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那遙遠的地方》

《青海在那遙遠的地方》

如果說西藏是人們精神里的人間聖地,香格里拉是人們夢想中的世間樂園,青海就是人、神、自然在源頭共處的泰初淨土。

基本信息

信息

封面封面

“高山下的情歌,是那彎彎的河,我的心在那河水裡游。藍天下的相思,是這彎彎的路,我的夢都裝在行囊中。”

再次遭遇青海,是我的緣分。

這是我生命中第三次到達青海。前兩次行至青海,總是感覺前路迢迢,自己只是這方廣袤山川的匆匆過客。行程的終點,都是在唐古拉山口以南的那一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認為青海太像西藏,於是有心或者無意之間,對同樣位於青藏高原之上的這一西部大省,少了幾分真心誠意的探究。

把青海的文化完全歸屬於西藏,現在想來這種看法是非常淺薄的。

青海是諸多偉大事物的源頭。作為中華遠古神話體系的發祥地,先民的瑰麗夢想託付於橫亘青海的崑崙山上。中國的巨川大河,其源流多在青海荒原深處的冰川,涓滴匯流,浩蕩遠征,成就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數千年的悠久文明。

作者簡介

梁敏,生於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讀倉央嘉措的詩歌,就被深深觸動,該是怎么的土地才能造就出這樣才華橫溢,而又放蕩不羈的六世達賴?於是總有一種眷戀在心頭揮之不去,便開始一次次流連於青藏高原。當從川藏、滇藏、青藏、新藏一條條入藏之路抵達青藏高原的腹地西藏,才明白青藏高原這塊神奇的土地,便是抵達之後更難以企及與深入的地方。詮釋青藏並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抵達,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體驗。或許還需要偶爾想起那位留下種種神秘猜測的詩人,更或許,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只為途中與他相見。

試讀

第一章 青海:那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對於古人來說,青海實在是太遙遠了,其的以遙遠,因為那是一個“春風不度”的地方。青海的遙遠,對古人也就罷了,但對現代人也是如此。我有一個經常穿梭於北京和廣州兩地的北京朋友,7月,我在青海時邀他過來,他感慨說青海實在太遙遠了,沒有時間去。北京到廣州1800公里,而北京到西寧只有1200公里,啞然失笑後我不由得思索,這並不是朋友在地理上的無知。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青海的遙遠是一種心理上的距離,是一種文化上的難以到達。

錯誤一:《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王洛賓於新疆創作的

《在那遙遠地地方》誕生在青海湖畔的金銀灘草原。1939年的夏天,王洛賓參加影片《祖國萬歲》拍攝後完成的。

錯誤二:青海的整個地貌就是青藏高原

青海是由青南高原、柴達木盆地、河湟谷地、青海湖和東祁連山組成。其中青南高原是指青海省崑崙山以南,唐古拉山以北的那部分土地,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錯誤三:可可西里是生命的禁區、不毛之地

可可西里是青海的青南高原一塊十分珍稀的寶地,有著眾多的美麗湖泊,有雪山和冰川,有大群的野生動物。

錯誤四:柴達木盆地只有荒蕪的沙漠景象

柴達木盆地的鹽產以及礦產都相當豐富,盆地內有鹽水湖5000多個。位於柴達木南部的察爾汗鹽湖,則是鹽湖群中的佼佼者,是中國最大原鹽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