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

《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

《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是由作者卡內基著作、中國城市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

《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是卡內基晚年的自傳,安德魯·卡內基,1835年11月25日出生於蘇格蘭鄧弗姆林,1848年隨全家遷至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阿爾勒格尼。他13歲起開始打開,進過棉紡廠,當過郵電員,受教育不多,自學成才,並靠個人奮鬥興辦鐵路,開採石油,建造鋼鐵廠,終於成為億萬富翁。晚年他熱心於慈善事業,著有《財富的福音》等書。1911年,卡內基夫婦決定以僅餘的1.5億美元設“卡內基公司”,由公司人員代理他們的損獻工作。去世前,卡內基的捐獻總額已高達3.3億多美元。在他身後,“卡內基公司”及各項卡內基基金仍在實施他的捐獻計畫。迄今為止,他為世界捐獻的數額已經遠遠超過當初的數字。1919年8月11日,安德魯·卡內基因肺炎去世,享年84歲。

安德魯·卡內基,13歲來到美國的時候,他是一個蘇格蘭窮孩子;多年以後,他成為了美國鋼鐵大王。這是一個天方夜譚嗎?不是。書中主要介紹了父母和童年、鄧弗姆林和美國、匹茲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書籍、電報公司、鐵路公司、主管、內戰時期、造橋、鐵廠等內容。

編輯推薦

他是戴爾·卡耐基、拿破崙·希爾最推崇的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不僅創造和捐獻了億萬財富,更留下了一段光輝人性的不朽傳奇。
安德魯·卡內基是開創美國工業歷史的實業家,現代商業模式的締造者。他是和福特、摩根、洛克菲勒齊名的鋼鐵巨人。按照今日的標準計算,他的財富已經遠遠超過比爾·蓋茨。他的一生不僅是一個窮孩子實現美國夢的精彩故事,更是一段人性光輝的不朽傳奇。安德魯·卡內基的一生經歷,令無數人去研究,究竟他有什麼秘密武器,使他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本書將告訴你答案。

作者簡介

安德魯·卡內基,1835年11月25日出生於蘇格蘭鄧弗姆林,1848年隨全家遷至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阿爾勒格尼。他13歲起開始打開,進過棉紡廠,當過郵電員,受教育不多,自學成才,並靠個人奮鬥興辦鐵路,開採石油,建造鋼鐵廠,終於成為億萬富翁。晚年他熱心於慈善事業,著有《財富的福音》等書。1911年,卡內基夫婦決定以僅餘的1.5億美元設“卡內基公司”,由公司人員代理他們的損獻工作。去世前,卡內基的捐獻總額已高達3.3億多美元。在他身後,“卡內基公司”及各項卡內基基金仍在實施他的捐獻計畫。迄今為止,他為世界捐獻的數額已經遠遠超過當初的數字。1919年8月11日,安德魯·卡內基因肺炎去世,享年84歲。

精彩書摘

第二章 丹佛姆林和美國
勞·德姨父在教育我和多德時,非常重視背誦。為此我倆收益頗多。我倆經常在同學和大人們的面前,捲起上衣和襯衫的袖子,戴上紙做的頭盔,抹黑臉,削尖木條做成劍,扮成戲劇中的人物,背誦台詞。
我清楚地記得,諾瓦爾和格雷納溫之間有一段經典戲劇對白,重複出現一個詞——“該死的虛偽”。說這個詞時讓我倆有些顧慮。起初我倆總是用一聲咳嗽帶過,觀眾就會大笑。直到有一天,這是偉大的一天,姨父鼓勵我們說“該死”沒有關係的。後來我們經常練習這個詞。我常扮演格雷納溫,說這個詞的頻率更高。這種自然的表達方式讓我感到很輕鬆。我能充分理解瑪喬麗·弗萊明,一天早上,她正在發脾氣,沃爾特·斯科特問她怎么了,她回答:
“我想發脾氣,斯科特先生,我真想說‘該死的’,但是我不能。”
此後,說出不雅的詞也成了演出的精彩之處。在講道壇上,牧師可以說“混賬”不算罪過;那么在朗誦時,我們也可以不受拘束地說“該死”。還有一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諾瓦爾和格雷納溫在格鬥時,諾瓦爾說“只有死亡能結束戰爭。”1897年《北美評論》的一篇文章里用了這些詞,姨父碰巧讀到,立即從丹佛姆林寫信告訴我。他就是這樣一個說乾就乾的人。
在姨父的這種教育方式下,我的記憶力有了很大提高。我認為有益於青年人的方法,莫過於鼓勵他們去記住和背誦一些經典故事。我對自己的速記能力感到滿意,這也讓一些朋友吃驚。對於任何事情,不論感興趣與否,我都能記住。但是對那些沒有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我很快會忘記。

圖書前言

從生意場上退出之後,我丈夫禁不住他那些要好的朋友(有美國的,也有英國的)懇求,一有時間就回憶並寫下他早年的經歷。可是不久,他發現根本沒有空閒時間。相比從前,他的生活甚至被更多的事情所占據。他的回憶錄是在蘇格蘭利用休閒時間完成的。有一段時間,我們每個夏天都會去沃特奈格曠野的小別墅,在那裡我們可以享受簡單的生活,而且卡內基先生的自傳大部分也都是在那裡寫的。他很開心地追憶著早年的時光,正如他所說的,又經歷了一次早年的生活。1914年7月,戰爭的陰雲開始凝聚,這時的他正忙著寫作。8月4日,當得知那個重大的訊息時,我們立刻離開了這裡並回到斯基伯,在那裡能更好地了解局勢。
這些回憶就是在那段日子裡完成的。從那以後,他對自己的事情再沒興趣。很多次,他試圖繼續寫作,但完全是徒勞。那時,他還過得像箇中年人——甚至是年輕人——每天打高爾夫球、釣魚、游泳,有時甚至一天進行三項運動。他是個樂天派,即使面對希望的破滅,他也試圖表現出樂觀。然而,面對世界的災難,他的心碎了。在遭受重感冒,隨即又兩次患上肺炎後,他突然變得蒼老了。
據一位與卡內基同時期的人(他比卡內基早幾個月去世)說“他不能承受衰老”。對卡內基先生的密友來說,從他那裡得到的最鼓舞人心之處可能是學會如何承受“衰老”的勇氣和技巧。他總是耐心、體貼、愉快,對別人給予的任何微小的快樂和服務都心存感激。他從不考慮自己,而是期待一點希望的曙光。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直到“他走了,上帝把他帶走了。”
在他手稿的底頁寫了這樣一些話:“對於我的回憶錄,可能只有一小部分能引起大家的興趣,而我的親戚和朋友感興趣的內容會多一些。有許多內容是我斷斷續續寫的,我想應該刪去。今後替我整理書稿的人要注意,不要給讀者太多負擔。一定要選一個有熱情有頭腦的人。”

圖書目錄

序言
編者寄語
第一章父母和童年
第二章丹佛姆林和美國
第三章匹茲堡和工作
第四章安德森上校和書籍
第五章電報公司
第六章鐵路公司
第七章匹茲堡鐵路主管
第八章內戰期間
第九章建造大橋
第十章煉鐵廠
第十一章紐約總部
第十二章交易磋商
第十三章鋼的時代
第十四章合伙人、書和旅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