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東林寺

上海東林寺

上海東林寺坐落於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東林街150號,為浦南地區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元、明、清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擁有亞洲最大的室內佛像。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東林寺上海東林寺
東林寺始建於元朝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由僧人妙因所建。原名觀音堂,供奉觀世音菩薩。延祐中(1317年前後),住持元智禪師到元大都(今北京)進獻觀音菩薩銅像。這時正值北京大旱,仁宗皇帝下旨命元智禪師設壇求雨,果然靈驗,普降甘露,於是皇帝賜元智禪師為“佛日普照大德禪師”,並賜金襴袈裟,同時奉敕賜額為“東林禪寺”。於是,元智禪師回來後,改觀音堂為東林禪寺。東林禪寺因此聲名遠播,遠近僧俗紛紛前來,香火逐漸旺盛。
走進三門,迎面而來的是占地240平方米的金蓮池,池中有一尊國內首創的高達5米的景泰藍製作的善財童子,四周圍著8條龍鯉魚,龍頭魚身,善男信女和遊客可將一枚硬幣投進龍鯉魚口,即會發出八種吉祥語言,祝福虔誠禮佛的善男信女和遊客吉祥如意,使他們虔誠盡興而來,滿意而回。 
東林寺整體擴建工程於2007年4月底完工。該工程採用國內公開招標形式選擇設計施工單位,杭州金星銅工程有限總公司憑藉強大的設計實力以及豐富的古建築施工經驗,有幸承接以下幾大建築:東林寺殿中殿、佛頭像、千佛門、鐘樓、鼓樓、金願橋、五佛冠、金蓮池(景泰蘭善財童子)等,總工程額數千萬。東林寺擴建內裝飾工程已於2008年8月份完成施工。

景點

金願橋

漫步踏入園中,金願橋便首入眼帘。整橋採用精銅而制,橋欄橋面均飾中國傳統風格精美銅雕,造型生動,別具中華古典之雅氣。橋兩旁分別坐落國內首創之銅製鐘鼓樓各一座,格局呈對稱之美。辟徑直入園內可見至20餘米高千佛門一扇,門面刻有小佛上千,真可謂“千里佛音入,萬世皆佛聲”。

鐘鼓樓

乃東林寺內主要殿堂式建築,為四方重檐的殿樓式,古蘊天絕,色調雄渾,極其雄偉壯麗。兩大銅殿左右對置,均為鎦金銅頂,殿內分別放置一口銅鐘與一部擊鼓,為我國第一對銅質鐘鼓樓。整座殿堂氣勢雅觀,渾天獨厚,平日裡陽光燦爛之時,直照整座殿身金碧輝煌,獨具佛家大道之氣韻。伴隨著晨幕的鐘鼓敲擊,整座寺院籠罩在一片肅靜祥瑞的生氣中,叫人心然獨暢。

五佛冠

園林之內有一山體奇觀,細觀之乃一佛祖身形,頭頂寶冠,呈臥立態,在陽光照耀下,佛韻靈光徐徐閃爍。最為引人注目的自然為僧侶所戴象徵著五智佛來的寶冠,名曰“五佛冠”。寶冠釋意取自密宗義理金剛乘教義這“五佛五智”,認為只有擁有法界體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就智等五智方能達到“菩堤”,醞為玄奘高僧修行密宗時所戴。此冠四周由五蓮瓣圍繞,每片瓣面各塑有佛教經典釋義圖案,描繪了以觀世間菩薩為主的佛教故事,構思獨特,造型生動、唯美,觀者無不為其巧妙絕倫之構造所折服。

金蓮池

金蓮池為東林寺內一座景觀許願池,以銅圍邊,內蓄清水,正中為善財童子。此童子像尊為景泰藍材質,通體以琺瑯質彩料塗嵌,磨光鍍金,可做自由轉動。自明代創始至今,景泰藍工藝多用於器皿與生活用品,較少他用,朱炳仁大師打破常規,獨到的將此工藝用於像身鑄造之上,利用景泰藍色澤多樣,寶氣環身的工藝特點,融神話與現實於一體,絕妙地詮釋了天從人願之義。這尊國內首創的景泰藍佛像尊,堪稱 “東林一絕”。像身周下為蓮蓬所環圍,蓮蓬為鑄銅而制,光澤靈動幻真,將童子像襯托的更加唯美。
許願池中有鯉魚銅塑八尊,張口,作龍門跳躍狀,分別立於池的八個方位,對應著八條鯉魚,池座下方八面分別鑄有銘文祝語:“福澤百代、康樂天倫、偉業千秋、祥瑞平安、松齡鶴壽、鴻運財茂、喜慶輝華、吉星高照。”當童子像身轉至鯉魚與銘文的中軸線時,遊人可向鯉魚口中拋投硬幣,如若投中,通對相應的銘文祝語,則暗喻了投擲者福運天合,前程似錦。

善財殿

善財殿中供奉善財童子,據《華嚴經》中說:此童子出生於福城,出生時宅內湧現出無數的珍寶財物,故父母給他取名善財童子。文殊師利菩薩在福城說法時,看見此童神異,就指引他參拜善知識,求得 “一切智”。善財童子聽罷,歡喜雀躍,當即南行,不畏千辛萬苦,參拜五十三位善知識後終於得道。

觀音閣

觀音閣,內供有一萬尊觀世音菩薩,其中一尊是仿敦煌莫高窟笫三窟元代壁畫千手觀音聖像,選用小葉香樟木精雕細刻,傳統貼金。觀音像立於須彌台蓮花座上,是首尊室內最高最大的千手觀音聖像,宏偉壯觀、精巧通靈、細膩微妙,觀之令人驚嘆。“千佛門”和“萬佛殿”意寓此寺將“流傳千古,法傳萬代”歷劫不衰之意。

交通

自駕路線

(1)上海出發-G92(滬杭高速)——G1501(亭楓公路方向)——S36(嘉興方向)朱涇出口
(2)自上海市區:自莘莊--A8高速--大港立交--A30新農方向--新農立交--A7嘉興方向--朱涇出口下,沿沈浦涇南路至320國道左轉,到東風路口右轉即可[由於A8回程路段大修,市區回程請走A7--新農立交--A30東海大橋方向 --A4--莘莊或者A7--新農立交--A30安亭方向--A9--徐涇];
(3)自浙江方向:A8滬杭高速--A7新楓高速新農方向--朱涇出口下,沿沈浦涇南路至320國道左轉,到東風路口右轉即可;
(4)自江蘇方向:A11滬寧高速--A30新農方向--A7嘉興方向--朱涇出口下沿沈浦涇南路至320國道左轉,到東風路口右轉即可。

公交路線

①上海蓮花路捷運站乘蓮朱專線、蓮金專線;上海莘莊站乘莘金線至朱涇汽車站下
②上海體育場旅遊集散中心東林寺專線。

特色

1、首尊室內最高最大的千手觀音聖像,宏偉壯觀。2、千姿百態的五百羅漢,形象生動傳神,風格纖細典雅,為江南其它寺院所不及,是古剎東林的又一大特色。3、中國佛教第一銅“千佛門”。4、金蓮池中有一尊國內首創的高達5米的景泰藍製作的善財童子。5、國內第一家從國外引進螢光壁畫的海底世界,向您展現出夢幻般深邃的海洋、宇宙景象。6、三門結合淨土宗的思想,構思獨特,造型精緻,是國內佛寺中獨一無二、莊嚴無比的三門。

素食文化

蘇東坡九蒸芝麻方

【功效與套用】補肝益腎、滋潤五臟、滲濕利水、寧心安神。適用於中老年人食用。
【方解】本方為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延緩衰老的飲食方。方中芝麻味甘,性平。補肝腎、滋五臟,治肝血不足、虛風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秘結、病後虛羸、鬚髮早白、婦人乳少等症。《神農本草經》記述:“主傷中虛羸、補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茯苓味甘淡,性平。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泄瀉、遺精、驚悸健忘等症。《日華子本草》曰:“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與芝麻互補為伍,更有利於益脾胃、安心神、補腦填髓,是抗衰防老佳品。
【製法】將芝麻即1日內蒸3次曬3次,重複3天即可完成。即九蒸九曬;茯苓洗淨去皮曬乾,共為細末,以蜂蜜煉熟,瓷器密貯備用。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或沖開水均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