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守信[革命烈士]

丁守信[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丁守信,回族,1920年4月7日出生於北京市大興縣榆垡鄉留士莊一戶貧農家裡。丁守信是個身材魁梧的莊稼漢,只念過三個月的書,幹活卻是一把好手,不論耕種拉打樣樣拿得起來。農忙季節,他常到村南周莊子去打短工;農閒時,他和大哥守仁拉腳,哥倆合著買了輛農用花軲轆車,上山拉煤、拉灰,掙幾斗棒子養家餬口。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44年7月,駐榆垡的日偽軍強迫老百姓把平大公路兩邊二里地內的高稈莊稼全部割掉。為了保護農民利益,留士莊民兵隊長丁守仁帶領20多個民兵,配合平南支隊在辛立村橋北,打了一次伏擊戰。丁守信當時已是民兵骨幹,在作戰中機智勇敢,他把擊斃的四個日軍裝進麻袋,沉入了河底。

日本投降以後,中共宛平縣政府設在龐各莊。1946年夏,形勢惡化,內戰爆發。5月中旬,龐各莊失守,地主還鄉團長藍德友從北平城裡回到龐各莊。為了和還鄉團進行鬥爭,不久,在縣委的領導下,各村一些基幹民兵、村幹部和鬥爭骨幹組成了宛平縣復仇大隊,田勇和丁守仁任正副大隊長,丁守信為一小隊隊長。不久,他又改任良宛復仇支隊副中隊長。

1946年8月8日,我大興縣保全大隊駐在東梨園,良宛復仇支隊駐在西梨園,兩村相距一里多地。第二天上午,駐在龐各莊的國民黨工兵第二十四團一個連,從北頓垡村南,以青紗帳為掩護攻打東梨園。保全大隊副大隊長王紹基派通訊員與良宛復仇支隊隊長支廣西聯繫,支隊長立即集合隊伍,命令二中隊由中隊長張慶禮和副中隊長丁守信率隊支援。他們出村北口,丁守信在前邊帶隊,張慶禮在隊伍中間,出村一里多地,又奔東插過去,向前走了不遠,看見敵人兩門六○炮正在開炮。丁守信身後跟著一個機槍射手,姓李,是個啞巴,槍法很準,打仗也非常勇敢,丁守信向他一揮手,啞巴一梭子彈,把敵炮手和裝彈手全撂倒了。前邊是一片墳地,敵人一個排正趴在那裡向東梨園射擊,丁守信一聲命令:“沖!”隊伍衝上去,將敵人一舉殲滅。這次復仇支隊與大興縣保全大隊南北夾攻,激戰一個多小時,斃敵40名,俘11名,繳獲小炮二門、機槍二挺、衝鋒鎗一支、步槍18支,受到冀中軍區通令嘉獎。

1946年11月,涿良宛獨立營奉命攻打涿縣碼頭鎮的敵人據點,據點在鎮西小清河西岸,獨立營占領了東岸。丁守信這時擔任二連副連長。下午5點鐘左右,突然一顆子彈從西邊飛過來,在他脖子上穿了條口子,鮮血流了下來。他解開裹腿綁了綁,連長張慶禮讓他下去,衛生員也要給他上藥,他滿不在乎地說:“破點皮兒,沒事。瞧我一會兒怎么收拾他們!”部隊發起衝鋒後,他一躍而上,舉著手槍“沖啊!”親手活捉了敵人一個小隊長。

1947年春,一天夜裡,獨立營轉戰到了石垡。為了誘敵上鉤,幾個戰士故意在地主家門前走動,讓他們去給敵人通風報信。獨立營同時派出偵察員,密切觀察敵人的動靜。

第二天天剛亮,榆垡的敵人四五十人,在隊長藍德友的督陣下,直奔履磕而來,在村南見一耕地的農民,藍德友用手槍指著他問:“村裡有八路嗎?”農民回答:“我沒瞧見。”其實,一連的戰士就在壕里隱蔽著。當敵人走近,還有幾十米遠時,突然一陣排槍、手榴彈,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抱頭鼠竄。藍德友退縮在一塊墳地里,頭都不敢抬了。

埋伏在東麻各莊的二連指戰員,在丁守信副連長的帶領下直插敵後,從西、南、東三面截住了敵人的退路。敵人四面被包圍,幾十個敵人大部被擊斃或活捉了。

1946年春天,薛營的地主組織了還鄉團,同年3月5日夜間,冒充八路軍,把農會主任戴文祥、工會主任薛玉亮、回民建國會負責人王慶瑞和王慶雲綁架到村東南,秘密殺害了。10月,又在村東平大公路上劫了一輛膠輪大車,連車把式帶跟車的共七人,都被殺害了。

這些罪惡活動的主犯之一就是薛天來,縣委決定把他除掉。

1947年4月,一天晚上9點左右,涿良宛獨立營二連副連長丁守信帶著一個排,把薛天來家包圍了。丁守信和通訊員孫明山推開虛掩著的門,貼著東房躡手躡腳地走到北房檐下,只見屋裡點著煤油燈,薛天來還沒睡。他們輕輕推開外屋門,來到裡屋門前,丁守信左手一挑門帘,“騰”地跳上炕,兩手緊緊抓住了薛天來的脖領子,像捉死豬似的把他扔到了炕沿下邊。孫明山用手槍照他臉上一拍,打他個滿臉花,接著一擰胳膊,反剪著把他捆上,押走了,當晚就槍斃了,為民除了一害。

丁守信經常給全連戰士講“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他說:“我們都是窮人出身,是共產黨領導下的部隊,我們打仗就是為了解放受壓迫的人民,所以我們決不能違犯民眾紀律。”每當部隊出發之前,他都要反覆叮嚀:“檢查一下,有沒有借老鄉的東西忘了還的,有沒有摔了盆碗沒賠的?”他還不放心,只要來得及,都要深入住戶,挨門檢查。有一次部隊駐在陶營,有個戰士摘了老鄉的一個甜瓜吃,他知道後,嚴肅批評,並讓他在全連面前做了檢查,到老鄉家裡賠了款、道了歉。

他非常愛護戰士,長途行軍中,他肩上常背著幾支大槍,有的戰士不好意思,他卻說:“我們都是階級兄弟,是同志,是戰友,是平等的,不能像國民黨那樣,當官的壓迫當兵的。”每到駐地,他都催著戰士用熱水燙腳;夜間還要去查鋪,給戰士蓋被子,還經常把自己的棉大衣蓋在戰士身上。

犧牲經過

1947年6月20日下午,涿良宛獨立營200多人從雄縣北關出發,行軍30多里,來到小謝村西。村東頭路北有敵人據點,駐著一連人左右,村子周圍有壕圍子,西口有碉堡。獨立營來到村西隱蔽下來。二連副連長丁守信帶著通訊員孫明山等幾人,準備前去捉個“舌頭”,摸清敵情。天已經黑了,敵人正在換崗,說話的聲音都聽見了,抽菸的火亮看得清清楚楚的。敵人察覺有人,問:“口令?”丁守信靈機一動,立即回答:“我們是化三團的。”(化三團是國民黨王鳳崗的部隊番號)“不管你什麼團的,問你口令!”敵人口氣很硬,已經用槍指上他們了。當時是前進不得,後退不得。通訊員孫明山扯了一下丁守信的藍布褂子,二人掩在了路旁一棵歪脖柳樹後邊。敵人開槍了。丁守信跟小孫要了一顆手榴彈投了過去,孫明山也打了兩槍。丁守信正在觀察敵人動靜,準備得機會衝上去捉個俘虜,不料被一顆子彈打中,當即倒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