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

電子商務系現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一、 三、

一、學院概況

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原經濟信息管理系)成立於1982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歷屆校黨政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全院師生員工勵精圖治、開拓進取,順應信息技術和管理科學的發展,綜合實力明顯提高。現擁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本科專業,電子商務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碩士點和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信息管理、企業管理決策博士點。並與IBM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接牌儀式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接牌儀式
公司合作,成立了電子商務實驗室。目前在校本科生780人,碩士研究生86人,博士研究生9人(不含在職)。專任教師3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29人,占教師總數的74%。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除了承擔本系本科、碩士、博士的所有專業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著全校所有專業的信息管理類課程的教學工作,是全校承擔教學任務最重的院系之一。除了日常的教學任務,在教學與課程建設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出版了系列專業教材,建設了雙語課程6門,精品課程(含在建)5門。學院課程的教學採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與美國、英國、台灣、香港等大學、研究機構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發表學術研究論文,通過學術交流及科研活動,提高了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和開拓者汪應洛教授為上海財經大學雙聘教授,極大促進了信息管理學科的發展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與上海財經大學其他學科的融合與交流。

二、學科專業

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系目前正承擔教學科研工作的專職教師共為11名,其中教授 3 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 5人,講師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73%,具有博士學位及在讀博士教師占91%,具有出國經歷的教師占64%,45周歲以下教師占64%。我系的教師來自於全國各地著名院校的各個相關專業,師資的來源面廣,專業背景豐富。這支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學科專業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為我系的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與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系主要負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教學與管理工作,以培養經濟管理領域中從事計算機信息技術工作、順應時代要求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質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標。同時,我系還承擔了全校的計算機套用基礎課程,為財經專業的學生普及計算機知識、掌握計算機管理知識發揮積極作用。我繫緊跟國際信息技術發展的潮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最新的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從而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信息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已培養本科專業畢業生1000餘人, 研究生100餘人,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的學生具有既紮實、全面的理論基礎,又具備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一直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近年來的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100%。
近五年,我系教師共出版《經濟管理中的計算機套用實驗指導/報告》,《資料庫原理與套用(第二版)》,《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系統資源管理》等專著及教材圖書15部;建設完成《資料庫設計》、《系統分析與設計》兩項校級精品課程;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有5人次教師獲得了校 “教書育人標兵”、“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等稱號。 在科研方面,我系教師努力拓展自己的科研思路,在國際學術刊物和國核心心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有影響的論文,承接了國家及省部級課題,近期也承接比較大型的橫向課題。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系成立於2005年,其前身是經濟信息管理系,電子商務專業是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電子商務本科教育的試點單位之一,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進行電子商務專業教育的學校之一。電子商務系現有教師12人,教師隊伍年輕精幹,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80%,博士生導師1人。
電子商務系始終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術研究為重點,以特色建設促發展,不斷凝練學科方向。不求大求全,而求精求細,結合具體的套用背景開拓研究方向,在最佳化學科結構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研究方向。
電子商務系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電子商務流程變革、電子政務、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企業ERP系統、電子商務安全管理、電子商務審計、電子商務管理戰略等。
電子商務系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已經完成或在研多項國家和地方的多項研究課題,每年在國內外重要期刊止發表了幾十天一篇論文。編寫了高質量的電子商務系列教材。
電子商務系重視實驗環境建設,已有ERP(企業資源計畫)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是上海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子商務系加強與社會的結合,與國家機關、外匯交易中心、IBM、用友、金碟、AMT等合作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
電子商務系現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學生畢業後能勝任在工商企業、外商投資企業、跨國公司、駐外商務機構及各類企業集團從事經營決策、電子商務、運營管理、公關與行銷策劃、財務管理、商務法律等工作,也可以從事電子商務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本專業培養的是電子商務專業方面德才兼備的高級專業人才。
電子商務本科專業培養學生應該掌握信息技術系統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及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系統分析、設計及實施管理的基本能力,可以為企業進行電子商務的規劃、套用和開發管理;具有信息組織、分析研究、傳播與開發利用的基本能力;能把握本專業作為新型交叉學科的特點,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
電子商務本科專業主要課程有: 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經濟學、電子商務管理、電子商務系統設計、網路行銷、電子商務物流、電子商務支付與清算、經濟法與電子商務法、金融學、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資料庫原理與套用、軟體工程、計算機網路原理、信息安全、多媒體技術、信息檢索技術、數據分析與挖掘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建系歷史
2002年上海財經大學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增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申請,並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正式批准,同年在原經濟信息管理系設定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研室。2005年,原經濟信息管理系改設為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研室改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2、專業師資情況
目前現有教師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 6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老師6人。分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科研方向集中在普適計算、人工智慧、網路金融等方面。教學方面我系教師曾獲得校內多項榮譽,趙龍強老師曾獲第一、三、四屆上海財經大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稱號,黃海量老師獲得第五屆上海財經大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稱號,
3、專業培養目標及服務面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計算機專業基礎,掌握系統的計算機系統及套用專業知識,以及紮實的財經、管理知識,並能將計算機科學同財經、管理等相關領域相結合,既有較強的對計算機系統的開發和使用能力,又注重經濟管理實務分析和運用, 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拓意識的複合型、套用型人才。
學生畢業後, 適合在國家機關、金融機構、公司及企業集團以及教學科研單位等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市場預測、計畫控制及決策、管理方面的實務工作或教學科研工作。並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身體和業務能力等綜合素質。
4、專業建設思路和培養特點
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是融入工科主流,發展管理和財經特色,培養具備較強計算機專業水平、較高計算機套用能力、同時在財經、管理等方面功底紮實,能力突出的複合型套用人才。依託並充分發揮上海財經大學在財經方面的總體優勢,積極探索,努力創新,勇於實踐,建設一個站得穩,立得住,有優勢,有特色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突出計算機學科與經濟、管理學科的交叉滲透。學生應打好堅實的計算機科學基礎, 同時要受到紮實的經濟與管理實務方面的訓練; 初步具備在經濟管理與計算機科學領域從事軟體開發的能力,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 分析、預測和解決經濟問題。
具體說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紮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具有良好的數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 並具有創造性地將這些知識套用於信息系統構建和套用的潛力。(2) 具有較強的電腦程式設計能力, 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語言和專用軟體, 對經濟系統的信息資源進行數量分析、建模與電腦程式設計。(3) 有良好的組織管理和交流溝通能力, 能根據不同組織和機構的需求, 選擇相應的信息技術, 並能有效地予以實施; (4) 具備良好的國際交流能力, 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的變化。

三、學院領導

院長
覃正,男,湖南石門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院長,Sydney University 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工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6年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完成博士後研究。1996年至2005年西安交通大學任教,期間1996年破格副教授,1999年破格教授,2000年晉升博士生導師。2005年至今就職上海財經大學。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05年度花旗集團金融信息科技教育基金項目優秀獎教金、2006年度上海財經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06寶鋼優秀教師獎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管理模式、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管理信息系統等。曾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及橫向課題多項,發表論文80餘篇,著作5部,國家專利二項。
副院長
韓冬梅,女, 1961 年出生。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教授,吉林大學數量經濟學博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商學部訪問學者。主要從事非線性預測、決策模型研究及決策支持系統實施、金融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省部級課題三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曾主持多項大型政府、企業信息系統研發任務。
韓景倜男,漢族,陝西西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副院長、ERP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曾就讀於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獲工學、軍事學碩士和管理學博士學位。曾被評為優秀博士研究生,並榮獲彭康獎學金和優秀博士論文基金資助。曾任空軍工程大學教授,大校軍銜,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主要從事項目管理與效費分析、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危急管理和國防技術經濟管理等研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軍隊技術基礎研究基金資助1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已鑑定科研成果14項,其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勵11項。培養碩、博士研究生30多名。在研項目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
院長助理
於長銳,男,黑龍江人。2003年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參與過5個國家級、1個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涉及管理信息系統與決策支持系統、電子商務等領域。在《管理科學學報》等刊物上總計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EI檢索15篇,專著1部,參加編寫國家級教材1本。
黨委書記
周峰,1979年-1983年 就讀復旦大學歷史系 歷史學學士;1983年-1999年 上海財經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思想理論教學部(現人文學院)教師;1999年至今 任上海財經大學經濟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書記。

四、師資隊伍

學科帶頭人

汪應洛院士
薛華成教授
覃正教授

教授(博導)

韓景倜 ,馮佳昕劉蘭娟劉鵬陳雲韓冬梅

兼職教授

李豫韓紅麗邱菀華吳博達王訊謨劉科成陳建王勇朱曉明

副教授

姓名 學歷 研究方向
竹宇光 碩士(碩導) 管理信息系統
芮廷先 本科(碩導) 電子商務
勞幗齡 博士(碩導) 電子商務
劉春梅 博士(碩導) 服務科學、供應鏈最佳化與風險管理、預測與決策
趙龍強 本科 程式設計、資料庫
陳 崗 博士(碩導) 服務管理、電子商務、虛擬貨幣 
黃海量 博士(碩導) 決策支持系統
張濤 博士(碩導) 系統最佳化模型與算法、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崔敬東 博士(碩導) 金融電子商務、客戶關係管理
王淞昕 博士(碩導) Web、智慧型電子政務
謝美萍 博士(碩導) 數據挖掘
李艷紅 博士(碩導) 數據挖掘
王炳雪 博士(碩導)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
於長銳 博士(碩導)
郝曉玲 博士(碩導) IT服務管理、信息化績效評價、IT風險管理與審計
張雪鳳 碩士 資料庫
李欣苗 博士(碩導) 群體決策與決策支持系統
張娥 博士(碩導)
曾慶豐 博士(碩導)

講師

姓名 學歷 研究方向
陳元忠 本科 企業資源計畫、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曹風 博士 管理信息系統
鄧祖新 本科 管理學中的定量方法
杜梅先 博士 信息系統外包、信息系統資源管理
張慶華 博士(碩導)
陳媛 博士 
吳繼蘭 博士
邵志芳 博士(碩導) 
鄭大慶 博士
崔麗麗 博士
韓松喬 博士

五、研究生教育

概 況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管理科學與工程、電子商務兩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設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本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了距離管理、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企業管理決策等研究方向,在博碩士研究生培養中形成了獨特的學科優勢。學院研究生指導教師均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的支持,已經完成和在研的國家級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18項,近年來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200餘篇,為研究生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院高度重視科研成果轉化,我國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知名專家覃正院長在承接多項國家級研究的基礎上親自主持完成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浦東新區發改委、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商委、寶鋼集團、上海世博集團等多家企業的大型橫向課題和多項政府諮詢課題。
近年來,有大量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本科畢業生進入我院攻讀博碩士學位,碩士畢業生除直博外,保持了100%的就業率,並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和“四大”機構的人數逐年增多,如在麥肯錫(上海)諮詢有限公司、國際商業機器全球服務(中國)有限公司、滙豐銀行、花旗銀行等跨國企業中已形成了特色性品牌效應。此外,學院成功舉辦了首屆“用友杯”全國財經類院校ERP沙盤模擬對抗賽、金蝶杯全國ERP沙盤模擬華東區大賽,成功舉辦兩屆“管理創新國際會議”,2008年5月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論壇,這些學術活動受到管理學界專家的讚譽。學院現有全職教職工41人,具有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3.2% ,各類學生近900人。

管理科學與工程

所屬學科門類:管理學
所屬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
所屬院系: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
一、 培養目標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具有堅實和寬厚的管理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具有一定的系統科學、經濟學、數學和計算機套用等相關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創新、實踐和適應能力。本專業分為管理科學和管理信息系統兩個研究方向。管理科學主要培養能用先進的管理思想、系統方法、數學模型和信息技術分析企業活動和社會經濟活動的高級管理決策和管理技術人才。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培養善於分析問題和提出基於信息技術解決企業組織和管理問題的信息系統解決方案的人才。
二、 研究方向
1. 管理信息系統
2. 管理科學
三、 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為二年半。
四、 課程設定與學分
碩士研究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總學分必須修滿36-39學分,其中跨學科學生為39學分。
(一)學位公共課包括:社會主義經濟理論,2個學分,36課時;馬克思主義認識方法論,2個學分,36課時;第一外語,3個學分,72課時;共三門課程7學分。
(二)學位基礎課包括: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和數理統計,每門課程3學分,51學時,共三門課程9學分。
(三)學位專業課含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
專業必修課包括:資料庫設計研究、企業資源計畫研究、計算機網路設計、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研究(管理信息系統研究方向)、管理中的模型與方法(管理信息系統研究方向)、決策理論與計算機方法(管理科學研究方向)、高級運籌學(管理科學研究方向),每門課程2學分,36學時,共五門課程10學分。
專業選修課包括:電子商務研究、供應鏈與物流研究、決策支持系統與專家系統、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管理溝通、信息系統研究專題、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工程、企業電子商務戰略,每門課程2學分、36學時,至少選三門共6學分。
(四)任意選修課可以在全校任意專業選修3學分課程。
(五)跨專業的學生須在導師的指導下至少選修本專業三門本科專業課程。
五、 培養方式與成績考核
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課程基本採用課堂講授、課堂討論、專題研究的方式進行。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同專業方向的碩士生指導小組領導、碩士生導師具體負 責制度。碩士生指導小組負責監督本方向碩士學位培養質量,導師對研究生在校期間學習、科研和思想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
本專業成績考核由課堂教學考試(任課教師負責考核)、課程論文(任課教師負責考核)和社會實踐(應由碩士生指導小組參加學生的考核)多種考核形式。
六、 論文開題報告與預答辯
碩士研究生在文化課程學習結束後進入論文工作階段。論文的開題報告在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文獻閱讀量不少於30萬字。
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前應進行預答辯。預答辯的時間安排在答辯前3個月進行。
七、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的要求見《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八、 發表論文
在學位論文答辯前,須以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的名義和第一作者署名在《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髮表學術論文目錄彙編》所列刊物上發表或錄用與學位論文相關論文一篇或一篇以上。

電子商務

所屬學科門類:管理學
所屬一級學科: 正門對面
專業:電子商務Electronic Business
所在院系: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三個代表”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專業基礎紮實,綜合素質優異,能夠為企業制定和實施電子商務戰略的複合型人才。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具有紮實精深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系統全面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相關知識,能將技術與管理有機地融合;能把握本專業作為新型交叉學科的特點,了解本專業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關注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進程暨電子商務在企業的套用進展;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跟蹤本專業的發展前沿。學生畢業後能在相關部門從事企業電子商務的規劃、套用和開發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電子商務技術與套用 (E-busines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為二年。
四、課程設定與學分
碩士研究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總學分必須修滿40-44學分,其中跨學科學生為43學分。院
(一)公共必修課:公共必修課為外語、數理統計、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認識方法論、現代微總量經濟學,其中外語為72學時,3學分,現代微總量經濟學為90學時,5學分,其它均為54學時,3學分。
(二)專業必修課:專業必修課為資料庫設計研究、電子商務研究、企業資源計畫ERP、計算機網路設計、企業電子商務戰略,每門2學分,36學時,共五門課程10學分。
(三)專業選修課:專業選修課包括決策支持系統與專家系統、決策理論與計算機方法、電子商務經濟學、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研究、企業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專題、數據挖掘與分析、信息系統資源管理、管理溝通、企業再造、客戶關係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安全與風險管理、Web套用開發、網路行銷、系統工程原理、會計信息系統研究、現代企業管理、商務智慧型,每門1.5學分、27學時。
培養方式與成績考核
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基本採用課堂講授、課堂討論、專題研究的方式進行。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同專業方向的碩士生指導小組領導、碩士生導師具體負責制度。碩士生指導小組負責監督本方向碩士學位培養質量,導師對研究生在校期間學習、科研和思想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
本專業成績考核由課堂教學考試(任課教師負責考核)、課程論文(任課教師負責考核)和社會實踐(應由碩士生指導小組參加學生的考核)多種考核形式。
六、論文開題報告與預答辯
碩士研究生在文化課程學習結束後進入論文工作階段。論文的開題報告在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文獻閱讀量不少於xxx字。
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前應進行預答辯。預答辯的時間安排在答辯前3個月進行。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的要求見《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發表論文
在學位論文答辯前,須以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的名義和第一作者署名在《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髮表學術論文目錄彙編》所列刊物上發表或錄用與學位論文相關論文一篇或一篇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