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盧主簿》

《送盧主簿》

送盧主簿,五言律詩,是唐朝著名文學家王勃的代表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詩詞正文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東岩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作品鑑賞

送盧主簿是一首送別詩,但詩人主要不是表現送別盧主簿之情,他是熱切地期待著“東岩富松竹,歲慕幸同歸”這個時刻的到來。值得體味的是詩人用了“松竹”一詞。中國古代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篇》)。“松竹”二字包含了詩人自勉自況的意思。

這首詩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不同的是:對即將離別的友人,詩人不是採用勸誡的口吻,而是勾勒出一個長安東山歲寒而後凋的松竹圖,讓人覺得東山的竹子雖然凋零了,卻是一個值得人留戀、神往的好地方。詩人送別盧主簿,好像並不完全擔憂他的離去,而是寄希望於兩人的並肩前進。所以,他才能把這首詩寫得那么催人向上。這自然是由於詩人的積極向上的精神所使然。

作者簡介

王勃畫像王勃畫像
王勃(650~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帶)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學者。王勃少時即聰慧過人,有“神童”之譽;十四歲時應舉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因戲作《檄周王雞》被逐出王府;一度任虢州參軍;後又因為受牽連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職。其父王福疇因受牽連,貶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親,渡海溺水,受驚而死。詩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史稱“初唐四傑”。

王勃詩主要描寫個人生活,亦有少數抒發政治抱負、表達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對仗工整,上下蟬聯,但有些詩篇仍“浮躁炫露”,流於浮艷,沒有徹底擺脫六朝辭藻華麗綺靡的詩風。有《王子安文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