂氏春秋·盪兵》:“選士厲兵,簡練桀雋,專任有功,以征不義。” 唐 杜甫 《遣懷》詩:“白刃讎不義,黃金傾有無。”

4、古代刑律“十惡”之一。指殺本屬府主、刺史、縣令、現受業師;吏卒殺本部五品官以上官長;及聞夫喪匿不舉哀,守喪期間作樂、穿吉服及改嫁等。見《唐律疏義·十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