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本來面目》

《還我本來面目》

《還我本來面目》,作者(美)賽安慈,(美)吳至青,由華夏出版社於2010年1月1日 出版。人從投胎入人體、到呱呱落地,到年紀稍長學習做父母親心中的好孩子,到入學努力做好學生,到脫離父母進入社會學習做好公民,人的一生可以說就是社會化的過程。為了能適應社會環境,應付生活不斷遭受的挑戰和威脅,我們不停地調整自己,我們的本性也不斷地被扭曲,漸漸的,在這個扭曲本性的社會化過程中,形成了另一個「我」。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還我本來面目
作者:(美)賽安慈,(美)吳至青 著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還我本來面目還我本來面目

出版時間:2010-1-1
字數:260000
開本:16開
ISBN:9787508055916
定價:¥39.80

內容簡介

我們必須先體會到:
我們現在所認定的「我」,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我」。
我們其實比可見的形體要大很多。
如何將意識從肉體次元拓展到能量體次元、意念體次元,並觸及自性本體次元,本書揭示的宇宙真相,將引領您回返條靈性之路。
人從投胎入人體、到呱呱落地,到年紀稍長學習做父母親心中的好孩子,到入學努力做好學生,到脫離父母進入社會學習做好公民,人的一生可以說就是社會化的過程。為了能適應社會環境,應付生活不斷遭受的挑戰和威脅,我們不停地調整自己,我們的本性也不斷地被扭曲,漸漸的,在這個扭曲本性的社會化過程中,形成了另一個「我」。現在我們認知的「我」,事實上是經過了一個遺忘的過程所形成的另一個我,和最初來到這世界上的我,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自我療愈」就是重新尋回自性本體的過程。
首先要了解的是:人不只是單一肉體的存在,人是一個多層次元的互動系統,人的多重能量存有包括了——肉體、能量體、意念體和自性本體四個次元。以這樣的眼光為基礎,來看我們人類身體功能的運作,才可能再進一步往下談療愈,因為療愈不是只發生於肉體的層次,療愈必須是在多層能量次元體系才能發生。
在了解人類四個層次的次元之後,我們就能明白,發生疾病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療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們了解到自己不是一個尋找靈體的肉身,而是一個存在於肉身的靈體之後,我們會對於以往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經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幫助讀者清楚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和責任。

作者簡介

賽安慈博士,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社工研究所教授,他身世傳奇,是全美極少數沒有受過正規教育而獲得博士學位的大學教授。在美國首創並研發“靈性與療愈學”。

目錄

推薦序1 找到自己,還我面目
推薦序2 我的療愈奇緣
推薦序3 信任自己 在的能耐
推薦序4 在生命大戲中,從演員到導演
前言1 療愈這回事——我的探索歷程
前言2 療愈就是找回自我的過程
第一章 療愈——先從物理學出發
第二章 我是誰——人的四次元
第三章 忘了我是誰
第一節 創傷是福分
第二節 低層自我
第三節 形象自我
第四節 防禦
第五節 面具自我
第六節 高層自我
第四章 我變成了誰——五種人格結構
第一節 分裂型人格
第二節 口腔型人格
第三節 忍吞型人格
第四節 控制型人格
第五節 刻板型人格
第五章 氣輪
第六章 如何療愈自己?
第七章 高次元的自我療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