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著名歌唱家》

《20世紀著名歌唱家》

《20世紀著名歌唱家》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在2010年1月1日出版。本書介紹了222位20世紀著名的歌唱家的生平、經歷及其歌唱特點。這些歌唱家都錄有唱片,作者評述他們的歌唱成就時,以其音響數據為依據,加強閱讀的聲樂感;對每一位歌唱家都配有珍貴的圖片,以加強閱讀的形象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第1版(2010年1月1日)
精裝:655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510010279,7510010276
條形碼:9787510010279
商品尺寸:21.2x15.2x3.6cm
商品重量:862g
ASIN:B0035ZG4YS

內容簡介

《20世紀著名歌唱家》20世紀以來,約有50多國家1600多位著名歌唱家活躍於國際歌劇舞台,其中義大利、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俄國、西班牙、瑞典、美國、加拿大等是盛產歌唱家的國度,在國際樂壇上占有優勢的地位。本書所評介的222位歌唱家都是美聲(Belcanto)的典範代表人物,從書中人們可從中得到一些歌唱的啟發、悟覺、思考和借鑑,也可從中領略到人聲之靚、唱功之妙及音樂之美,相信有所得益,這是本書寫作之宗旨。音樂評論的本體功能之一,是需要將動態的、聽覺的音樂表演,轉換成靜態的、視覺的文字,需要更廣博更全面的知識和素質,需要思想、智慧、情感,需要獨立的分析、評斷與思辨、寫作能力,還需要藝術家的眼光與胸懷。
本書介紹了222位20世紀著名的歌唱家的生平、經歷及其歌唱特點。這些歌唱家都錄有唱片,作者評述他們的歌唱成就時,以其音響數據為依據,加強閱讀的聲樂感;對每一位歌唱家都配有珍貴的圖片,以加強閱讀的形象感。
作者本人就是一位歌唱家,歌唱家論歌唱家,筆下有樂、客觀中肯、頗有見地。每篇文章都很精彩,是一本極有聲樂價值的音樂專著。讀史君良先生的文章,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在聲樂藝術上的專業優勢滲透於文字語言上的個性魅力。

編輯推薦

史君良先生的《20世紀著名歌唱家》在閱讀上可以注意4點,第一是當工具書,書中共收錄了20世紀的著名歌唱家222位,羅列之詳細堪稱國內之最。在書中分別按照不同聲部分類,各個聲部中又按藝術家的生卒年月排列,書後的附錄中還有外文人名(按拉丁文順序排列)的索引和縮略語,入手或依中文或從外文,使讀者能夠非常方便快捷地進行搜尋,以便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
第二是聲樂的藝術史,本書表層是具備了工具書的格局,但其中分別介紹的內容卻又遠遠越出了工具書那種小塊式的藩籬,內容含量細緻而充實。雖然是對歌唱家個人的介紹,但它其實是和19世紀末及整個的20世紀的歌唱藝術發展這條主線密不可分的,通過閱讀大量歌唱家的從藝經歷和歌唱生涯,讀者也可十分清晰的了解到20世紀聲樂藝術的發展軌跡,無論是從事專業研究的讀者或是業餘的音樂愛好者,必定可從中發現綠洲,獲益匪淺。
第三是勵志,其實書中每一位歌唱家的成長過程,就是一條艱苦奮鬥的歷程,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個人投身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無論他從事什麼事業,無論他的愛好和目標是什麼。奮勇向上,百折不撓,為達到自己的理想和實現自我的價值,繞過無數的暗礁,克服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從而到達藝術的彼岸。可以這么說,書中介紹的每一位藝術家沒有一個是信手拈來,一夜成名的。閒暇之餘,翻閱品讀,對於人生都會有所啟迪,無論你從事的是藝術、科技、抑或別的什麼,完全一樣。
最後是本書的典藏價值,書中共收錄的222位歌唱家(以後還將不斷地進行增補),內容的介紹除了出身、學習經歷、個人藝術特色、作者的聽後感及錄音推薦外,還有許多藝術家的個人情感生活和婚姻經歷(這是許多介紹書和工具書中所沒有的),其內容之豐富,包羅萬象,考慮到這對讀者更好的了解一位歌唱家還是有幫助的,所以還是讓其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對於我國的歌唱家,無論是以前的,還是建國後,更重要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湧現出的著名的優秀歌唱家,書中更是為其開闢了大量的篇幅和章節,有些資料尚屬首次披露,濃墨重彩地繪就了精彩地一筆,這既是令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地一筆,也是史君良先生地一貫作風——愛國敬業精神之體現。
此書閱罷,感慨頗多,書中介紹的222位歌唱家,都是在聲樂領域裡取得卓越業績的大家,而那些在全世界各地投身歌唱這門事業的演員、教師、合唱隊成員,那更是無可勝數,天下的歌唱家千千萬,何止“三高”和“五大”,台前幕後,雖然位置不同,但他們都是這世界歌唱大家庭中的一員。記得我在十二年前的一篇關於大都會歌劇院百年的紀念文章中寫過的一段話,今日重提,還是如此:“百多年過去了,回過頭去望望,世界的聲樂舞台如今還是那么地廣袤無際;那么地熠熠生輝。通過國際間的交流,溝通和學習,更使我們感到:只知道世界上有三大男高音是遠遠不夠的;認為自卡魯索、吉利到斯苔芳諾和莫納科這中間只有斷層又是多么地淺薄。聲樂藝術的發展太博大了,偉大的聲樂藝術家猶如滿天的繁星,永遠地站立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上。雖然我們可能不知道他們;雖然我們可能不了解他們,但是他們確確實實地存在著,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

專業書評

我認為永遠沒有什麼能誘使我去動搖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在聲樂藝術上,一個人應該不輟地為更高更遠的目標而刻苦奮鬥,由於一些所謂的成功而帶來的懶惰。冷淡和懈怠都是會毀滅藝術與藝術家的。
一個真正具有正確理想的、健全的、楷模式的藝術家是永遠不會達到他的頂點的。假如他達到了——或者他自以為達到了,那他的藝術生涯其實也就到了一個陡然的末路了。
——阿梅麗塔·加莉-庫契

媒體推薦

自此聲樂不寂寞
2010-04-09作者:夏宏
■夏宏
《20世紀著名歌唱家》史君良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1月版
這本書的作者史君良身兼歌唱家、指揮家、聲樂教師,在專業圈內早已蜚聲,後又跨界將經年所得訴諸文字,遂又成一樂評大家。此前已有專著七八種刊行於世,其專業學識、修養操守也素為樂界人士所稱道。
眾所周知,當代最權威的西方樂評名宿哈羅德•C.勛伯格積50年賞樂之歷練,撰有《偉大鋼琴家》、《偉大指揮家》和《偉大作曲家》等經典代表作,卻偏偏獨缺《偉大歌唱家》。為何?蓋因對於歌唱家的介紹與評判有著相對的特殊性,若非身體力行,身臨其境者實難洞悉其中的奧妙和訣竅。史君良平日裡的觀察之細緻,欣賞之“較真”使他練就了一副過人的“金耳朵”,論述歌唱家其人其事往往能“一語道破天機”。
作為一本列傳體的文集,史君良的著述難能可貴之處還在於他並不一味地為傳主評功擺好,歌功頌德。由於他身居香港,得親臨當代眾多歌唱家演出現場觀摩之便利,因而往往能將自己的所觀所感融入介紹之中。如他指出卡雷拉斯大病初癒後熱衷於與帕瓦羅蒂、多明戈搞商業性的“三高音樂會”,是吃力不討好,與自己身體的恢復、自己特色的保持都有害無益。又比如在論述俄羅斯新秀霍洛斯托夫斯基的演唱時,也有他在演唱奧菲歐詠嘆調時“唱得太花哨,有賣弄聲音技巧之嫌,自加多餘的裝飾音和哭腔更不足為取”的評點。縱然是一家之言,但其用於批評且持論有據的見解仍能使讀者頓生肅然起敬之感。身為國人,史君良該書的另一大亮點是收錄了中國歌唱家的傳略,從已逝的張權、斯義桂、溫可錚到今日聞名於世界樂壇的田浩江、張建一、廖昌永、迪里拜爾和黃英等,都有著較詳細的論述,這也填補了其他相類書籍所共同缺失的空白。

作者簡介

史君良,香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樂評家。原籍海南省文昌縣,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早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附中聲樂學科及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曾任歌舞團歌唱演員、聲樂導師、合唱指揮。1982年、1983年舉行獨唱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文化署主辦)。現在香港從事演唱、教學、合唱指揮、音樂評論以及兼任香港電台CD、DVD評述等工作。己出版的音樂專著有《合唱與合唱指揮》、《活在唱片裡的偉大女歌唱家》、《活在唱片裡的偉大男歌唱家》、《唱片裡的著名歌唱家》、《唱片裡的著名指揮家》、《史君良樂評集》、《聞歌始覺有人來--史君良評聲樂》、《唱片裡的聲術》等。

目錄

女高音歌唱家
1內莉‧梅爾芭NellieMelba…………………………………………………………….1
2路易莎‧泰特拉齊尼LuisaTetrezzini…………………………………………………3
3阿梅利塔‧加莉—庫琪AmelitaGalli—Curci
4伊莉薩白‧舒曼ElisabethSchumann
5羅特‧萊曼LotteLehmann
女中音歌唱家
82康奇塔‧蘇佩維亞ConchitaSupervia
83扎拉‧多魯哈諾娃ZaraDolukhanova
84瑪里琳‧霍恩Mar
男高音歌唱家
98恩里柯‧卡魯索EnricoCaruso
99約翰‧麥科馬克JohnMcCormarck
100喬萬尼‧馬蒂奈里GiovanniMarti
男中音歌唱家
158馬蒂亞‧巴蒂斯蒂尼MattiaBattistini
159勞倫斯‧蒂貝特LawrenceTibbett
160漢斯‧霍特HansHotter
男低音歌唱家
183菲奧多爾‧夏里亞賓FeodorChaliapin
184亞歷山大‧基普尼斯AlexanderKipnis
185埃齊奧‧平扎EzioPinza
186保羅‧羅伯遜PaulRobeson

序言

真的有些惶惑不安,香港著名音樂評論家史君良先生竟然要我,一個小字輩,在他即將出版的新書上胡亂塗鴉,寫什麼“序”!有沒有搞錯?您是我尊敬的老師。從我走進《音樂周報》就開始讀您的樂評文章,而那時我連怎么寫樂評還不知道呢。從我在《音樂周報》上寫第一篇文章——主編把它放在評論版那天起,我就立志要把您這樣的音樂評論家當作楷模。可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我?寫序?為您?“開玩笑?”“我是來真的,絕不戲言。”還是您的鼓勵安撫了我一顆惴惴不安的心,您說:“學問不分年齡。很簡單,你的聲樂理念很完美,很在行,很到位”,我一下就暈了……暈暈乎乎地寫了,因為前輩說了“你愛怎么寫就怎么寫”,那“小女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用點篇幅講講往事,讀者或許能從中發現,史君良要我寫“序”的那點基礎,十數年音樂記者生涯,我對聲樂和歌劇有著特殊的偏愛,這種偏愛與生俱來。我從什麼時候開始聽唱片?在黑暗的母腹中。我貼著子宮壁,驚奇地聽那歌聲並不發自這個孕育我的女人。唱女中音的母親幾乎天天聽唱片。那個冬夜,留聲機蓋都來不及關閉,她突然發作腹痛難忍。黎明曙光尚未露頭,女兒卻迫不及待呱呱墜地。這個世界上有上帝恩賜人類最美的禮物:音樂,還有那么多記錄音樂的唱片。我要聽!即時,音樂學院的庫存老唱片要數前蘇聯出品居多。母親帶回家的大多是這個聲部著名歌唱家錄製的大碟。

文摘

1885年5月24日,梅爾芭首次在倫敦皇家歌劇院演唱露契亞。她那甜美的音色、華麗的花腔以及無懈可擊的音準都受到高度的稱讚。但是那時她的演唱缺乏某種魅力,那就是情感。從來沒有學過表演藝術的梅爾芭,早年的演戲當然略差。但經過多次的演出實踐,不斷吸取舞台經驗,不出五年,梅爾芭終於成為世界首席女高音,成為“世界上最高標準美聲唱法的神奇女子”。從此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英國倫敦是她的大本營,凡是她在倫敦的演出人們就稱為“梅爾芭之夜”,吸引了許多社會名流以及皇室成員觀賞她的演出。1918年,她更被英國皇室封為“不列顛帝國夫人”以資獎勵。她在巴黎、米蘭、紐約和芝加哥的演出盛況空前,大受歡迎。1902年,她回到澳大利亞巡迴演出。1906-1910年,梅爾芭在紐約曼哈頓歌劇院出任首席女高音的時期,是她演唱生涯中最輝煌的日子,她與男高音歌唱家魯契亞(F.deLucia)合演的《丑角》,與卡魯索(E.Caruso)合演《藝術家的生涯》,被稱為歌劇史上最佳的演出。
1919年,年已58歲的梅爾芭重返倫敦皇家歌劇院演出。1926年6月8日,梅爾芭在皇家歌劇院舉行了告別音樂會,一個65歲的女性聲音聽來仍然是那么美,確實是了不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