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

2009年東方出版社出版,作者郎鹹平,16開本。

基本信息

真正的中華文化在整個世界舞台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全世界是因為在乎中國,因此會對中國文化挑剔。中國人本身而言,要保持一個大國的自我,因為這是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文化不會因為外國人不喜歡而改變。

作者簡介

郎鹹平,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鹹平是國際知名的公司治理和企業戰略專家,呼籲保護中小股民的信託責任,批判MBO式的“保姆理論”,痛斥國有資產流失的“冰棍理論”,郎鹹平被譽為中國經濟的“鐵榔頭”,被媒體尊稱為“郎監管”。2007年以來,主持《郎鹹平說》系列電視節目,其相關書籍和光碟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

內容簡介

全書中,郎鹹平看問題一針見血,直達事件最真實層面。從3.14事件中CNN對中國的詆毀、到汶川大地震的眾志成城;從大眾對奧運經濟的過度期盼到奧運禮儀的中華風采;還有海峽兩岸對台灣現狀的真實解讀,功夫熊貓凸顯的文化融合以及諸葛亮能否成為優秀的企業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讀,全部都是在電視、平面媒體上聞所未聞的觀點,這是在郎教授對東西兩種文化體系透徹理解的基礎上並且從社會民眾中的普遍的小細節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趨勢,令讀者有醍醐灌頂的痛快淋漓之感。在解釋了中華文化的劣根性後,郎鹹平教授開始講述古代四大商幫的歷史,並透徹地分析這些劣根性的表現及對商幫歷史的影響。通過剖析古代各個中國商幫的崛起時機,以及最輝煌時刻商幫的不同資本用途選擇,在大歷史背景下,分析中國古代商人的堅韌、拼搏,以及他們的理想追求,並對商幫沒落的原因進行思考,最後對中國的封建王朝的衰落進行評論。

目錄

前言 謀殺中國經濟的文化魔咒
第一章 諸葛亮能成為優秀的企業家嗎
一、兩個很大的“小”問題
二、岳飛與屈原:文化魔咒的典型代表
三、中國企業家的病態心理
四、文化好則企業好
附錄:用流程工序來防治貪腐
第二章 中華文化對於高科技的魔咒
一、聯想為什麼失策
二、戰略混亂的根源
三、看看甲骨文公司是怎么乾的
四、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
第三章 茫然之一:就知道賺錢
一、慈善背後的文化玄機:你的心錄能否高於一座墳頭
二、Profess的血從何而來
三、病根在我們身上,不在大學生
四、誰控制了美國
五、讓我們的文化遠離“冰棍理論”
第四章 茫然之二:不了解世界(一)
一、奧運不會帶來奇蹟
二、我們的文化長什麼樣
三、巨人心中充滿大愛
第五章 茫然之二:不了解世界(二)
一、三個希臘神話的啟示
二、力與美才是奧運的精神
三、公平和對稱才是奧運的本質
四、真正偉大的文化來自融合
第六章 茫然之二:不了解世界(三)
一、我怎么就粗俗了
二、美國人也沒見過世面
三、高度紀律性——我們也有
四、誰也不理解誰
五、不做NiceGuy又如何
第七章 茫然之三:不了解別人為什麼那么看你(一)
一、莎朗·斯通真的是口誤嗎
二、西方人的西藏情
三、改變一切的汶川大地震
第八章 茫然之三:不了解別人為什麼那么看你(二)
一、如何看待CNN態度的轉變
二、不信你們就自己來看吧
三、是什麼感動了全美國
四、沒有人敢得罪我們13億老百姓
第九章 茫然之四:不了解自己的缺點
一、《功夫熊貓》揭露我們文化的黑暗面所以受歡迎
二、夢工廠給中國的情書
三、蘭德公司的觀點:中華文化的悲哀
四、潛意識的大愛:中華文化的驕傲
五、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大愛
第十章 晉商
一、晉商歷史的傳奇
二、晉商的厄運:大清朝的敗落
三、晉商票號的崛起
四、中國的信託責任:晉商如何挑掌
五、晉商票號的沒落
六、新晉商的荒誕
第十一章 徽商
一、大徽商江春
二、徽商的家族榮耀
三、吃苦耐勞的徽駱駝
四、徽商的鹽巴商機
五、徽商的奢侈荒淫
六、徽商的沒落
第十二章 浙商之一:湖商
一、湖商和徽商的比較
二、湖商的蠶絲髮跡史
三、湖商的巔峰時刻
四、湖商的資本用途
五、湖商的投資短視
第十三章 浙商之二:寧波幫
一、寧波幫的崛起
二、寧波幫的創造力
三、寧波幫的信用天下無雙
四、團結就是力量
五、寧波幫的投資策略
六、寧波幫的行銷才能
第十四章 粵商之一:廣州幫
一、廣州幫的崛起機緣
二、為何廣州十三行難敵英國東印度公司
三、十三行的衰敗:鴉片戰爭
第十五章 粵商之二:潮州幫
一、民風強悍的潮州幫
二、建立現代工業的潮州幫
三、感人的愛國情結
四、潮州幫穩健的經營作風

書刊摘要

第一章 諸葛亮能成為優秀的企業家嗎
用文學典故解析企業家心態:
司馬懿如果真的把你諸葛亮抓走的話,就沒有《三國演義》了,變成“二國演義”了,你身為堂堂蜀國的丞相,冒這種風險。什麼風險?小機率事件。
諸葛亮運籌帷幄,但是以他的理念來經營企業,一定能夠成功嗎?
一、兩個很大的“小”問題
這一章我——從文化的角度來評判中國企業家。我這么講吧,中國企業家是很有意思的。我在中國各地演講,西到烏魯木齊、北到內蒙古、東到丹東、南到三亞,哪裡我都去過,但我走到任何一個地方,所有企業家問我的問題之類似,讓我感到震驚。他們問什麼問題呢?例如:“郎教授,能不能請你談一下,哪一個行業是最有潛力的,我想去投資。”地方幹部也會問我一些問題,例如:“郎教授,能不能請你談一下我們這個區域的區域競爭優勢。”我的回答很具體,我說中國沒有一個行業是有潛力的,而且中國沒有一個區域是有任何競爭優勢的,於是這些企業家和幹部就都說:“那我們不就死了嗎?”我的回答就是,那你就去死吧。哈哈,各位讀者知道我為什麼這么說嗎?因為他們問的這些問題都是錯的。
那么大家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問這些問題嗎?很簡單,中華文化所孕育的思維僵化的企業家就是這么想問題的。那么在這兒,我就想談一談,什麼是中華文化的本質。背景提示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誌,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託。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精神的氧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傳承了許多珍貴品德。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群體,吃苦耐勞、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等等,當然現在很多美德都在消失當中。
文化與企業向來密不可分,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企業。以中國晉商為例,晉商幾百年間創業、積累、發展的過程都恪守“誠實守信”這個核心理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