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侍宴

上元侍宴

《上元侍宴》,是宋代詩人蘇軾的一首應制詩。封建時代皇帝臨朝,禮儀最繁瑣,等級最森嚴,皇帝高高在上,臣子戰戰兢兢。此詩描寫上元之夜群臣在殿前等待皇帝駕臨的景況。詩人借仙風、通靈殿、紅雲、玉皇來比喻宋宮景象以及宋朝皇帝,雖為歌功頌德之作,亦可見其構思之奇巧。

概述

上元侍宴上元侍宴


年代:【
作者:【蘇軾
體裁:【七絕】
類別:【詞】

原文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七陽;可"三江七陽"通押。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

注釋

(1)上元:農曆正月十五。侍宴:臣子赴皇帝的宴會。(2)建章:宮殿名。(3)鵠【音"壺"】立:肅立。通明殿:宮殿名。

譯文

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圍繞在建章宮,皇宮的氣象猶如仙境一般,香菸繚繞。文武百官畢恭畢敬地站在通明殿前,等候皇帝架到,這場景,就象一朵朵紅雲捧著玉皇大帝一般。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