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飯碗的秘密:100位優秀公務員經驗談》

《金飯碗的秘密:100位優秀公務員經驗談》

《金飯碗的秘密:100位優秀公務員經驗談》人民民眾是最理性的評判員。真心實意甘願當人民的公僕、始終有益於人民的公務員人民才會在他的飯碗上鑲上一副金底座。能否端到金飯碗,就看你在人民面前怎么做。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官為舟,民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情為民所系,得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台上。
金飯碗,態度——滿腔熱情、盡職盡責,本分——清廉為民、務實高效,風格——辦實事、辦好事,目標——切為讓人民滿意,結果——堅決落實人民利益。
·《360°零死角的絕美自拍法》獨家54折熱賣>>·《我的第一本學習方法書》獨家特價搶購>>

內容簡介

事實顯然要比想像中冷酷得多。在民主高度發達的今天,“公務員”並不是古代的“官老爺”,“官老爺”可以為自己謀福謀利,而“公務員”只能為人民謀福謀利;在堅持“三個代表”的中國,“公務員”的本質身份是公僕、模範和先進人物;在用人機制逐漸完善的當今時代。

作者簡介

朱紅,女,1969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中級經濟師職稱。、歷任吉林省遼源市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記者,遼寧省燈塔市有線電視台新聞播音員、記者、製片人,北京《建設人才》雜誌社執行主編。現任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理辦、黨辦副主任散文《紅裙流逝》、撰寫並製作的《荒灘與綠野》《農民樓里的升旗儀式》等作品先後獲得全國和省市優秀作品獎

媒體評論

上不愧黨下不愧民,堅持黨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張雲泉
當了將軍,我還是農民的兒子;權力是人民賦予我的,我沒有任何特權!
——楊業功
作為基層幹部,民眾不看你說了多少,而是看你做了多少。只有以身作則,帶頭苦幹,才能讓大家信服。
——王強
當戶籍警就要姓“戶”,要把家家戶戶連在一起,拴在一起,把百姓當親人、父母。
——邱娥
在大災大難面前,黨員幹部只要敢於挺身而出,衝鋒陷陣,敢於承擔責任、犧牲自己,就能喚起廣大人民民眾戰勝災害的信心和勇氣。
——安定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為人民謀利益是立黨之本
公務員的飯碗由民心決定
人民利益無關乎事情大小
為民辦事是公務員的天職
對黨和人民永葆忠誠之心
第二章滿腔熱忱投人工作
為人民服務,不辛苦!
除了愛上工作你別無選擇
用心工作才能贏在崗位
糊弄工作就等於糊弄自己
拿出100%的熱情來對待工作
第三章讓盡力盡責成為習慣
讓盡責成為工作習慣
全力以赴做好每件事情
為人民安全鞠躬盡瘁
乾一行就要負責到底
追求卓越才能成就永恆
第四章崗位在哪就在哪發光
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
以實幹精神來確立個人價值
紮根基層才能走向高層
沒有平凡的崗位,只有平庸的態度
乾出成績才是真正的稱職
改進作風,務求實效
第五章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
乾實事是公務員的本分
把口號變成實實在在的效益
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時刻踐行求真務實精神
不要“鍍金”要“鍊金”
第六章緊繃清廉之弦不放鬆
要想讓人民滿意,首要條件就是清廉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管住私慾這口井
乾乾淨淨為國家和人民工作
平凡崗位也需要廉潔
第七章時刻牢記是人民的公僕
牢記自己的公僕角色
服務人民要真心真意
不能讓百姓辦件小事來回跑
民之難應該就是你之憂
脫掉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外套
第八章讓各項工作富有成效
為民謀福利最容易出政績
工作要做細,方法要對頭
淺嘗輒止只能是一事無成
創新是收穫業績的秘密武器
認真是一切成績的前提
在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第九章請人民民眾來指導工作
竭智盡力做民眾需要的事
民眾的利益是我們的工作方向
把民眾的需求當做第一信號
以是否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主要標準
人民公務員就應該姓“人民”
第十章莫讓允諾成為空談
沒有落實到位,民眾利益將成為空談
最好的執行就是就地解決
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安全隱患的天敵是落實到位
準確到位,準確執行
第十一章時常更新自身各項素質
提升能力從提升覺悟開始
牢記“八榮八恥”榮辱觀
要善於主動升級自己的知識庫
用事業的心做工作的事
不停止思考才能不停止進步
第十二章一切以人民滿意為標準
請多做一件小事情
在工作中傾注全部精力
民眾的評價就是你的品牌
為民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前言

在就業壓力逐漸增大的今天,“公務員”就像是一個香餑餑,遭到數以萬計的人哄搶。
箇中原因無非有三:從物質的角度,“公務員”能提供穩定的物質待遇,這使得很多人免了“北漂”“海漂”之苦,少了“蝸居”心酸;從精神的角度,“公務員”能夠使父母為之榮耀,同學或者朋友也會心生羨慕;在發展預期上,“公務員”肯定是“穩”中有“升”。所以,每年在中國大地上都會出現一道飽含酸甜苦辣的風景:數百萬人趕考公務員職位。
儘管全國各地紛紛引進公務員辭退制度,但“公務員”幾乎在所有人眼裡都是金飯碗的代名詞。在早餐一天貴過一天的今天,沒有人不想端著這種吃喝不用發愁的金飯碗。
吃喝不愁的人生,會更加從容和淡定;為吃喝發愁的人生,從來都不會有從容和淡定。
這也許就是“公務員”能夠產生巨大誘惑力的根本原因。
但事實是這樣的嗎考上公務員就能一勞永逸
事實顯然要比想像中冷酷得多。在民主高度發達的今天,“公務員”並不是古代的“官老爺”,“官老爺”可以為自己謀福謀利,而“公務員”只能為人民謀福謀利;在堅持“三個代表”的中國,“公務員”的本質身份是公僕、模範和先進人物;在用人機制逐漸完善的當今時代。

精彩書摘

為了早日掌握這項技術,每次作業完畢,別人歇著了,許振超還留在車上,練習停鉤、穩鉤。貨櫃上有4個鎖孔,從幾十米高的橋吊上看下去,很難分辨,更別說用在空中擺盪的吊具放下去,一次把鎖眼都對齊,把貨櫃抓牢靠了。四五個月後,他開的門機鋼絲繩走起來也一條線了,一鉤礦石吊起,穩穩落下,不多不少,正好裝滿一車皮。這手“一鉤準”的絕活,很快就被大家傳開了。
“一鉤淨”是許振超的又一項發明。一次,許振超乾散糧裝火車作業,發現糧食顆粒小,更易灑漏,他便在工作之餘,吊起滿滿一桶水.練習走鉤頭,直至練到鉤頭行進過程中滴水不灑。再去裝散糧,一抓鬥下去,從艙內到車內,平平穩穩。鐵路運糧食時,對裝車的標準要求很嚴格,糧食要在車廂內打個尖,高出車廂80公分,碼頭工人叫起“龍骨”。打這個“龍骨”很難,坡度要合適,坡面要平滑,蓋上篷布後.才能不存雨水。許振超用他的“一鉤淨”,把這些問題給解決了。
1984年,青島港組建貨櫃公司,許振超當上了第一批橋吊司機。他在工作中發現,橋吊故障中有60%是吊具故障,而故障主要是由於起吊和落下時速度太快,吊具與貨櫃碰撞造成的。他提出,這么操作不僅橋吊容易出故障,貨物也不安全,必須做到無聲響操作。
許振超的“無聲響操作”,偌大的貨櫃放入鐵做的船上或車中,居然做到了鐵碰鐵,不出響聲,這是許振超的一門“絕活”。其實他創造這種操作法,是因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貨櫃、船舶的磨損.尤其是降低橋吊吊具的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實踐證明,它是最科學也是最合理的。
1990年,許振超已經成為青島港一名熟練的橋吊司機,然而一次橋吊出現的故障讓他真正感到了與世界水平的差距。花大價錢請來的外國專家只修理機器不傳經。“我就不服這個輸,我覺得我行,通過努力我能掌握這個技術。”許振超決心自己鑽研。到1995年,許振超摸熟了隊里所有橋吊上的電路板,畫出厚厚的兩本電路圖紙。這套圖紙如今成為隊里的橋吊技術手冊,後來橋吊出現故障維修,再也沒有請過外國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