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猿

三不猿

三不猿: 日本神廟上的三不猿 另外,日本民間有一個關於三不猿的輪迴故事:

三不猿:
日本神廄舍上的常見形象,即三隻分別捂住眼睛、耳朵和嘴巴的猴子,意喻不看、不聽與不說。
日本神廟上的三不猿

關於三不猿的起源,有很多說法:
解釋1:
三隻猴子呈半蹲姿勢,模樣憨態可掬:第一隻用手捂著耳朵,第二隻用手捂住嘴巴,第三隻用手蒙著眼睛。行家介紹,取自孔子的那句話:“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
解釋2:
在日本學派生出《三猿像》圖畫來。畫中三隻猴子,一隻捂耳,一隻掩嘴,一隻蒙眼,表示不聽不說不看。此圖畫題材,源自守庚申習俗。中國道教認為人體中有作祟之神三種,叫三屍蟲。《太上三屍中經》:三屍蟲“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間,上告天帝,以記人之造罪”。為了防止三屍蟲殃人,逢庚申之日.夜晚不臥,守之若曉,這就是古代的守庚申風俗。守庚申的風俗傳到日本,人們取三屍蟲之數——三,和庚申之申的屬相——猴,繪出三猿圖像。畫畫上猴子捂耳、掩嘴、蒙眼,該是針對三屍蟲在天帝面前進讒言而構圖的。
解釋3:
日本有 3 只猴子的說法:三猿的動作表示著不看、不聽、不說。日語叫"見ざる(mizaru)、言わざる(iwazaru)、聞かざる(kikazaru)"。猿的日語叫"さる(saru)"。詞尾發音都是 “ZARU",聽起來如同在說 “SARU”猴子。就是說,這是一種日語的諧音。如同中國有“少說為佳”、“禍從口出”、“不見不煩"等說法一樣,日本也有勸人少惹是非的“不聽、不看、不說”這種說法。因此,日光的表現這“三不”形象的3 只猴子雕像在日本很有名。
不管如何解釋,很多人都用三不猿的小雕刻來提醒自己為人處事要言行謹慎。
另外,日本民間有一個關於三不猿的輪迴故事:
猴媽媽在猴寶寶小的時候就開始擔心天真無邪的寶寶會受到紛繁複雜的外面世界的影響,於是告誡猴寶寶要不看、不聽、不說。
可是當猴寶寶逐漸長大後發現自己周圍的世界很小,很嚮往外面的世界,可是心裡又有媽媽的教誨,於是乎煩惱倍增,悶悶不樂,結果另外一隻猴子發現了這隻整天鬱鬱寡歡的猴子,就跑來寬慰她,長期相處的兩隻猴子相愛了,之後猴子懷孕了,當這隻猴子生了寶寶作了媽媽的時候,以前又回到了以前:媽媽開始為寶寶的成長擔心。
故事就這么周而復始的繼續著。
哎,看來所有做媽媽的都一樣,自己小的時候也煩惱也逆反,但是當自己做人父母之後又難免的去約束孩子。就像那句老歌裡面唱道的:媽媽媽媽你可想想,難道你過去也是這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