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

上路

上路,漢語辭彙。注音:shàng lù。指起程、動身、開始走上路程或走向死亡。

基本信息

解釋

啟程啟程
[startoff;setoutonjourney]起程,動身。
天色未明就出門上路。
1.起程、動身、開始走上路程:新手上路;明天我們就上路。
2.走向死亡:午時三刻時辰已到,送強盜們上路。
3.閩南俗語;聰明,有眼光,識相:A:"最近瘦了啊!"B:"你上路"
4.南京俗語:懂道理,懂規矩。例:這人不上路(子)。

引證解釋

1.大路;通衢。
①《漢書·枚乘傳》:“游曲台,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
②唐王勃滕王閣序》:“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③宋宋庠《入謁馬羸不進》詩:“上路傳呼萬轂流,羸驂踏月五更愁。”
2.元代稱十萬戶以上的行政區域為上路。
《元史·百官志七》:“諸路總管府,至元初置,二十年,定十萬戶之上者為上路,十萬戶之下者為下路;當衝要者,雖不及十萬戶亦為上路。”
3.起程,動身。
①南朝梁元帝《金樓子·興王》:“望星上路,犯風冒浪,兼行不息。”
②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古蓋言適遠為陟,《書》曰:‘若陟遐必自邇。’猶今人言上路也。”
③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興上路,心中只想著渾家,整日的不瞅不睬。”
④《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次早天色未明,孫解官便起來催促騾夫、腳子搬運銀鞘,打發房錢上路。”
王西彥《麻舅舅丟掉一條胳膊》:“等媽媽粗粗地梳完頭,帶起一個小包袱,就這樣平平淡淡地出門上路。”
明施耐庵《水滸》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鬧飛雲浦》武松和兩個公人上路,行不到數里之上,兩個公人悄悄地商議道:“不見那兩個來?”
4.迷信說法,人死魂歸陰府,因亦稱死亡為“上路”。
①《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瑞姐﹞夾七夾八一路嚷去,明明要氣玉姐上路。”
②清李漁《奈何天·逼嫁》:“你好好去回絕了他,若還送聘禮來,就是逼我上路了。”
葉聖陶《苦辛》:“她的結論是世間的壽數到頭了,說不定今天明天就要上路。”
5.指事情走上軌道,有秩序地開展。
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你們的工作還沒有上路,我的估計是這樣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