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望街道

上望街道面積24.50平方千米,人口4.87萬人。辦事處駐林西村,郵編:325200。轄20個行政村(黎明、九一、九二、九三、東安、林西、林東、雅儒、蔡宅、新村、北隅、南隅、薛前、薛後、東沿、永光、新橋頭、街路頭、八十畝、橫塘頭)。

基本信息

上望鎮地處飛雲江下游濱海平原地帶,溫瑞塘河、機場路均穿境而過。北毗鄰莘塍鎮,西南與瑞安經濟開發區接壤,西北部納入安陽新區規劃。

一方學校

該校原為九里國小,已有70多年的辦學史。1995年,上望鎮政府及九里3個村投資500萬元興建新校舍,學校硬體設施為全鎮之首。學校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200平方米,綠化面積2700平方米。1999年有24個教學班,1231名學生,48名教師,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5%,國小高級職稱教師14名,3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45.6%,專業教師合格率100%,學校配有閉路電視、微機網路、語言實驗3大系統,24個教學班全部配齊兩機一幕,常用的教學科研設備和檔案資料等一應俱全,還設有音、美、勞、實驗、衛生等專用教室,建有250米的環形田徑跑道,100米直跑道。學校校風嚴謹,學生德智體勞全面發展,學校社會教育工作出色,先後創辦家長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並與鎮人武部、八十畝海軍部隊共建上望鎮少年軍校,每逢節日,師生赴部隊慰問,並組織演出。1999年學校被評為瑞安市文明學校,並通過溫州市示範學校驗收。校址:上望鎮九一村,校長:薛愛釵

信用社

該社創建於1958年8月,在國家金融政策的指導下,依靠國家銀行的扶持和廣大社員入股起家,逐步發展壯大。到1999年末資金比改革開放前增長109倍,各項存款達3898萬元,自有資金450餘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530萬元。信用社堅持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四自”方針和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宗旨,1999年累計發放“三農”服務貸款2150萬元。社址:上望鎮林西大街1號,法人代表:林孝樹。

端午節

每年臨近端午節,家家戶戶便忙著買粽箬、浸糯米、淋灰湯(早稻桿灰,供浸泡已包好的粽子之用)。端午前一天,家家洗淨已被鹽醃過的黃泥蛋,端午節早上,家庭主婦便把粽子、蛋和已承了一夜露水的“端午草”下鍋煮開。據說,端午草湯有祛病健體之功效。這天,孩子們最為開心,他們早早起床,穿上漂亮衣裳,用端午草湯洗臉後,便帶著蛋尋夥伴撞蛋比硬。大人們還給孩子們抹上雄黃,以防蟲子叮咬。在房前屋後噴灑雄黃酒,以避蛇害。除此以外,家家戶戶還在門上掛上菖莆來避邪驅害。以前有端午划龍舟,鼓勵開展請劇團搭台唱戲等文體活動。

曬鹽業

上望鎮東臨大海,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靠海吃海”,曬鹽是上望人一項悠久的傳統職業。所謂“曬鹽”,就是把海水引進來,在烈日暴曬下,把鹽份從海水中分離出來。它分“灰曬”與“灘曬”兩種。所謂“灰曬”,就是不斷用礱糠灰去吸海水,在烈日下暴曬3天,然後把飽吸鹽份的礱糠用水灌沖,進行過濾,並把過濾水倒入鋪有“缸爿”(碎缸片)的低槽里,再暴曬1天,“缸爿”上便結出雪白晶瑩的鹽。上望曬鹽多者達300多個“灰曬”坦。所謂“灘曬”就是讓烈日暴曬引到塗坦(梯田狀,海水按低到高的濃度,從高層流向低層)的海水,約五六天,直到水被蒸盡,結出鹽。由於此兩種曬鹽工藝落後,且成本較高,許多人便轉向其它行業尋求致富門路。60年代末、70年代初,上望曬鹽業逐漸銷聲匿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