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祠博物館

三蘇祠博物館

三蘇祠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原為約五畝的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於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擬重建。現成為占地100畝的古典園林。庭院紅牆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特色。樓台亭榭,古樸典雅;匾額對聯,詞意雋永。祠內有蘇洵、蘇軾、蘇轍和程夫人、任採蓮、蘇八娘(蘇小妹)、王弗、王閏之、王朝雲、史夫人及蘇家六公子等十餘人的塑像;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硯池等蘇家遺蹟;珍藏和陳列著五千餘件有關三蘇的文獻和文物,是蜀中最負盛名的人文景觀。

基本信息

簡介

三蘇祠博物館三蘇祠博物館
三蘇祠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原為約五畝的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於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擬重建。現成為占地100畝的古典園林。庭院紅牆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特色。樓台亭榭,古樸典雅;匾額對聯,詞意雋永。祠內有蘇洵、蘇軾、蘇轍和程夫人、任採蓮、蘇八娘(蘇小妹)、王弗、王閏之、王朝雲、史夫人及蘇家六公子等十餘人的塑像;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硯池等蘇家遺蹟;珍藏和陳列著五千餘件有關三蘇的文獻和文物,是蜀中最負盛名的人文景觀。 三蘇祠的三蘇紀念館是國內展示三蘇文化最豐富、展陳面積最大,展陳方式最多,展出水平最高的場所。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青少年時好交遊,二十七歲始發奮攻讀,不僅精通“六經”百家之說,而且下筆能寫好文章。蘇軾是我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天才全能作家,其散文為北宋古文運動的最高成就,詩史稱“蘇詩”,代表宋詩的最高水平;詞稱“蘇詞”,開創了中國豪放詞風;他創造了新一代文賦;開創了明清小品文的先河;其書法創立了“尚意”書風,史稱“蘇字”,居宋代四大書法家之首。蘇轍(1039—1112),字子由,號穎濱遺老。蘇軾之弟,十九歲與兄同科進士,入制策四等。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副宰相)。他學識淵博,著作頗豐,有《欒城集》、《欒城續集》、《欒城後集》等,“汪洋澹泊”是其文風特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