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剛好》

《過得剛好》

《過得剛好》是郭德綱的親筆作品,講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過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迄今為止,唯一人生回顧,榮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濁自清自安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過得剛好過得剛好

書中的文字記錄了郭德綱這些年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人生、相聲藝術、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靜,不煽情,不誇張,不做作,不隱瞞,不迴避。

本書有著極其鮮明的郭式風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妙語連珠,文字獨特,語言幽默風趣,讀之不禁令人捧腹,為我們營造了一份無與倫比的閱讀快感,這份快感和他的相聲作品一樣過癮。即使面對著台下無人的慘澹局面,郭德綱依然保持著他的幽默感。  

過得剛好,這是郭德綱式幽默,也是郭德綱的人生態度。我爭者人必爭,極力爭未必得。我讓者人必讓,極力讓未必失。真放肆不在飲酒放蕩,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萬事留一線,江湖好相見。

作者簡介

郭德綱,相聲演員,德雲班主。天津人,生於1973年,自幼酷愛各種民間藝術,八歲投身藝壇。1996年創辦北京德雲社,說相聲、講評書、唱戲、拍電影、拍電視劇、主持電視節目。

目錄

自序:人在江湖
魚龍夜話
男人四十
我與我師
我與張文順
我與于謙
德雲後台
江湖夢眺
高雅與低俗
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
“反三俗”
我要“反三俗”
停滯的不是相聲

相聲圈
天津同行

自序

人在江湖
要出書了。
有人說要出書先出事兒。我也沒出事兒,倒是把書出了。
我在私底下是一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喜歡待在書房裡寫字、聽戲、看書,沒有別的愛好,不抽菸,不喝酒,當然,也不喜歡燙頭。
如果我不做藝人,最大的願望是做文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和黃金屋我都沒遇到,但我依然愛看書,也愛寫字。幾張紙,一支筆,將心中事寫下來,我覺得很快樂。
回頭翻看這些文字的時候,也許這些事情都已經顯得不再重要了,但是我很感慨,從中能看到我這些年的心路歷程。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風雨踏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來放得下。放不下,也得放。活一百歲的沒幾個人,開心就笑,不開心待會兒再笑。高高興興比什麼都強,跟誰較勁都是跟自己較勁。一輩子,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首先,這本書並不是一本系統寫作的人生自傳,僅僅是把我這些年寫的文章整理出版。這些文章記錄了我這些年的經歷和心路歷程,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心態。
大部分文章存於文檔,唯有二十八篇錄於部落格。輸密碼登錄,打開檔案。塵封三載又逢天日,撫案追昔不勝悲涼。這些年經歷了太多事兒,遠遠超出了一個藝人的負荷能力。品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觀榮辱紛爭、死走逃亡,自濁自清自安然。台上笑傳千萬,台下苦悶悽惶。
整理、分類、篩選、修改,反覆校對,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滿足你們對我合理的好奇心的同時,還能存在一點點其他的價值,也許是閱讀的快樂或者其他,但如果您希望能在我的書中獲得高深的知識或者思想,我猜您只能失望而歸,這是一本拒絕傳遞任何價值觀的閒書,我還是說相聲的草根藝人郭德綱。別人都說我們是草根。什麼叫草根?其實草根很便宜,人參、靈芝、冬蟲夏草,都是這些不上檔次的東西,我們比不了人家大棚里的香椿芽、韭黃。
在這本書出版之際,我已經四十歲了。八歲從藝,至今已經三十多年。

最初書名叫《人在江湖》,後來我接受本書編輯的建議,換了一個書名,也就是你們看到的《過得剛好》。一路走來,各種坎坷,各種不順和阻礙,終於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也看到了燈彩佳話。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萬幸,我一直在做我喜歡的事情。現在的生活我很滿意,就像你們看到的書名一樣,過得剛好。如果說我還有什麼追求和願望的話,那就是我希望能說一輩子的相聲,等到八十多歲還能跟于謙老師站在小茶館的舞台給大家說相聲。那時候,估計我的頭髮都掉光了,於老師的頭髮也白了,一腦袋的白毛,還燙頭,跟喜羊羊似的。我不指望天塌地陷,地球都毀滅了,還有我的一段相聲在宇宙間飄蕩,那是扯臊。

功名富貴,人間驚見白首;詩酒琴書,世外喜逢青眼。巿爭利朝爭名,伶逐勢惡逐威。且看滄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峽雲、洞庭月、瀟湘雨、彭蠡煙、廣陵濤,奇觀宇宙但賞何妨?我爭者人必爭,極力爭未必得。我讓者人必讓,極力讓未必失。真放肆不在飲酒放蕩,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萬事留一線,江湖好相見。
如果,這本書您沒看懂。
那么,再買一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