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寒林圖》

《雪景寒林圖》

《雪景寒林圖》採用全景似構圖,畫面層次分明,畫中群峰屏立,山勢高聳,深谷寒柯間,蕭寺掩映,古木結林,板橋寒泉,流水從遠方縈迴而下,真實而生動地表現出秦地山川雪的後的磅礴氣勢。筆墨濃重潤澤,皴擦多於渲染,層次分明而渾然一體,細密的雨點皴余蒼勁挺拔的粗筆勾勒,表現出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

基本信息

簡介

《雪景寒林圖》為三屏大幅立軸,畫面繪群峰屏立,山勢高峻,有冒雪出雲之勢。高山之麓,溪水之濱,以粗筆濃墨繪出古木密林,枯枝老乾蒼勁挺拔。山坳間村居房屋,隱約可見一人張門而望,仿佛在觀賞蕭寺雪景。此畫構圖嚴謹,用筆蒼潤渾厚,生動地表現了秦隴山川的磅礴氣勢,是一件難得的稀世墨寶。

此圖畫群峰屏立,山勢高聳,深谷寒柯間,蕭寺掩映;古木結林,板橋寒泉,流水從遠方迂迴而下。真實而生動地表現出秦隴山川雪後的磅礴氣勢。筆墨濃重潤澤,皺擦多與瀉染,屑次分明而渾然一體,細密的雨點皺於蒼勁挺拔的粗筆勾勒,表現出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此圖歷來受到廣泛重視。清代收藏家安岐稱其為“華原生平傑作”。因此在范寬有限的傳世作品中尤其難得。名款“臣范寬制”四字,隱於前景樹斡中,因年久字跡漫漶不易辨認,關於此圖是否為范寬之作,近年在繪畫史家間尚有不同看法,但說它是宋畫中代表范寬畫派的重要作品,則是大家公認的。據收傳印記,可知歷經清梁清標,安岐鑑藏,乾隆時入內府,1860年英法聯軍圓明園時曾流落民間。

評價

宋畫《雪景寒林圖》是罕見的藝術珍品,也是中國的一件國寶。此畫作者范寬,陝西華原(陝西耀縣)人。後移居終南、太華諸山,領悟“山川造化之機”,自成一格,與李成齊名,世稱“李范”。《雪景寒林圖》畫面絹素完好,筆法蒼勁,氣勢恢宏,是范寬“浩莽闊大,渾厚峻拔”風格的代表。此畫清初時曾為天津著名收藏家安麓村所收藏,後來幾經輾轉,險些流出國外,最終卻又回到天津,由收藏家張叔誠先生捐獻給天津藝術博物館,成了該館鎮館之寶。

歷史背景

《雪景寒林圖》作為宋代畫家之中傑作,是上了《宣和畫譜》著錄的。清康乾時期為天津安麓村所得。安麓村名岐,其父安尚義為鹽商,家資巨富,雍正年間父子倆曾以家財捐修天津舊城。安麓村雖席豐履厚,卻志居淡泊。為鹽務事,往來於淮南、津沽兩地,遇書畫商求售者,概以重金購買,一時所藏,甲于海內,《雪景寒林圖》為其藏品之一。安麓村著《星緣匯觀》,著錄其藏品,特別提到《雪景寒林圖》的珍貴价值,稱此畫是“宋畫的無尚神品”。

安麓村死後,他的子孫將《雪景寒林圖》賣給了直隸總督,直隸總督又將此畫獻給了乾隆皇帝,藏之於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遭劫,此畫被外國士兵拿到書肆出賣,為張翼所得。張翼、張叔誠父子倆是近代收藏大家。張翼為北通州人,晚年定居天津,生平喜好古玩字畫,搜求搶救,不惜重金。其子張叔誠亦酷愛古玩字畫,更善於鑑別真偽。張家經兩代人搜求積蓄,家藏文物書畫頗豐,也最精。《雪景寒林圖》是張翼在北京發現的。他以重金從外國士兵手中購得後,立即帶回天津秘藏,成為傳世之寶,向不示人,據說連其至親好友也未能得以一觀。

畫家范寬簡介

范寬(約950-10027)宋代傑出畫家。字仲立,一說中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善畫山水,師荊浩、李成,能自出新義大利,別成一家。他重視寫生,常居山林之間,危從終日,早晚觀察雲煙慘澹、風月陰霽的景色,雖風寒月認錯,也不停止。宋人論他的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構圖繼承荊浩“善寫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傳統。用筆雄勁而渾厚,筆力鼎健。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濃厚的墨韻,厚實而滋潤。但晚年用墨過多,土石不分,勢雖雄傑,然深暗如暮液晦暝。其皴法,一般稱之為“雨點皴”,下筆均直,形如稻穀,也有稱為“芝麻皴”的。畫屋字先用界畫鐵線,然後以墨色籠染,後人叫他鐵層。傳世作品,據《宣和畫譜》著錄的有五十八件,米芾《畫史》提到所見真跡三十件,如:《溪山行旅圖》、《關山雪渡圖》、《萬里江山圖》、《重山復嶺圖》、《雪山圖》、《雪景寒林圖》、《臨流獨坐圖》等。

爭議

目前學術界對《雪景寒林圖》是否范寬真跡尚有爭議。長期以來。此圖流傳不明。圖上之印“御書之寶”方璽的印文和印色都具有宋代特點,可見宋代藏於宮中。從此至明代,不知流落何處。明末清初,被收藏家梁清標收藏,圖上有“蕉林”“蕉林收藏”朱文方印兩枚和“觀其大略”白文一枚。其後見錄於《墨綠匯觀》,有“安氏儀周書畫之章”、“思源堂”白文方印兩枚和“麓印”朱文方印一枚。大概與此同時,押有“乾隆御書之寶”,說明此圖曾被清宮收藏。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又流落民間,被收藏家張翼購得。今有“潞河張翼藏書記”朱文方印和“文孚嗣守”白文方印兩印。此圖描繪了北方壯美的雪山景色。畫中雪峰屏立,山勢高聳,白雪皚皚。深谷寒林間,蕭寺掩映,流水無波,峰巒溝壑間雲氣萬千。其山取盤桓向上高遠之勢,其水造平靜冷凝之態,其樹畫深郁寒峭之意。從此圖可以體味到,作者已不拘於刻形著物的風格,脫離真山真水,表達出一種寫胸中塊壘,傳意中山水的傾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