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大興堡

大興堡是泉州地區罕見的大型方形土樓,建於阡陌平疇之中,大氣古樸,蔚為壯觀。 外觀封閉,有東、西兩個石門,石門寬2米、高3米,東門為正門。 大興公有兩個老婆,各生了五個兒子。

大興堡系當地富人鄭晟所建,後人因此稱他為“大興公”。
大興堡是泉州地區罕見的大型方形土樓,建於阡陌平疇之中,大氣古樸,蔚為壯觀。單檐歇山式土石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全堡占地面積約為364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036平方米。堡內共有240間房。具有堅固、耐用、防風、防震、防洪、防盜、防匪等特點。
外觀封閉,有東、西兩個石門,石門寬2米、高3米,東門為正門。門用青條石砌成,質堅光滑,石塊嵌接處,天衣無縫,薄刃難入。每座城門均設內、外二道四扇厚達12厘米的木質門,外包鐵皮。左右前角各有敵樓一個,城牆四周擁有40餘個眼口下傾、可對外觀察及通風采光用的銃眼,可對外射擊禦寇。
大興堡營造手法一如明式,風格簡樸素雅。內部為合院式與圍廊式結合的布局,中庭豁然開朗,北面為主要廳堂,兩側建有懸山頂披檐的二層廂樓。
整體結構中軸對稱,軸線分明,以橫貫東、西門的通道為軸線,沿中軸線有面積206平方米的寬敞天井。地面由鵝卵石砌成,依道教教義組成各種圖案。天井兩側呈東西走向,建有廡殿式屋頂的閣樓,兩廂大體對稱,北樓為尊,比南樓略高些。
南北二樓上,分別有五個房間,木門邊刻著“長房”、“二房”至“五房”。大興公有兩個老婆,各生了五個兒子。大興公在建土堡之前就按名分設計好了一切,北樓給大老婆和她五個兒子,南樓給小老婆和她五個兒子。
民國十一年(1922年),匪首徐飛龍進駐三班,曾侵占大興堡為兵營;後來閩南匪首陳國輝攻陷三班,殺徐飛龍,揚言剷平大興堡,因托人納金求情,大興堡雖倖免化為灰燼,但寨屋被拆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族人重修大興堡,恢復原貌;抗戰結束後,國民黨九團侵占大興堡,把土堡當作兵營。解放後,當地農民在大興堡成立農會…… 改革開放以後,堡內住戶陸續遷出,另建新居,現僅存三戶人家居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