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啻

不啻

不啻,指不只;不止;不僅僅;不亞於。語出《書·多士》:“爾不克敬,爾不啻不有爾土,予亦致天之罰於爾躬。”。宋·陳亮《送韓子師侍郎序》:“後來者咎其徒之不合捨去,責誚怒罵,不啻仇敵。清·田蘭芳《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年即艾,猶時時作嬰兒嬉戲,以娛親,親一解頤,不啻百朋之錫也。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從小時,父親去世的早,又無同胞兄弟,寡母獨守此女,嬌養溺愛,不啻珍寶。清·王韜《淞濱瑣話·李延庚》:“生細視,女冰雪為肌,瓊瑤作骨,兩頰薄暈,如泛朝霞,真神仙不啻也。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1.不僅;何止。

《書·多士》:“爾不克敬,爾不啻不有爾土,予亦致天之罰於爾躬。”

孔傳:“不但不得還本土而已,我亦致天罰於汝身。”

《後漢書·馮衍傳上》:“四垂之人,肝腦塗地,死亡之數,不啻太半。”

宋·樓盤《霜天曉角·梅》詞:“月淡風輕,黃昏未是清。吟到十分清處,也不啻、二三更。”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書字典未收字》:“豈知書成而不傳於後,亦不啻恆河沙數。”

2.無異於,如同。

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視一境如一室,刑殺其下不啻仆畜。”

宋·陳亮《送韓子師侍郎序》:“後來者咎其徒之不合捨去,責誚怒罵,不啻仇敵。”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鄭旦亦在西村,與施女毗鄰,臨江而居,每日相與浣紗於江。紅顏花貌,交相映發,不啻如並蒂之芙蓉也。”

清·田蘭芳《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年即艾,猶時時作嬰兒嬉戲,以娛親,親一解頤,不啻百朋之錫也。”

《西湖佳話·白堤政績》:“樊素善於清謳,每歌一聲,而齒牙鬆脆,不啻新鶯。”

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唐仲笙 這么一說,不啻迎頭給江菊霞潑了一盆冷水。”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從小時,父親去世的早,又無同胞兄弟,寡母獨守此女,嬌養溺愛,不啻珍寶。

3.只有,不過。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且《太玄》今竟何用乎?不啻復醬瓿而已。”

4.不如,比不上。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舉家慶賀,雖連城拱璧不啻也。”

清·王韜《淞濱瑣話·李延庚》:“生細視,女冰雪為肌,瓊瑤作骨,兩頰薄暈,如泛朝霞,真神仙不啻也。”

結構同詞

開頭相同:不著家 不伏燒埋 不轉眼 不住 不猶 不撐達 不服 不至 不鰂溜 不急之務 不得了 不可言宣 不犯 不完全變態 不相投 不潔 不信 不到

結尾相同: 奚啻 匪啻 弗啻 何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