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四凶獸饕餮:(tāotiè掏帖)

上古四凶獸饕餮:(tāotiè掏帖)

《神異經·西荒經》中有云:“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名稱

 上古四凶獸饕餮:(tāotiè掏帖)

相關信息

上古四凶獸饕餮:(tāotiè掏帖) 饕餮: (tāotiè掏帖)  
    傳說軒轅大戰蚩尤,蚩尤 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裡說的狍鴞即是指饕餮( 軒二中的一個礦坑內,有一隻怪鳥叫匏鴞,會不會就是狍鴞呢?)。《神異經· 西荒經》中有云:“ 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亦有傳說為“龍生九子”的九子之一。
    後來,饕餮變成了圖騰,刻於各種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呂氏春秋·先識覽》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殷周時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腦袋猙獰,雙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樑凸出;首部有一雙彎曲的獸角或足,其彎曲的方向似無定製,或內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張,利齒如鋸,嘴略彎曲內勾,或嘴巴緊鎖。則作正面盤踞狀,身軀拱起,頭著地或水雲氣,兩邊有一對利爪,象狗爪或虎爪。兩側有一對肉翅,形如耳朵。
    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