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纖雲弄巧》

《鵲橋仙·纖雲弄巧》

這是秦觀的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盪氣迴腸,感人肺腑。

基本信息

原詞

鵲橋仙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作者簡介

秦觀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哲宗時,歷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坐元佑黨籍,出為杭州通判,鏇又遠徒郴州(今湖南郴縣)、雷州(今廣東海康)等地。徽宗立,詔許放還,死於道中。少見蘇軾於徐州,蘇軾以為有屈宋才,遂得列門牆,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詩文兼擅,惜為詞名所掩。其詞淡雅輕柔,情韻兼勝被譽為婉約之宗。有《淮海居士長短句》。

注釋

鵲橋仙: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云:輕盈的雲彩。弄巧:指雲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今譯

纖細的雲彩變幻出多姿的圖案,飛過銀河的流星傳遞著牛郎織女難以相見的離恨,今夜裡他們要悄悄渡過遙遠的天河相會。縱然每年只在這今風玉露的時節才有一次相逢,卻勝過了塵世凡間的千次萬遍。
情意象水一樣深沉柔美,甜蜜的相會如夢如幻,怎么能忍心去回顧鵲橋上的歸路。若是兩人的感情地久天長即使不能日夜相守,也不能把他們分開。

賞析

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上片寫聚會。“纖雲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金風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下片寫離別。
“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後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詞牌與格律

《鵲橋仙》是常見的詞牌。《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為橋。”因取以為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樂章集》入“歇指調”,較一般所用多三十二字。通常以《淮海詞》為準。
格律

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韻者。
中平中仄(增韻),中平中仄(增韻),中仄中平中仄(韻)。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中平中仄(增韻),中平中仄(增韻),中仄中平中仄(韻)。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