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褐斑病

丁香褐斑病發生較為普遍,尤以大連、丹東、武漢、長沙和南昌等地發病嚴重。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小病斑,中央淺褐色,邊緣色深,其上散生小霉點。 及時清除枯枝落葉等病殘體,並集中燒毀,以減少病原重複侵染。

分布與危害

丁香褐斑病發生較為普遍,尤以大連、丹東、武漢、長沙和南昌等地發病嚴重。

症狀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小病斑,中央淺褐色,邊緣色深,其上散生小霉點。發生嚴重時,葉片布滿病斑,常常幾個小斑合成大塊枯斑。導致丁香葉片枯黃,提早落葉,影響綠化美化景觀。

病原

病原為尾孢黴菌屬真菌(Cercospora),該屬真菌還侵染山茶、石榴、大葉黃楊、紫薇、杜鵑和雞冠花等。

發生規律

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病殘體上和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分生孢子器產生孢子,借風雨等傳播,可多次侵染。5-6月氣溫(26℃左右)適宜時發病重。北方地區秋季多雨、土壤濕度大、通風不良和高溫多露條件下發病更嚴重。秋後隨著氣溫下降,病情遂漸減輕直至停止發病。

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 及時清除枯枝落葉等病殘體,並集中燒毀,以減少病原重複侵染。結合冬剪清膛,使之通風透光。
(2)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施50%多菌靈或10%寶麗安(多抗黴素)800倍液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