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軒

三友軒

三友軒,位於寧壽宮花園第三進院落東南角上,座北面南,三開間式小軒。建造於清乾隆[愛新覺羅·弘曆]三十九年(1774年)。

基本信息

簡介

三友軒三友軒
三友軒位於寧壽宮花園第三進院落東南角上,座北面南,三開間式小軒。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建。黃琉璃卷棚頂,東為硬山式,西為歇山式,三面出廊,這是一種巧借地形的屋頂構造形式,為宮中僅有。

軒明間槅扇4扇,中間兩扇為門,下掛三友軒”,兩次間為燈籠錦支摘窗。軒內以歲寒三友為裝修題材。尤為奪目的是紫檀透雕圓光罩,罩上竹葉以玉片鑲嵌,構思巧妙。東為3扇支摘窗,與樂壽堂隔窗相望。後檐皆為支摘窗,窗外為假山。西次間西牆辟窗,以紫檀透雕松、竹、梅紋為窗欞,疏密相間,雕刻精細。透過西窗,可觀賞窗外玲瓏的假山與翠竹青松

三友軒的裝修題材與軒外的種植物相統一,內外呼應,渲染突出了建築主題

文物

此寶座位於三友軒廳堂內,為七屏風式紫檀木製,捲雲式搭腦。靠背板及左右扶手上,分別雕刻鑲嵌三塊和一塊板心。板心為玻璃地,上嵌紫檀木雕嵌松竹梅紋,寓意歲寒三友,以各種玉石雕飾枝葉,邊緣一周卷草紋鎏金銅框。座面下有束腰,上嵌回紋玉條。牙板四面有雕回紋窪膛肚,直腿回紋足。下承底座,底座也有束腰,牙條雕捲雲紋窪膛肚,龜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