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窪娘娘廟

娘娘殿前的碑上曾有記載,王臣是主修人。 娘娘廟在後邊是和尚圓寂的墓地。 娘娘說:“不妙,怕是被小和尚看見了”。

下窪娘娘廟

今日之娘娘廟址只有一片瓦礫,無任何遺物。遺址方圓清晰可見。我們曾三入西地村,走訪了劉克誠等四五位健在的老人。根據他們的回憶寫成如下文字。
娘娘廟為清鹹豐五至十年間,由王臣、成浩、王琳、雷老文等人主修建的。娘娘殿前的碑上曾有記載,王臣是主修人。修廟要從王三老虎發家說起。

娘娘廟由來

清鹹豐元年(1851年),人到中年的王福成(即王三老虎,因乳名叫三虎。晚年人們又給他加了個“老”字)。已在波羅素塔拉上小有名氣。因自幼學得一身棍棒武藝,村里人都懼怕他三分。由山西人到波羅素塔拉開辦的鹹益廣商鋪雖然在老哈河南北名噪一時,但因犯了國號而被迫倒閉。王三虎藉機霸占了鹹商,加上其長子王臣因事入獄被釋放回家。王家認為這是佛祖的保佑。並決心修廟供佛。同時,在波羅素塔拉上,劉家是占山戶,劉家的日子極盛。風水先生說:劉家之所以人丁興旺,財厚糧豐是由一條“龍”的氣脈所成。這條龍頭在叫來河尾波羅素淖爾(今西泡子),要想壓住這條“龍”,必須是在頭身尾建廟,才可壓住,風水先生的話正合王家之意。堅定了王家修廟的決心。也正因這種種原因,王家才肯出巨資修了娘娘廟、大佛寺(花錢4萬萬吊,有三分這一是王家的錢)和波羅素淖爾北岸建成望海樓(遺址在今新窩鋪鄉烏蘭勿蘇村馬蓮井子,距下窪街12華里)。
娘娘廟占地10餘畝,分為西、中、東三個院,坐北朝南。西院為和尚住的禪堂;中院為佛堂即馬王殿、娘娘殿、封神殿、龍王殿和釧鼓樓;東院為廟倉即耪青夥計住屋、碾磨房、場院和飲水井。連戲樓及廟會用地在20畝以上。

娘娘廟的結構

中院即佛堂院為三進院落,馬王殿、老爺殿、娘娘殿同在一條軸線上。從南向北依次是:
馬王殿,亦稱馬殿,為進佛堂(廟院)之正門。馬殿為三間,左側塑有一匹紅馬,右側塑有一匹青馬。大小如真馬。鞍韉齊備,鑾轡精當,銅玲似盅,紅纓如火,龍馬精神,令人生畏。
由馬王殿中間甬道,出北門10餘丈可直通老爺殿。
老爺殿供奉關帝,即關羽。是三國是“桃園三結義”的重要成員。關羽手使青龍偃月刀,坐下赤兔馬。千里走單騎保護二駕皇嫂順利回到劉皇叔(劉備)身邊的“忠義”和“單刀赴會”的肝膽名揚宇內,被後人尊稱“武聖”而被供奉。
老爺殿是五間大殿。正中高台上塑有五尺多高關羽的全身坐像。愛子關平手持馬鞭立於西側,義子周倉手持大刀立於東側。大殿的白粉牆上繪有“桃園三結義“、”單騎千里尋皇兄“、單刀赴會”等精典故事畫面。
馬王殿與老爺殿之間甬道兩側建有鼓樓和鐘樓。
最北面是娘娘殿。歇山轉角,斗拱彩繪。每一條歇山檐脊上站有7隻形象名異的石人、石獸。檐角吊有“驚雀鈴”。每當輕風徐來鈴聲叮咚,伴著成群山燕的呢喃細語和陣陣誦經之聲,大殿更顯深邃、幽靜。
娘娘殿主供“三霄女”,即瓊霄、碧霄、雲霄,另供花娘娘、痘娘娘和送子娘娘。每位娘娘均是彩衣、金身。塑像高盈五尺。殿內牆壁彩繪有“淨羅殿十八層地獄”圖。故事告訴人們生前要多做善事、好事,如果生前惡事多,死後閻王要根據罪惡大小,分別給予“車裂”、“油炸”、“火燒”和“刀劈”等刑罰。
娘娘殿前聳立兩“功德碑”,碑文記載著建廟捐資人、施工人的姓名及捐資數,記載著各殿建設所花工錢數,記載著主修人、助援人以及廟宇開光的時間等。
在老爺廟與娘娘殿之間遠離軸線十丈余的東西兩廂,各建一棟殿堂。西為封神殿,供奉姜太公。牆上繪有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時封神的故事。東殿為龍王殿,供俸龍王、藥王。壁上彩繪雷神、閃神、風神等施法圖。唯有風神肩擔布袋,風煙由袋口滾出的神韻最為壯觀,而雷公聲滾滾,讓世界驚怵。
該殿還另俸“候八爺”。農家孩子得病,要許願“跳牆”。每當廟會期間,一些孩子在父母的引領下來此殿為正門外,另有東西山門。東山門為廟會間男香客出入,西山門為女香客出入。
在娘娘殿西側的圍牆上設有一個角門(稱月亮門)通往西跨院。西跨院為六間禪堂即和尚的居室。先後有普印(雙目失明)普海、普全主持過佛事。在娘娘殿東側的圍牆設一角門通到東跨院。東跨院為五間廟倉用房。
娘娘廟正門南2華里處建有戲樓,戲樓為座南朝北。前台後房。是廟會期間演戲場所。
娘娘廟在後邊是和尚圓寂的墓地。現已被東支的叫來河沖毀,墓冢蕩然無存。

娘娘廟地理位置

下窪南連北票、錦州、朝陽,遠通京(北京)衛(天津),西近烏蘭哈達(赤峰)圍場、平(泉)承(德),北鄰翁牛特,東接奈曼、通遼、奉天(瀋陽),是關內通往東北的重要門戶之一,娘娘廟會便是當時經濟文化交流、習俗傳播的重要場所。
下窪娘娘廟會為四月十八的佛誕日。來自關內、漠南的游商坐賈雲集。有的提前月余來此建棚、租房、占地盤。廟會期間人頭攢動,摩肩擦踵。賣小吃的、售雜貨的、耍馬戲的、耍洋片的、押寶的、進香的看戲的、還願的……絡繹不絕。雙戲台到廟台形成一條街市,頗有幾分繁華之氣。
廟院裡有各種佛事活動,求子的、祈福的、還願的、上香的,你來我往。搖簽的、叩拜的一撥挨一撥。整個廟院,香菸繞空,經聲不斷,磬聲不絕。廟會一般為六天。

廟會

為確保廟會安全。廟會組織者從王府請來“蒙古小隊”維持秩序。有人膽敢破壞“會規”,就會招來懲罰。
來廟會演戲是要經過嚴格選拔的。著名的河北梆子彩旦華玉鳳,短打武生郭明、郭亮,老生侯鳳山,女“鬍子聲”達子(侯鳳山妻)均是20世紀40年代中期由河北遷居來此的。新中國成立後,這些藝人先後選調到敖漢劇團,赤峰(昭盟)京劇團,繼續演戲獻藝。娘娘廟有廟倉地400多畝,招“力量青”8人,租種廟地,自帶種子耕畜農具,秋後對半分成。廟院收入較大,每年分青糧150餘石。1947年土地改革時,廟院被扒掉。

娘娘廟軼事

一、 關公與娘娘下棋
傳說,一日,曉月橫空,廟院萬簌俱寂。關公約瓊霄娘娘下棋。二人對弈正酣時,一個值班的小和尚上殿上香,發現關公與娘娘下棋。此時娘娘聽得殿內有動靜。抬頭看時,是一小和尚。娘娘說:“不妙,怕是被小和尚看見了”。關公說“不妨事,誰看見,誰瞎眼。”過了好長時間,小和尚總覺得關老爺和娘娘顯靈的事不能不和師父說。於是就和主持說了。過了不久,主持和尚得了眼疾。瞎了一隻眼。說也怪,在本廟當主持的和尚果真一代有一個是瞎眼的。
二、 馬王擾民
光緒年間,一個夏日的七月,一連數日大雨,民房倒塌,牲口圈舍進水,多日不能放牧。一天晚上,兩個農民披著蓑衣查看災情,遠遠望見兩匹馬在谷地里吃青苗。於是急忙喊叫。二匹馬飛速奔廟院而去,當他們找遍廟院也不見馬的蹤跡,最後說:“去馬殿看看吧。”只見殿內兩匹泥馬嘴裡還叼著谷穗子。於是主事和尚吩咐,打上欄桿,由於有柵欄擋住,人們再沒有發現馬殿的馬出來遭蹋莊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