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指針》

《C和指針》

《C和指針》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的圖書。全書覆蓋了數據、語句、操作符和表達式、指針、函式、數組、字元串、結構和聯合等幾乎所有重要的C編程話題,給出了很多編程技巧和提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C和指針》提供與C語言編程相關的全面資源和深入討論。《C和指針》通
《C和指針》封面《C和指針》封面
過對指針的基礎知識和高級特性的探討,幫助程式設計師把指針的強大功能融入到自己的程式中去。全書共18章,覆蓋了數據、語句、操作符和表達式、指針、函式、數組、字元串、結構和聯合等幾乎所有重要的C編程話題。書中給出了很多編程技巧和提示,每章後面有針對性很強的練習,附錄部分則給出了部分練習的解答。

編輯推薦

適合C語言初學者和初級C程式設計師閱讀,也可作為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C語言的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快速上手
1.1
簡介
1.1.1
空白和注釋
1.1.2
預處理指令
1.1.3
main函式
1.1.4
read_column_numbers函式
1.1.5
rearrange函式
1.2
補充說明
1.3
編譯
1.4
總結
1.5
警告的總結
1.6
編程提示的總結1.7
問題
1.8
編程練習
第2章
基本概念
2.1
環境
2.1.1
翻譯
2.1.2
執行
2.2
詞法規則
2.2.1
字元
2.2.2
注釋
2.2.3
自由形式的原始碼
2.2.4
標識符
2.2.5
程式的形式
2.3
程式風格2.4
總結
2.5
警告的總結2.6
編程提示的總結
2.7
問題
2.8
編程練習
第3章
數據3.1
基本數據類型
3.1.1
整型家族
3.1.2
浮點類型
3.1.3
指針
3.2
基本聲明
3.2.1
初始化
3.2.2
聲明簡單數組
3.2.3
聲明指針
3.2.4
隱式聲明
3.3
typedef
3.4
常量
3.5
作用域3.5.1
代碼塊作用域
3.5.2
檔案作用域
3.5.3
原型作用域
3.5.4
函式作用域
3.6
連結屬性
3.7
存儲類型
3.8
static關鍵字3.9
作用域、存儲類型示例
3.10
總結
3.11
警告的總結
3.12
編程提示的總結
3.13
問題
第4章
語句
4.1
空語句
4.2
表達式語句
4.3
代碼塊4.4
if語句
4.5
while語句
4.5.1
break和continue語句
4.5.2
while語句的執行過程
4.6
for語句
4.7
do語句
4.8
switch語句
4.8.1
switch中的
break語句
4.8.2
default子句4.8.3
switch語句的執行過程
4.9
goto語句
4.10
總結
4.11
警告的總結
4.12
編程提示的總結4.13
問題4.14
編程練習
第5章
操作符和表達式5.1
操作符5.1.1
算術操作符
5.1.2
移位操作符
5.1.3
位操作符
5.1.4
賦值
5.1.5
單目操作符
5.1.6
關係操作符
5.1.7
邏輯操作符
5.1.8
條件操作符5.1.9
逗號操作符5.1.10
下標引用、函式調用和結構成員
5.2
布爾值
5.3
左值和右值
5.4
表達式求值
5.4.1
隱式類型轉換
5.4.2
算術轉換
5.4.3
操作符的屬性
5.4.4
優先權和求值的順序5.5
總結
5.6
警告的總結
5.7
編程提示的總結5.8
問題5.9
編程練習
第6章
指針
6.1
記憶體和地址6.2
值和類型
6.3
指針變數的內容
6.4
間接訪問操作符6.5
未初始化和非法的指針
6.6
NULL指針6.7
指針、間接訪問和左值
6.8
指針、間接訪問和變數6.9
指針常量
6.10
指針的指針
6.11
指針表達式
6.12
實例
6.13
指針運算6.13.1 算術運算6.13.2
關係運算
6.14
總結6.15
警告的總結6.16
編程提示的總結
6.17
問題
6.18
編程練習
第7章
函式
7.1
函式定義
7.2
函式聲明7.2.1
原型7.2.2
函式的預設認定7.3
函式的參數7.4
ADT和黑盒
7.5
遞歸
7.5.1
追蹤遞歸函式7.5.2
遞歸與疊代7.6
可變參數列表
7.6.1
stdarg
7.6.2
可變參數的限制
7.7
總結7.8 警告的總結7.9 編程提示的總結
7.10 問題
7.11
編程練習
第8章
數組8.1
一維數組
8.1.1
數組名8.1.2
下標引用8.1.3
指針與下標
8.1.4
指針的效率
8.1.5
數組和指針
8.1.6
作為函式參數的數組名8.1.7
聲明數組參數
8.1.8
初始化
8.1.9
不完整的初始化
8.1.10
自動計算數組長度
8.1.11
字元數組的初始化
8.2
多維數組
8.2.1
存儲順序
8.2.2
數組名
8.2.3
下標
8.2.4
指向數組的指針8.2.5
作為函式參數的多維數組8.2.6
初始化
8.2.7
數組長度自動計算
8.3
指針數組
8.4
總結8.5
警告的總結
8.6
編程提示的總結
8.7
問題8.8
編程練習
第9章
字元串、字元和位元組
9.1
字元串基礎9.2
字元串長度
9.3
不受限制的字元串函式
9.3.1
複製字元串9.3.2
連線字元串
9.3.3
函式的返回值
9.3.4
字元串比較
9.4
長度受限的字元串函式9.5
字元串查找基礎9.5.1
查找一個字元9.5.2
查找任何幾個字元9.5.3
查找一個子串
9.6
高級字元串查找
9.6.1
查找一個字元串前綴
9.6.2
查找標記9.7
錯誤信息
9.8
字元操作
9.8.1
字元分類
9.8.2
字元轉換
9.9
記憶體操作
9.10
總結
9.11
警告的總結
9.12
編程提示的總結9.13
問題
9.14
編程練習
第10章
結構和聯合
10.1
結構基礎知識
10.1.1
結構聲明
10.1.2
結構成員
10.1.3
結構成員的直接訪問10.1.4
結構成員的間接訪問
10.1.5
結構的自引用
10.1.6
不完整的聲明10.1.7
結構的初始化
10.2
結構、指針和成員
10.2.1
訪問指針
10.2.2
訪問結構
10.2.3
訪問結構成員10.2.4
訪問嵌套的結構
10.2.5
訪問指針成員
10.3
結構的存儲分配
10.4
作為函式參數的結構10.5
位段
10.6
聯合
10.6.1
變體記錄10.6.2
聯合的初始化
10.7
總結
10.8
警告的總結10.9
編程提示的總結
10.10
問題
10.11
編程練習
第11章
動態記憶體分配11.1
為什麼使用動態記憶體分配11.2
malloc和free11.3
calloc和realloc
11.4
使用動態分配的記憶體11.5
常見的動態記憶體錯誤
11.6
記憶體分配實例
11.7
總結
11.8
警告的總結
11.9
編程提示的總結11.10
問題
11.11
編程練習
第12章
使用結構和指針12.1
鍊表12.2
單鍊表
12.2.1
在單鍊表中插入12.2.2
其他鍊表操作
12.3
雙鍊表12.3.1
在雙鍊表中插入
12.3.2
其他鍊表操作12.4
總結12.5
警告的總結
12.6
編程提示的總結12.7
問題
12.8
編程練習
第13章
高級指針話題
13.1
進一步探討指向指針的指針13.2
高級聲明13.3
函式指針
13.3.1
回調函式13.3.2
轉移表
13.4
命令行參數13.4.1
傳遞命令行參數13.4.2
處理命令行參數
13.5
字元串常量13.6
總結
13.7
警告的總結13.8
編程提示的總結
13.9
問題13.10
編程練習
第14章
預處理器
14.1
預定義符號
14.2
#define14.2.1

14.2.2
#define替換
14.2.3
宏與函式14.2.4
帶副作用的宏參數14.2.5
命名約定
14.2.6
#undef
14.2.7
命令行定義14.3
條件編譯
14.3.1
是否被定義14.3.2
嵌套指令
14.4
檔案包含
14.4.1
函式館檔案包含
14.4.2
本地檔案包含
14.4.3
嵌套檔案包含
14.5
其他指令
14.6
總結
14.7
警告的總結14.8
編程提示的總結
14.9
問題
14.10
編程練習
第15章
輸入/輸出函式
15.1
錯誤報告
15.2
終止執行
15.3
標準I/O函式館15.4
ANSI
I/O概念
15.4.1

15.4.2
檔案
15.4.3
標準I/O常量
15.5
流I/O總覽
15.6
打開流
15.7
關閉流15.8
字元I/O15.8.1
字元I/O宏
15.8.2
撤消字元I/O15.9
未格式化的行I/O
15.10
格式化的行I/O
15.10.1
scanf家族15.10.2
scanf格式代碼
15.10.3
printf家族15.10.4
printf格式代碼15.11
二進制I/O15.12
刷新和定位函式
15.13
改變緩衝方式15.14
流錯誤函式
15.15
臨時檔案15.16
檔案操縱函式15.17
總結
15.18
警告的總結
15.19
編程提示的總結15.20
問題15.21
編程練習第16章
標準函式館
16.1
整型函式
16.1.1
算術
16.1.2
隨機數
16.1.3
字元串轉換16.2
浮點型函式
16.2.1
三角函式
16.2.2
雙曲函式16.2.3
對數和指數函式16.2.4
浮點表示形式
16.2.5

16.2.6
底數、頂數、絕對值和餘數
16.2.7
字元串轉換16.3
日期和時間函式
16.3.1
處理器時間
16.3.2
當天時間
16.4
非本地跳轉16.4.1
實例
16.4.2
何時使用非本地跳轉
16.5
信號
16.5.1
信號名
16.5.2
處理信號
16.5.3
信號處理函式
16.6
列印可變參數列表
16.7
執行環境
16.7.1
終止執行
16.7.2
斷言
16.7.3
環境
16.7.4
執行系統命令16.7.5
排序和查找
16.8
locale
16.8.1
數值和貨幣格式
16.8.2
字元串和locale
16.8.3
改變locale的效果
16.9
總結
16.10
警告的總結
16.11
編程提示的總結
16.12
問題16.13
編程練習
第17章
經典抽象數據類型
17.1
記憶體分配17.2
堆疊
17.2.1
堆疊接口17.2.2
實現堆疊
17.3
佇列
17.3.1
佇列接口
17.3.2
實現佇列17.4

17.4.1
二叉搜尋樹中插入
17.4.2
從二叉搜尋樹刪除節點
17.4.3
在二叉搜尋樹中查找
17.4.4
樹的遍歷
17.4.5
二叉搜尋樹接口
17.4.6
實現二叉搜尋樹17.5
實現的改進
17.5.1
擁有超過一個的堆疊
17.5.2
擁有超過一種的類型
17.5.3
名字衝突17.5.4
標準函式館的ADT
17.6
總結
17.7
警告的總結
17.8
編程提示的總結
17.9
問題
17.10
編程練習
第18章
運行時環境18.1
判斷運行時環境18.1.1
測試程式18.1.2
靜態變數和初始化
18.1.3
堆疊幀
18.1.4
暫存器變數18.1.5
外部標識符的長度
18.1.6
判斷堆疊幀布局
18.1.7
表達式的副作用
18.2
C和彙編語言的接口
18.3
運行時效率
18.4
總結
18.5
警告的總結
18.6
編程提示的總結
18.7
問題
18.8
編程練習
附錄
部分問題答案
索引

盤點程式語言與程式設計書籍

程式語言(programming language),又稱程式設計語言(program design language,簡稱PDL),是一組用來定義電腦程式的語法規則。它是一種被標準化的交流技巧,用來向計算機發出指令。一種計算機語言讓程式設計師能夠準確地定義計算機所需要使用的數據,並精確地定義在不同情況下所應當採取的行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