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 (插圖典藏版)

1903年生於印度,在英國成長。

內容介紹

2013年夏天,斯諾登的爆料使得《一九八四》飆升亞馬遜暢銷榜,“稜鏡門事件”引爆的不僅是民眾對隱私泄露的憂患,更多的是觸及了人骨子裡對自由、尊嚴與愛的敏感和尊崇!正如《發條橙》的作者所言:“多一個人讀奧威爾,就多一份自由”。因此《紐約客》說《一九八四》“值得我們再讀一讀”。
1.入選英、美、德、法多國中學生必讀書目。被一部分讀書人視為死前必讀圖書之一。
2.被譯為60多種文字風靡100多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5千萬冊。
3.被《時代周刊》評為“百部最佳英語小說” ,入選蘭登書屋“20世紀百部英語小說”。
4.書中的術語和小說作者已經成為討論隱私和國家安全問題時的常用語。書中的一些詞語,如“思想罪”、“新語”、“雙重思想”、“老大哥”、“犯罪停止”等已收進英語詞典。
5.最具收藏品鑑價值的版本。
台灣遠流經典新譯No.2,2012最新譯本,汲取諸經典譯本精華;最新國家插畫師作品首次收入,60多幅珍貴資料圖片精彩呈現;陸建德作序,李銀河、何懷宏解讀,不一樣的角度,最具縱深度的剖析。
小說講述了一個愛情與自由在極權政治下異化的故事:
相愛的時候,女主人公說:彼此揭發告密,都不算背叛,只有彼此不再相愛,才是背叛;被試探時,犧牲生命、背叛國家、無辜殺戮、硫酸潑兒童,都可以去做,唯獨兩人分開做不到,因為“他們不能影響你的內心”。從“101”房間出來後,男女主人公偶然相遇,言及愛與背叛,輕描淡寫,毫無情誼——“他們真的可以影響人的內心” ……
這個愛情悲劇只是這部小說的表象,最震撼人心的其實是關於專制面目的揭示,以及跨越時空和文化背景傳達給讀者的前世今生相識感。

作者介紹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國記者、小說家、散文家和評論家。1903年生於印度,在英國成長。少年時入讀著名的伊頓公學,畢業後因成績一般、家境不富裕無力攻讀大學,考取了公務員,被派到緬甸任警察。1927年辭去公職回到倫敦,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36年,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因傷回國後又被劃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國。二戰中,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從事宣傳工作。後來又從事專欄書評寫作。1950年死於肺病,年僅46歲。喬治?奧威爾一生短暫,但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筆審視和記錄著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作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預言,被稱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代表作有《動物莊園》和《一九八四》等。
譯者徐立妍,台灣新銳譯者,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譯有《污點》《以色列:新創企業之國》《泰絲家的女兒們》等。

作品目錄

奧威爾和《一九八四》/陸建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附錄新語原則
大家讀
自由與專制 /李銀河
思想的權力 / 何懷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