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經濟學》

《送禮經濟學》

《送禮經濟學》一書闡述了這種節日消費是如何產生巨大的經濟浪費的。經濟學家喬爾·沃德弗格認為我們現在應該停止這種瘋狂,在送禮之前要三思,並在書中闡述了理由。書中還為讀者揭示如何重新調整我們的送禮習慣、如何能在不掏空錢包的前提下維持經濟的發展、如何能夠重新獲得真正輕鬆如意的假期的奧秘。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送禮經濟學
作 者:(美)沃德弗格 ,陸妍,錢峰 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2-1
ISBN:9787508624839
開本:16開
定價:25.00元

看點

節假日為什麼要送禮?你會送禮嗎?送禮如何恰到好處,又不浪費?

聖誕老人不希望你讀的書,禮品店不希望你讀的書。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節假日是一段充滿快樂的時間,家人團聚、假日派對……還有送禮。人們都要送很多很多的禮物,但是有多少人得到了真正想要的禮物呢?又有多少人在送禮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收禮者想要的是什麼呢?

在我們給自己買東西的時候,雖花費了金錢,但至少能讓我們感到滿意。然而,送禮卻不同。我們在送禮時的選擇通常是在不了解收禮者的情況下作出的,也就可能無法使收禮者滿意,從而產生了經濟學家所謂的“淨損失”。這種浪費並不僅限於美國,大部分經濟大國都存在這種“摧毀價值的狂歡”。

如何重新調整我們的送禮習慣?如何能在不掏空錢包的前提下維持經濟的發展?如何能夠重新獲得真正輕鬆如意的假日?《送禮經濟學》這本書將為你一一揭示這其中的奧秘。

如果你真想送禮物……那么先閱讀一下這本書吧!

作者簡介

喬爾·沃德弗格,艾倫克朗茲講席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商業與公共政策學科帶頭人。他著有《市場專制》一書,還是報紙評論專欄作家。

文摘
在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幾代人的大家庭成員們會聚在一起,圍著聖誕樹、壁爐或是大燭台開始交換禮物。小孩子在打開包裝看到玩具娃娃或者玩具卡車的時候高興地尖叫。然而,尤其是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拆開禮物包裝紙並鞠躬表示感謝這種儀式可能要比禮物本身更重要。十幾歲的孩子為了博得祖母的歡心,會假裝驚喜並聲明他們得到的正是特別想要的禮物。然而,他們卻向你買給他們的音樂和電影碟片翻白眼。你從小就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所以在收到祖母送的禮物時,他們能夠報以微笑,雖然這微笑不乏勉強的意味。哪個小孩子不需要蠟燭呢?但是強作歡顏並不僅限於十幾歲的孩子,大人們在拆開那些他們絕不會買給自己的禮物時也儘量讓他們的表情看上去是高興的。“噢,一個紙牌遊戲板?你真不該買這么好的禮物。”我們這樣對岳母說。的確如此。一股瘋狂購物的浪潮。例如在美國,12月的零售額明顯比相鄰幾個月的零售額要高。在某些類別的商品銷售中,隨著熟悉的聖誕商品的出售,12月的銷售額占到了全年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在珠寶店占到了1/5以上,在百貨商店和廉價商品店占到了大約1/6,而在服裝店、電器商店、體育用品店、收藏品店和書店占到了大約1/7。
所有這些開銷的一個特點是,除了那些孩子們事先想要的禮物,所有的選擇都不是最終消費者作出的。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對於真正要用的物品,人們還是得自己花錢去買。也就是說,購買者買的通常是自己真正想要使用的東西,但是在聖誕節卻不是這樣。因此,這筆巨額的節日開銷就很有可能做不到將物品與使用者進行合理的搭配。我們一年到頭在給自己買東西的時候總是慎之又慎,貨比三家之後才去掏錢包。然而,在聖誕節的時候卻恰恰相反,送禮人對收禮人喜歡什麼完全是瞎猜的。你可以再回憶一下那股紅色鏇風分發禮物的場景。更糟糕的是,這些開銷大部分都是用信用卡支付的,也就是用欠債的方式去買那些收禮人並不真正想要的東西。

媒體評論

讀完《送禮經濟學》……我購買禮物的狂熱度已經急劇下降了。

——《上海日報》

讓我們把問題留給一位經濟學家,聽聽他充滿熱情的論證:為什麼我們不應該送禮物,尤其在節假日期間更無須送禮。

——《洛杉磯時報》

沃德弗格直擊假日期間消費者的瘋狂行為,並指出,強制性的送禮不僅是一件很有壓力、十分昂貴的事,而且在經濟上也是十分不合算的……這本形象生動的書也許是黑色星期五期間值得買的一件禮物。

——《出版商周刊》

《送禮經濟學》是一本快速讀物。這本書沒有長篇巨幅,因此不會嚇壞了那些非經濟學出身的人。而且,本書幾乎不含經濟學術語,如果你確實在本書中看到了專業術語,它們也是得到適當解釋的詞語。

——《華盛頓時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