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鎮[福建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

七都鎮[福建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

七都鎮位於寧德市蕉城區東北部,距城區15公里,總人口2.8萬人,地域面積76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居),是寧德市唯一的省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和蕉城區潛在工業腹地。位於東經119°27′26~″119°34′36″,北緯26°42′58″~26°48′06″之間,居市境東部,104國道過境。轄1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七都鎮[福建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 七都鎮[福建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

1958年設七都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建鎮。1997年,面積72.2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官亭、浿河、黃厝、大廳、三樂、河墘、三嶼、漈頭、馬坂、外洋、小溪、北山、西林、陳厝、許厝、飛竹、東岐、淡坪、牛埕、黃連坑、西坡塘21個村委會和峬源居委會。

行政區劃

峬源居委會 轄七都、六都兩地居民小組。

官亭村 轄自然村官亭、廣前、關厝。

浿河村 轄自然村浿河、崩壠、大坑頭、晏坪下。

黃厝村 轄自然村黃厝、塔兜。

大廳村 轄自然村大廳、張厝。

三嶼村 轄自然村三嶼、坪山、海潮山、缸窯、潘塘、下洋坪。

漈頭村 轄自然村漈頭、竹坪岡、青岡、慈福、三斗壠、過岡、卓木洋、岩頭螺、龍腰、和尚岡。

七都鎮[福建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 七都鎮[福建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

馬坂村 轄自然村馬坂、橋頭、小坑裡、利浦、白模、官倉、半嶺。

外洋村 轄自然村外洋、溪口、樓後、鄭坑、高山、下外洋、下烏坑、上高山、下高山。

小溪村 轄自然村小溪、漈坪、洋中、陳家山、溪仔里、西岩頂。

牛埕村 轄自然村牛埕、龍盆里、坑裡、上洋坪、章後、南坑。

黃連坑村 轄自然村黃連坑、下李、南往、黃連坑頭、石壁頭、粗坑頭、陶頭坑、過路坑。

淡坪村 轄自然村淡坪、嶺頭岔、上浿頭、洋頭、倒岔、下洋坪、橋仔頭、岡頭、湖坪、上四斗、蓮花心。

北山村 轄自然村北山、上北山、橋林下、小壠、竹篙嶺、上樓、南山、下頂下、上頂上、爐坪、嶺尾、頂下、上瞭岡、高洋。

西林村 轄自然村西林、盤山、水尾、里長岐、外長岐、下長岐、冬院、安碑、東坑。

飛竹村 轄自然村飛竹、下房、鐵爐坪、油行溪、嶺坪。

許厝村 轄自然村許厝、洋甲。

陳厝村 為單一行政村。

東岐村 為單一行政村。

河瞭村 轄自然村河瞭、秋山尾、後灣同、坂頭岩、瓦樓岡、宮岐頭、書井裡。

三樂村 轄自然村樂厝、下三坂、羅厝、企頂、三洋店、吉嶼。

西陂塘村 轄自然村碑頭、橋頭。

經濟發展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風光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風光

七都鎮是個水果種植大鎮,主產茶葉、草莓、龍眼、橙等。2002年初成立社會服務聯動網服務中心,由農技、經管、茶技、水技等10多個涉農部門組成成員單位。三年來,共成立了六都草莓、七都龍眼、官亭竹編、南陽養殖、北山中草藥等農業協會5個;建立了10個農業生產示範基地,確定了21 戶生產經營戶作為示範大戶,3個企業作為龍頭企業。同時,中心還將信息網路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村級和企業,在六都、北山、官亭竹編廠建立了信息服務中心。近年來,七都鎮聯動中心建設進一步規範化、制度化,在服務“三農”工作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如成立龍眼產業協會和建立示範基地,聘請嫁接技術工22人,歷時34天,引進“松風本”、“立冬本”良種接穗34000多枝,順利完成面積1700多畝24300多株龍眼的高接換種改良,為七都鎮龍眼增產增收及明年的換種改良工作打下了紮實基礎。

旅遊資源

總投資1.2億元的蕉城區七都鎮北溪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進展順利,第一期800畝的計畫用地已完成400畝征地任務;獨具畲族風情特色的北山旅遊功能園區項目目前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也在抓緊推進中。

七都鎮[福建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 七都鎮[福建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

吸引生態旅遊項目落地,推進生態型集鎮建設,是七都鎮持續運作,謀求發展方式轉變取得的成功實例。該鎮秉承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理念,加強全鎮生態建設規劃,推進綠化、衛生、環保等系列配套設施建設,為生態型集鎮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北溪旅遊度假休閒區。建設一個以天然的山水景觀為基礎,集休閒觀光、生態保護、綠色農業為一體的旅遊基地,該休閒園區以七都溪流域為主,從七都溪流域入海口處到官昌水庫庫區延伸,包括休閒觀光區、生態保護區、配套服務區、汽車旅館等,努力融入閩東北親水游路線,作為屏南白水洋、三都澳景區的連線點和輻射點以及中心城市的後花園進行規劃建設。

畲族風情旅遊功能園區。充分挖掘畲族民族特色、人文資源,開發以北山為中心的畲族風情旅遊,打造“中華龍港畲族村”品牌,建設五大功能區(入口區、畲族村寨、畲族風俗風情街、中心湖區、畲族戶外活動區)與上金貝景區連線,形成蕉城區具有畲族風情特色的景區,與上金貝景區聯合打造申報國家AAAA級景區。

林聰故居文化旅遊功能園區。林聰故居遺存下來的文物眾多,規劃建設以林厝祖廳、少保祠為中心,林聰御葬墓、尚書生母御葬墓為輔並結合遺存文物建設尚書里文化公園,以冠英牌坊、都憲牌坊為主建設尚書里文化廣場,打造“一廳一祠二墓一公園一廣場”的歷史名人林聰故居文化旅遊功能區。

旅遊景點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 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 ;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第一旗山

峰頂上立碑,上面刻著“寧德第一旗”。第一旗峰,海拔1497米。第一旗山脈,系展旗峰山脈,清代版《寧德縣誌》上記載,展旗峰自屏南,歷天湖、鍾洋突出高峰,其形如旗旗山”頂峰是一塊開闊地,站在這裡,放眼四望,遠處層巒疊蟑,千峰竟秀,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幅美麗壯觀的圖景,整個“旗山”就象是一座頂天立地的巨大山水盆景,叫人新奇振奮,使人有下視天地小,乾坤盡在手中之感

支提山

共分4個遊覽區,即:支提勝場、瀛洲擊水、霍童洞天和那羅延窟。支提寺建於宋開寶四年(971年),歷代重修,歷朝帝王敕賜寺名,5次欽差太監賜物修寺。現存有御賜文物如“千聖天冠”鐵佛、“鎏金大毗盧”銅佛以及佛教經書等。1983年4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佛教重點寺院。支提寺所處的支提山,海拔800多米,周圍聳立99峰,全山有700多個景點,被列為“支提勝場”一組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