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鎮國小

三河古鎮國小位於肥西縣南端肥西,三河古鎮國小始建於1972年,前身是墟溝大巷國小,占地面積9804平方米,環境優美,曲徑通幽,芳香四溢。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現有30個班,1654名學生,95名教職工,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名,獲市級以上榮譽30餘人,學校先後獲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和諧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六安市示範型視窗學校,連雲港市常規管理先進學校,六安市德育亮點學校,六安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六安市教科研先進單位,連雲港市“生本教育”實驗基地,六安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連雲港市桌球、羽毛球傳統學校,連雲港市綠色學校……是六安市城東區教育系統一道亮麗的風景,是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信賴的東部城區第一所省實驗國小。

學校教學思路

學校立足“生本教育”,秉承“以人為本,以愛為源,為學生成長奠基,為教師發展鋪路,為學校發展改革”的辦學理念,圍繞“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三條主線,用先進的文化激勵人、塑造人、感染人,用科學的理念引導人、啟發人、陶冶人。全面推進課程體系最佳化、師生髮展評價、德育領域拓寬、“全效課堂”打造、校本教研提升五大工程,努力讓我們的校園成為學生揚起生命風帆的港灣,成為學生溫暖快樂的港灣,成為學生多彩激情的港灣,讓所有的孩子發揮他們的所有潛能並能變成一個會學習的人。
目前,學校正沿著“生本教育”理論的指引,行走在尋“未來教育”之根的道路上。著力營造一個飄逸著濃郁書香的校園,充滿詩意的精神家園,自由、和諧、情智共生的希望之園。

辦學宗旨

創造高貴而幸福的人生田中的教育,即人生教育——就是把為每一個田中師生創造高貴而幸福的人生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終極目的。高揚“教育——開啟智慧、養育精神、燦爛生命”的信念之旗:
1、教育是消除愚昧、貧窮與黑暗的偉大事業,值得終身為之奮鬥。
2、教育要遵從人道、澄明人性、亮美人心、陶鑄人格、滋養人生。
3.學校應成為精神的家園,書籍的王國。
堅守教育信念,讓學子因教育生出人性的芽,長出人情的葉,樹起人格的骨,開放靈魂的花,結好人生的果。

五年制與六年制

國小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三個階段:一年級、二年級叫低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叫中年級,五年級、六年級叫高年級。
1970年初,本著“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開始將國小六年制改為五年制。1979年,又將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
21世紀初,一些地區又進行試驗,實行國小五年制教育。如寧波地區006年在部分學校試行國小五年、國中四年的“五四學制”試點。濟寧等地點現 今也沿用著“五四學制”。

國小教育

初等教育機構最早產生於十六世紀的德國,由城鎮主辦,教習實用知識和新教教義。十七世紀初,這種學校逐漸增多,成為實施義務教育的機構。歐洲各國和日本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後,也相繼成立。現代學堂和教育制度是西方傳教士和中國留日學生引入中國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人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引入西學(美式教育),創辦新式學校,將平民教育納入滿清朝庭的視野。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對教育革新網開一面,於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地方科舉考試真正停止以後,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國小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基礎,要提高整個教育事業的質量,必須從國小教育開始,國小教育的基礎地位表現如下:一是國小教育在實施義務教育中的基礎地位;二是國小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國小教育除了教育特點外,還有獨特的基本特徵:一是全民性;二是義務性;三是全面性。“國小堂”劃分為初等國小堂和高等國小堂,國民政府於1915年改初等國小堂為國民學校,“以授以國民道德之基礎及國民生活所必需之普通知識技能為本旨”。六歲入學,修業四年,畢業後視具體情況可升入高等國小校〔修業三年〕。另設預備學校,同國民學校、高等國小校平行,“以施以初等普通教育、預備升入中學為本旨”。國民學校分前期〔四年〕和後期〔三年〕。1922年,國民學校仍改為初等國小校,取消預備學校。1940年,國民政府實行所謂“管、教、養、衛一體”,規定各鄉設中心國民學校(相當於中心國小),由鄉長兼任鄉壯丁隊長和校長,各保設國民學校(相當於村小),校長由保長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鄉鎮(人民公社)一級設定一所中心國小,在各村(生產大隊)設村小。隨著近年老齡化加速,幼兒人口比重下降,小學生源減少,各村小開始撤併,很多地方僅保留寄宿制中心國小,使得路途遙遠的學生上學極為不便。新中國的國小學制,廢除了民國時期的初小和高小之分,實行一貫制國小,先後有五年制和六年制國小。近年來,由於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升國中不再實行考試。現在深圳市國小及國中已經不再收取本地戶籍學生的學費,只收取6元體檢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