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

一朝

一朝,詞語,拼音:yīzhāo,出處:《詩·小雅·彤弓》:“鐘鼓既設,一朝饗之。”

基本信息

解釋

詞語:一朝
拼音:yīzhāo
基本解釋
[once;in one day]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詳細解釋

一朝一朝
1. 一個早晨。
《詩·小雅·彤弓》:“鐘鼓既設,一朝饗之。”《漢書·賈誼傳》:“屠牛 坦 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 漢 王充 《論衡·狀留》:“不崇一朝,輒成賈者,菜果之物也。” 明 朝鮮 李民宬《敬亭先生續集·朝天錄》:“(袁可立)付批牌有曰:‘看得廢立之事,二百年來所未有者,一朝傳聞,豈不駭異。封疆重寄,行文防愼,此自事理當然。而今觀來文,乃悉顛末。效順之誠,既不異於疇昔。優待之禮,應不減於從前。一切款宴,犒賞夫馬等項,已移檄促辦矣。合行諭知云云。’”
2. 一時;一旦。
《淮南子·道應訓》:“使者謁之, 襄子 方將食而有憂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憂色,何也?’”《魏書·藝術傳·劉靈助》:“ 靈助 本寒微,一朝至此,自謂方術堪能動眾。”《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清 田蘭芳《明河南參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樞)墓志銘》:“公而廟祀,人心之公。百年菀結,一朝獲通。”周立波 《參軍這一天》:“一朝有事,連隊上點我的名時,說是給嬸嬸買海味去了,那要得嗎?”參見“ 一朝之忿 ”。
3. 一次覲見或朝拜。
《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 ,如家人父子禮。”《宋史·光宗紀》:“丁酉,詔丞相以下,月一朝 重華宮 。”
4. 滿朝。
《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今臣言一朝皆不忠,是誣一朝也;然其事類,可推而得。”《詩大序》“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 唐 孔穎達 疏:“《北門》《北山》,下怨其上,未必一朝之臣皆怨上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