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始建於1970年,其前身為七二八工程研究設計院,2007年6月25日整建制劃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是一家以核電工程研究設計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包括工程設計、設備設計、工程諮詢、工程總承包、工程項目管理、設備採購、施工管理、調試指導、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等。

企業簡介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是隸屬於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重點研究設計單位,始建於1970年,前身是七二八工程研究設計院。是位於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1998年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7月由事業單位轉為科技型企業。

本院主要承接大、中型成套工程項目的設計。現已取得國家主管部門頒發的甲級工程設計證書、甲級工程諮詢資格證書、甲級工程總承包資格證書、甲級工程建設監理證書、甲級環境影響評價證書、放射性防護評價資格證書等二十多項資質證書。曾被評為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綜合實力“百強”單位。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

本院是以核電工程研究設計為主的研究設計院,在核電工程研究設計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在自主設計完成了國內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的任務後,又承擔了中國最大出口成套工程項目——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的設計總承包工作,恰希瑪核電站現已成功併網發電。目前,我院正在開展國產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前期工作和標準設計研究工作,並為秦山一期工程等運行核電站以及秦山三期工程等在建核電站提供技術支持。經過近三十年的研究設計,我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廣博的核電工程技術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成為技術實力雄厚、專業配套齊全的綜合性研究設計院。

全院現有職工130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近1000人。院內共設定了復蓋50餘個專業的六個研究設計部門,即堆芯設計所、工程設備所、工藝系統所、電氣儀表控制所、核工程土建及公用設施所、諮詢部,並於2010年成立了先進核電技術研發中心,主要負責研發小型堆等。建院以來,本院共有270多項設計科研項目獲得國家、國防科工委和部、省(市)級科技進步獎或優秀設計獎。其中,以本院為主設計的秦山30萬千瓦核電廠的設計與建造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最佳工程設計特等獎;另有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此外,本院還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核工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本院科研課題以核工程特別是核電站工程有關,如反應堆安全與嚴重事故分析、反應堆設備老化及壽命管理、先進主控制室及數位化儀表控制、反應堆安全殼結構、核工程抗震分析、核電廠建設項目管理等。“十五”科研項目已申報核工業集團公司和國防科工委立項。

本院碩士研究生專業為核能科學與工程,具體研究方向有:反應堆物理、熱工、嚴重事故及安全分析;反應堆結構、設備及材料;反應堆工藝、系統及力學分析;反應堆控制及數位化儀表。每個研究方向都有3~5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0~15名資深高級工程師,可以作為研究生導師,本院每年招收2~3名碩士研究生,每名碩士研究生配備1~2名導師,其中1名為已退休或即將退休的老同志,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工程設計研究經驗。

發展歷程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的前身是上海市為開展核能和平利用而組織起來的工程會戰隊伍。上海核工院是在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的關心下建立成長起來的,也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間進一步成長發展起來的,也是伴隨著我們國家的核電的發展實踐過程中成長壯大起來的。

1. 建院之前(1970年2月之前)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

上海市最早籌劃建造核電廠是在1958年。從1958年——1970年2月前,經歷了上海電業局第二設計室、上海理化研究所、上海市理化設計室、中國科學院原子核研究所、上海市一二二工程籌備處、上海市工程物理研究所(與一二二工程處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運作)等階段。

2.建院初期(1970年2月—1974年7月)

這一時期,經歷了上海市工物所、物理研究所(1970年2月—1973年4月)和上海原子核所(1973年4月—1974年7月)兩個階段。

3.七二八工程設計隊(院)時期(1974年7月—1984年12月)

這一時期先後經歷了上海市七二八工程設計隊(1974年7月——1979年11月)和二機部(核工業部)七二八工程研究設計院(1979年11月——1984年12月)兩個階段。

4.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 (1984年12月改為現名)

1984年12月,核工業部向七二八院發出通知:“鑒於你院除秦山核電廠外,還將承擔其他任務,決定你院名稱改為‘核工業部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張愛萍親筆題寫了“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名。

5. 轉制為科技型企業(2001年7月改企)

2001年7月,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批覆,明確上海核工院改為企業單位,按科技型企業進行管理。

6.工程公司揭牌(2005年1月)

1月28日,中核東方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揭牌儀式。上海核工院與中核東方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運作。 2007年7月6日,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中核東方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為依託組建了國核工程有限公司。

7.整建制劃歸國家核電(2007年6月)

2007年5月22日,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上海核工院整建制劃歸國家核電。作為國家核電的骨幹企業,上海核工院承擔了第三代核電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歷史使命。

企業戰略

戰略

新的發展戰略思路初步可以概括為“123”戰略,即:

一個目標——把我院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創新型高科技企業;

二大跨越——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著力於科技創新、著力於綜合系統與技術的集成,實現技術和管理的二大跨越,逐步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三塊主業——做強研發、做好設計、做優服務,經濟收入總量在五年之內翻一番,到2025年翻三番。

“一個目標”是發展的方向;“二大跨越”是發展的標誌;“三塊主業”是發展的支柱。

發展定位:能持續地作為公司的骨幹力量、依託項目的總體院、國產化AP1000和重大專項的主要承擔者,確保AP1000依託項目成功投運;確保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成功;確保培養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核電技術與管理人才隊伍。

措施

為了實現我院中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有六個方面的措施: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

(一)抓經濟發展,建設一流的環境與待遇,為建設和諧企業提供保

(二)抓技術開發,打造一流的技術與平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抓人才培養,造就一流的人才與團隊,從根本上提高我院的競爭能力

(四)抓卓越績效管理,創造一流的工作與績效,全面提高我院的執行能力

(五)抓管理創新,努力達到公司要求的“五化”,使我院逐步實現與國際接軌

(六)抓企業文化建設,陶冶一流的思想與品德,確保我院基業長青

企業文化

企業精神: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一絲不苟、自主創新、不斷進取

經營方針: 以核為本、多種經營、優質服務、信譽至上

質量方針: 科學管理、作風嚴謹、向顧客提供優質工程產品和滿意服務

質量目標: 完善組織體系、合理配備資源、健全管理機制、強化人員素質、遵循法令 法規、履行契約 義務、滿足顧客需求、保證產品質量

企業榮譽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核工業先進集體”、“上海市核電先進集體”、“上海市廠務公開先進集體”、“上海市職工最滿意企業”、“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等眾多榮譽稱號,連續七次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面向國內外核工程及其它工業和民用工程市場,崇尚“以核為先、以合為貴、以和為本”的文化理念,堅持“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經營宗旨,為客戶提供全過程的優質服務。

主要業務

工程設計

核電廠、核反應堆設施、中小型火電、熱網、煤氣等能源動力工程設計,研究性反應堆、輻照裝置、加速器、放化試驗室、三廢處理等核工程設計;工業和民用建築、石化、市政公用行業、建築智慧型系統工程設計;

總體規劃設計

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廠址選擇、環境影響評價、總平面布置、群區規劃、概預算編制;各類安全分析報告編制和執照申請;工程總承包和技術經濟分析;

設備裝置設計

各類核和非核專用機、電設備設計;核反應堆承壓設備設計;各類壓力容器 ( 一、二、三 ) 和化工設備設計;起重運輸設備和特殊操作工具設計;自動控制裝置和過程儀表專用電子儀器以及特殊工業電視設計;

技術服務

核工程、工業和民用建築工程、核工程設備、發電設備、工業和民用建築工程設備等領域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

設計研究

反應堆物理、高溫高壓熱工水力、燃料組件、控制棒驅動機構、事故環境模擬、控制儀表系統、地震分析、靜動應力分析、靜動態仿真、材料、水化學、焊接等專業的試驗研究;各種應力分析計算研究和科學計算軟體開發;

工程業績

秦山核電站秦山核電站

秦山一期核電站

秦山一期核電站

秦山一期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市的秦山北麓,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壓水堆型核電站,電功率為300MWe,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負責總體設計。自1985年3月20日核島廠房底板澆灌第一罐混凝土起,至1991年12月15日0時15分 實現併網發電,歷時81個月。秦山核電站併網發電成功,是我國和平利用核能的重大成果,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標誌著我國的核工業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

巴基斯坦恰希瑪300MWe壓水堆核電站是我國自主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一座商用核電站,也是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繼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秦山核電站之後完成的又一個核電站設計任務。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是我國第一座按國際安全標準自主設計、生產、製造、建設的核電站。它的建造成功標誌著我國核電技術完成了從核蒸汽供應系統研究開發,到系統工藝設計、設備設計、工程設計,並經歷製造、建設、運行驗證,實現從原型堆到商用堆轉變的全過程,為我國後續核電站設計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2x728MWe)是加拿大在早期重水堆核電站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改進的標準化CANDU-6型核電站。這種新型的CANDU型核電站主要特點是使用天然鈾作燃料,採用不停堆換料方式,年負荷因子可達85%以上,並且還具有生產大量同位素鈷-60的能力。

恰希瑪核電廠1號機組熱檢修車間總承包項

恰希瑪核電廠1號機組熱檢修車間占地面積2628㎡,建築面積為5245㎡,坐落在該機組的西側,廠房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整個廠房主要由控制區出入通道和辦公區、主泵電機檢修區、機加工和清洗去污區、地下室四大部分組成。2008年6月25日,該工程項目通過中巴雙方預驗收並投入使用。該廠房的建成適應了恰希瑪核電廠1號機組換料大修的需要。整個工程由上海核工院總承包。

科技成果

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的項目

1. 秦山30萬千瓦核電廠設計與建造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 30萬千瓦核電廠燃料組件設計與製造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 秦山核電廠蒸汽發生器設計與研製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 秦山核電廠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的結構研究和設計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5. 秦山30萬千瓦核電廠控制、保護和儀表系統設計與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6. 秦山核電廠300MW壓水堆堆內構件設計與製造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的項目

1. 恰希瑪核電站(P300)全範圍培訓模擬機的研製

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

2. 核電廠主設備在地震加失水事故下的結構反應分析研究

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

3. 核電廠核級壓力設備設計分析專用程式系統研究

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4. 先進的堆芯核設計和燃料管理軟體包的開發套用

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5. 10MW高溫氣冷實驗堆地震檢測系統研究與研製

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獲得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獎的項目

1. 核電站建在非岩性地基上分析研究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2. 秦山核電廠安全設計和研究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3. 文新報業大廈 核工業部級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4.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首次裝料階段) 中核集團公司部級優秀

5. 秦山核電廠專設安全設施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6. 秦山30萬千瓦核電廠反應堆核及熱工水力研究設計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7. 核電廠改進後控制棒驅動機構密封殼的試驗與研究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8. 較強地震下堆內構件的非線性計算和模擬試驗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9.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核工業部級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二等獎

企業領導

鄭明光:院長

董憲康:黨委書記

夏志定:副院長

顧國興:副院長

嚴錦泉:副院長、總工程師

費 敏:副院長

苗富足:副院長

葉元偉:紀委書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