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楊浦大學城

攤開楊浦區的區域版圖,17所高校周邊已誕生了10多個科技園區,一批以大學科技園為核心的科技產業園區初步勾勒出楊浦大學城“都市矽谷”的輪廓。 ”一位上海產業經濟學專家指出,由於上海市將自主創新產業的重點放在了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這與楊浦區計畫以大學城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定位產生了衝突。 如今,在上海市政府的規劃中,楊浦的知識創新基地已成為“大張江”建設中的一部分,並被命名為張江高新區楊浦分園。

基本概況

楊浦大學城入駐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等知名高校,另有復旦附中、交大附中、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上海理工大學附中等上海市名牌高中雲集周邊。根據規劃,楊浦區參照外灘、陸家嘴中央商務區的發展思路,將該大學城營造成上海的中央智力區(CID),並參照美國矽谷模式,推進校區、園區、社區聯動,形成“城市的大學、大學的城市”發展理念。作為極少數建在市中心的大學城,上海楊浦大學城正從“中央智力區”向上海都市中的“矽谷”邁進。這塊60.61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上海東北部從工業經濟區向知識經濟區轉型的一個縮影.
上海市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構築以復旦大學為核心的楊浦大學城"。開發建設楊浦大學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全面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打贏"智取華山"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上海新一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開發建設楊浦大學城事關楊浦今後的發展方向,是楊浦面臨的重大歷史性機遇,對於全面提升楊浦城區功能,打造"知識楊浦",實現跨越式發展,增強區域經濟整體競爭力,推動楊浦乃至上海東北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作為上海乃至全國最重要的科技教育區域之一,楊浦集聚了17所高校、150餘家科研院所、14萬在校師生,有38位兩院院士、500餘名博士生導師、5000餘名教授及副教授。

集聚效應

楊浦大學城已產生加速發展的集聚效應。攤開楊浦區的區域版圖,17所高校周邊已誕生了10多個科技園區,一批以大學科技園為核心的科技產業園區初步勾勒出楊浦大學城“都市矽谷”的輪廓。
在該大學城17所高校的周圍,特別是在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周邊,以著名高校為核心的科技園區呈發散狀布局。這裡有復旦科技園和同濟科技園兩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有上海市科委和楊浦區共同創建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楊浦孵化基地,還有五角場高新技術園區、復旦科技園國權分園、新材料科技園、水產科技園、大學生科技創業園、環保孵化器等,形成了“沿大學城產業群”。
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黃虹指出,楊浦區五角場地區本身就是發展歷史悠久的老社區,土地成本和生產成本都不高,但基礎設施卻不差。隨著楊浦大學城的建立,當地誕生了服務於大學城和周邊企業的知識型創意中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空間支撐。
位於邯鄲路、國定路之間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楊浦孵化基地,以其低廉的租金吸引了數百家新辦企業落戶,其中有一半企業由復旦大學師生創建。同濟大學旁有一條僻靜的赤峰路,只有800米長,卻雲集著500多家與建築設計有關的企業。在這條“同濟現代建築設計街”上,從老闆到打工者幾乎全都與同濟大學有關。在楊浦大學城科技園區,如果大學生打算創辦科技企業的話,連註冊資本也能申請專項貸款。
與國內許多大學城不同的是,楊浦大學城的建設並不僅僅帶動了住宅市場的熱度,更催生了一大批商業地產項目的興起,大批智力創新企業和智力創業者競相湧入,且對商務辦公樓的需求量明顯增加。2005年前後,以瑞安集團、寶鋼集團、上海實業、上海城投、大連萬達等為代表的地產企業率先“圈地”,帶動了五角場城市副中心的快速崛起。

“大張江”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以政府主導構建的楊浦大學城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給上海帶來的實際收益僅限於教育資源和產業園區的聚集,而產學研一體化的擴散外溢效應並不明顯。”一位上海產業經濟學專家指出,由於上海市將自主創新產業的重點放在了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這與楊浦區計畫以大學城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定位產生了衝突。
2011年1月19日,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獲得國務院批覆,同意支持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上海宣布舉全市之力推進張江的建設,開展自主創新人才特區建設試點、股權激勵和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試點、財稅政策改革試點等,推廣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改革。“一個區級的科技園和國家級的科技園相比,在金融、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具有可比性。”付琦指出,楊浦大學城知識創新區的發展背景明顯弱於張江高新區。
對此,楊浦區區長金興明曾指出,作為上海的知識特區,楊浦具有成為中國“矽谷”的潛質。“矽谷”的成功離不開“容忍失敗、鼓勵創新”的氛圍,以及高校資源和優秀人才,而這些都是楊浦知識創新區所特有的。
如今,在上海市政府的規劃中,楊浦的知識創新基地已成為“大張江”建設中的一部分,並被命名為張江高新區楊浦分園。但大學和科研院所當中的研究成果能夠真正轉化成生產力的尚不足5% ,即大量的科研成果都在“睡大覺”。如何把這些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又成為了一道新的課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