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讀的110篇哲理美文

《不可不讀的110篇哲理美文(精編典藏版)》具體收錄了:《永生》;《人生的五個球》;《漫步》;《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熱愛生命》;《青春》;《活出意義來》;《至死不渝》;《養心語錄《痛哭和珍》;《心之波》;《生命力》;《確定的命運》;《快樂的期待》;《悠閒》;《不只熱火在燃燒和消耗》等作品。

內容簡介

《不可不讀的110篇哲理美文(精編典藏版)》收錄了110篇散文作品。散文是一種輕靈而又自由的文體,為我國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數千年來,流派異彩紛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一道亮麗景觀。
散文的魅力是如此的無窮無盡,永遠帶給人們意想不到的驚喜。閱讀散文不僅會讓你的心靈在此間錘鍊、重生,深刻感悟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還能讓你從中汲取智慧,讓你看到生活夢幻詩意的另一面,從而不再疲憊和厭倦。

媒體推薦

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法國作家 維克多·雨果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美國作家 佛朗西斯·培根
優秀的書籍是撫育傑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並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服務。
——英國詩人 約翰·彌爾頓

圖書目錄

第一輯惦念時光的步伐,傾聽生命之歌
好的故事
三十自述
“兒時”課外學習

死亡與人生的形式
燃燒的火
永生
人生的五個球
漫步
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
熱愛生命
青春
活出意義來
至死不渝
第二輯思考人生的浮沉,感悟生命的真諦
養心語錄
痛哭和珍
心之波
生命力
確定的命運
快樂的期待
悠閒
不只熱火在燃燒和消耗
生命的炸藥
快樂是一種選擇
活得簡樸和明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生命
萊茵河(一)
生活的寫意
耶利哥的玫瑰
第三輯分享隨想,領略人生大美
屈子文學之精神
我讀書的經驗
在一個邊境的站上
雜感
印度洋上的秋思
圖書館
讀書漫談
美腿與醜腿
關於大學
英國鄉村
陽光與黑夜
音樂
局限
偉大的渴望
書評
筆記
繪畫
草莓
女教師的祈禱
反思
思想的尊嚴
第四輯唯美的思維,暢談世問百態
我承認是“失敗了”
一段瘋話
自知與終身之事業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

外國人的辦事精神
黑夜
向光明走去
英雄與時勢
菸捲
要面子不要臉
明恥
射手
寧靜
一滴水
健康
對罪愆、苦難、希望和真正的道路的觀察(節選)
農舍
薩勒瑪
過去
藍眼睛
智者與庸人
高擎著大衛的投石器
第五輯渴望幸福的情感,獲取人生的意義
愛人,我的失眠讓你落淚
先農壇
愛與人生
朝霞映著我的臉
灰燼
此岸·彼岸
論婚姻
論愛情
愛情的羅曼蒂克
良善的生活
真正的家
愛與被愛
品味現在
愛情
愛情箴言錄
笑與淚
幸福是一位少女

第六輯訴說偉大的思想,思索時代的進程
中國狗和中國人
敵我之間
無題
婦女解放的問題
五四斷想
可怕的冷靜
一個白日夢
內外
鸚哥兒
輕歌妙舞送黃昏
憂國與愛國
倡設女學堂啟

為人類而工作
巴黎的自由之樹
紅色的聖女
“你將聽到蠢人的評判
大地的忠誠

文摘

著作權頁:
族之伯叔兄弟,且耕且讀,不問世事,如桃源中人。顧聞父老口碑所述,吾大王父最富於陰德,力耕所獲,一粟一帛,輒以分惠諸族黨之無告者。王父諱維清,字鏡泉,為郡生員,例選廣文,不就。王母氏黎。父名寶瑛,字蓮澗。夙教授於鄉里。母氏趙。
餘生同治癸酉正月二十六日,實太平國亡於金陵後十年,清大學士曾國藩卒後一年,普法戰爭後三年,而義大利建國羅馬之歲也。生一月而王母黎卒。逮事王父者十九年。王父及見之孫八人,而愛余尤甚。三歲仲弟啟勛生,四五歲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書、《詩經》,夜則就睡王父榻,日與言古豪傑哲人嘉言懿行,而尤喜舉亡宋、亡明國難之事,津津道之。六歲後,就父讀,受中國略史,五經卒業。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十二歲應試學院,補博士弟子員,日治帖括,雖心不慊之,然不知天地間於帖括外,更有所謂學也,輒埋頭鑽研,顧頗喜詞章。
王父、父母時授以唐人詩,嗜之過於八股。家貧無書可讀,惟有《史記》一,《綱鑑易知錄》一,王父、父日以課之,故至今《史記》之文,能成誦八九。父執有愛其慧者,贈以《漢書》一,姚氏《古文辭類纂》一,則大喜,讀之卒業焉。父慈而嚴,督課之外,使之勞作,言語舉動稍不謹,輒呵斥不少假借,常訓之日:“汝自視乃如常兒乎!”至今誦此語不敢忘。十三歲始知有段、王訓詁之學,大好之,漸有棄帖括之志。十五歲,母趙恭人見背,以四弟之產難也,余方遊學省會,而時無輪舶,奔喪歸鄉,已不獲親含殮,終天之恨,莫此為甚。時肄業於省會之學海堂,堂為嘉慶間前總督阮元所立,以訓詁詞章課粵人者也。至是乃決舍帖括以從事於此,不知天地間於訓詁詞章之外,更有所謂學也。己丑年十七,舉於鄉,主考為李尚書端菜,王鎮江仁堪。年十八計偕人京師,父以其稚也,摯與偕行,李公以其妹許字焉。下第歸,道上海,從坊間購得《瀛環志略》讀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國,且見上海製造局譯出西書若干種,心好之,以無力不能購也。
其年秋,始交陳通甫。通甫時亦肄業學海堂,以高才生聞。既而通甫相語日:“吾聞南海康先生上書請變法,不達,新從京師歸,吾往謁焉,其學乃為吾與子所未夢及,吾與子今得師矣。”於是乃因通甫修弟子禮事南海先生。時余以少年科第,且於時流所推重之訓詁詞章學,頗有所知,輒沾沾自喜。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獅子吼,取其所挾持之數百年無用舊學更端駁詰,悉舉而摧陷廓清之。自辰人見,及戌始退,冷水澆背,當頭一棒,一旦盡失其故壘,惘惘然不知所從事,且驚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懼,與通甫聯床競夕不能寐。明日再謁,請為學方針,先生乃教以陸王心學,而並及史學、西學之梗概。自是決然捨去舊學,自退出學海堂,而間日請業南海之門。生平知有學自茲始。
辛卯餘年十九,南海先生始講學於廣東省城長興里之萬木草堂,徇通甫與余之請也。先生為講中國數千年來學術源流,歷史政治,沿革得失,取萬國以比例推斷之。余與諸同學日札記其講義,一生學問之得力,皆在此年。先生又常為語佛學之精粵博大,余夙根淺薄,不能多所受。先生時方著《公理通》《大同學》等書,每與通甫商榷,辨析入微,余輒侍末席,有聽受,無問難,蓋知其美而不能通其故也。先生著《新學偽經考》,從事校勘;著《孔子改制考》,從事分纂。
日課則《宋元明儒學案》、二十四史、《文獻通考》等,而草堂頗有藏書,得恣涉獵,學稍進矣。其年始交康幼博。十月,人京師,結婚李氏。明年壬辰,年二十,王父棄養。自是學於草堂者凡三年。
甲午年二十二,客京師,於京國所謂名士者多所往還。六月,日本戰事起,惋憤時局,時有所吐露,人微言輕,莫之聞也。顧益讀譯書,治算學、地理、歷史等。明年乙未,和議成,代表廣東公車百九十人,上書陳時局。既而南海先生聯公車三千人,上書請變法,余亦從其後奔走焉。其年七月,京師強學會開,發起之者,為南海先生,贊之者為郎中陳熾,郎中沈曾植,編修張孝謙,浙江溫處道袁世凱等。余被委為會中書記員。不三月,為言官所劾,會封禁。而余居會所數月,會中於譯出西書購置頗備,得以余日盡瀏覽之,而後益斐然有述作之志。其年始交譚復生、楊叔嶠、吳季清鐵樵,子發父子。
京師之開強學會也,上海亦踵起。京師會禁,上海會亦廢。而黃公度倡議續其餘緒,開一報館,以書見招。三月去京師,至上海,始交公度。七月《時務報》開,余專任撰述之役,報館生涯自茲始,著《變法通議》《西學書目表》等書。其冬,公度簡出使德國大臣,奏請偕行,會公度使事輟,不果。出使美、日、秘大臣伍廷芳,復奏派為參贊,力辭之。
伍固請,許以來年往,既而終辭,專任報事。丁酉四月,直隸總督王文韶,湖廣總督張之洞,大理寺卿盛宣懷,連銜奏保,有旨交鐵路大臣差遣,余不之知也。既而以札來,粘奏摺上諭焉,以不願被人差遣辭之。張之洞屢招邀,欲致之幕府,固辭。時譚復生宦隱金陵,間月至上海,相過從,連輿接席。復生著《仁學》,每成一篇,輒相商榷,相與治佛學,復生所以砥礪之者良厚。十月,湖南陳中丞寶箴,江督學標,聘主湖南時務學堂講席,就之。時公度官湖南按察使,復生亦歸湘助鄉治,湘中同志稱極盛。未幾,德國割據膠州灣事起,瓜分之憂,震動全國,而湖南始創南學會,將以為地方自治之基礎,余頗有所贊畫。而時務學堂於精神教育,亦三致意焉。其年始交劉裴□、林暾谷、唐紱丞,及時務學堂諸生李虎村、林述唐、田均一、蔡樹珊等。
明年戊戌,年二十六。春,大病幾死,出就醫上海,既痊,乃入京師。南海先生方開保國會,余多所贊而奔走。四月,以徐侍郎致靖之薦,總理衙門再薦,被召見,命辦大學堂譯書局事務。時朝廷銳意變法,百度更新,南海先生深受主知,言聽諫行,復生、暾谷、叔嶠、裴□,以京卿參預新政,余亦從諸君子之後,黽勉盡瘁。八月政變,六君子為國流血,南海以英人仗義出險,余遂乘日本大島兵艦而東。去國以來,忽忽四年矣。
戊戌九月至日本,十月與橫濱商界諸同志謀設《清議報》。自此居日本東京者一年,稍能讀東文,思想為之一變。

序言

喧囂的世界,彷徨、迷茫、不知所措,常常叫我們煩躁、不安。因此,有一顆完備的內心和一種健康的思考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你想要怎樣的一種生活,你想有怎樣的一種命運,你是否還處在徘徊的境地。對此,哲理便是不可或缺的燈盞。人生將要面對的這些各種各樣的坎坷,構成了我們人生的輪廓。為了尋求幸福、尋求夢想,為了滋養貧弱、擺脫平庸,我們需要去學習那些無窮盡的哲理。
思想的傳承,從閱讀開始。思想是生命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調和認知,是生命燃料。我學會拋棄世間的浮華,學會拒絕平庸,把最美的情感留駐心中。此刻,在你面前的就是一本充滿哲理、飽含思想的經典書籍。隨便翻開一頁,你面對的都是一個大師,你看到的都是一篇哲理美文。它令你自問,是否每天都在虛度生命,是否已遠離幸福?翻開此書,你便是與偉人、大師一同前行的人。
抽出一點閒暇的時間,用一個你覺得舒服的姿勢,看一本飽含人生哲理的書籍。這樣的時光,這樣的人生,何愁沒有快樂和幸福?
我們特地挑選了國內外名家的百餘篇哲理美文,他們各有各的生活情趣,各有各的思考方式,句句都是思想的結晶,蘊含著人生的哲理。書中有博學的羅素,睿智的培根,才華橫溢的徐志摩,還有中華民族的導師——魯迅先生,等等。品讀他們的作品,猶如品味他們的人生,觀賞他們的思想在生命中揮灑,聆聽他們的心聲在時代里吶喊。
世間,唯有真理和哲理能直指人心,也唯有經典之作才能成功穿越時空。只要你用心品味本書,智慧的寶石就會閃耀發光,就能掂量生命的份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