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是北宋時期張先的一首詞。

概況

【作品名稱】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張先
【作品體裁】詞

原文

醉垂鞭
雙蝶①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②不深勻,閒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注釋】:①“雙蝶”句:羅裙上繡著雙飛的蝴蝶。
②“朱粉”句:不在臉上塗抹脂粉。

作者

張先
(990-1078)北宋詞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聖八年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闢為通判。後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賞析

此為酒筵中贈妓之作,首句寫她所穿的裙子,羅裙上繡著雙飛的蝴蝶。“東池”兩句,記相見之地(東池)、相見之因(宴),並且點明她“侑酒”的身分。“朱粉”兩句,接著寫其人之面貌,而著重寫其淡妝。“閒花淡淡春”以一個確切的、具體的比喻,將她的神情、風度,勾畫了出來。上層社會的行樂場所,多數女子都作濃妝,一個淡妝的,就反而引人注目了,故此“閒花”雖只“淡淡春”,卻大有一枝獨秀的風致。張先顯然受了張祜的啟發,但“閒花淡淡春”一句,仍然很有創造性。唐人稱美女為春色,如元稹稱越州妓劉采春為“鑑湖春色”。此處“春”字,也是雙關。
過片三句,用倒裝句法。人人都說她身材好,但據詞人看來,則不但身材,實許多地方都好,而這“諸處好”,又是“細看”後所下的評語,與上“初相見”相應。柳與美女之腰,同其婀娜多姿,連類相比,詞中多有。結兩句寫其人的衣。古人較為貴重的衣料如綾羅之類上面的花紋,或出於織,或出於繡,或出於畫。出於織者,如白居易《繚綾》:“織為雲外秋雁行。”出於繡者,如溫庭筠《南歌子》:“胸前繡鳳凰。”出於畫者,如溫庭筠《菩薩蠻》:“畫羅金翡翠。”此詞寫“衣上雲”,而連及“亂山昏”,可見不是部分圖案,而是滿幅雲煙,以畫羅的可能性較大。詞人由她衣上的雲,聯想到山上的雲,而未寫雲,先寫山,不但寫山,而且寫亂山,不但寫亂山,而且寫帶些昏暗的亂山,這就使人感到一朵朵的白雲,從昏暗的亂山中徐徐而出,布滿空間。經過這種渲染,就仿佛衣上的雲變成了真正的雲,而這位身著雲衣的美女的出現,就象一位神女從雲端飄然下降了。
這兩句的作用,決不限於寫她穿衣服的別致,更主要的是製造了一種氣氛,襯托出並沒有正面大加描寫的女主人的神韻。寫到這裡,詞戛然而止,更無多話,收得極其有力。所以周濟《宋四家詞選》中,評為“橫絕”。
此詞意境之妙於亦真亦幻。如“昨日”兩句,很明顯是脫胎於宋玉《高唐賦》,而從其人所著雲衣生髮,就使人看了產生真中有幻之感,覺得她更加飄然若仙了。筵前贈妓,題材本屬無聊。但詞人筆下這幅美人素描還是相當動人的。妙處如“閒花”一句的以一勝多,“昨日”兩句的真幻莫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