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你彈琴的孩子》

《輔導你彈琴的孩子》,書籍名,何少英著,東方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

輔導你彈琴的孩子 內容簡介

本書除對鋼琴基本彈奏技術、練習方法以及家長在輔導孩子練琴時的作用等問題作了重點介紹外,為提高琴童的練琴質量並加快他們的學習進度,書中特提出"三級回課質量標準",供家長在輔導孩子練琴時參考;另外,針對業余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對作品曲式結構的劃分和對復調音樂的處理等薄弱環節,以及如何對待考級,如何準備考級曲目,如何調整琴童的考前狀態等問題,本書都有詳盡地介紹。

輔導你彈琴的孩子 本書前言

鋼琴從歐洲傳入我國雖有百餘年的歷史,但在過去人們將其視為"貴族文化",一直被束之之高閣,百姓很少問津,自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悄然興起了"鋼琴熱",時至今日仍在蓬勃發展。

現階段鋼琴在我國得到了空前的普及,這無疑對全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在業餘鋼琴學習中的確湧現出一大批音樂素質優秀用功努力的孩子,他們在眾多琴童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

業餘鋼琴教學與音樂院校的鋼琴專業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準確地說它屬於社會音樂教育範疇,誠然,在這個領域中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它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首先,鋼琴教師來源於社會。其專業水準與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第二,琴童年齡小,對手的控制能力與理解能力相對較低,再加上練琴時間得不到保障,導致琴童們的教學進度與學習效果差距較大。第三,琴童們日常的音樂環境以及資料來源等條件要遠遜於專業音樂教育,從而導致他們的音樂知識面較窄。在這些不利因素是最受家長關注的是,如何讓孩子學好鋼琴,如何輔導孩子練琴,本書緊緊圍繞這兩個問題寫作,使其能成為家長在輔導孩子練琴時的一本有用的參考書。

本書除對鋼琴基本彈奏技術、練習方法以及家長在輔導孩子練琴時的作用等問題作了重點介紹外,為提高琴童的練琴質量並加快他們的學習進度,在第四章中特提出"三級回課質量標準",供家長在輔導孩子練琴時參考。鋼琴與整個音樂是連為一體長和琴童都希望更多地了解音樂,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本書的第一章"認識音樂與鋼琴"將會使讀者得到這方面的滿足。另外,針對業餘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對作品曲式結構的劃分和對復調音樂的處理等薄弱環節,本書在第六、七章中分別予以論述。考級是廣大琴童和家長較為關心的問題,就如何對待考級,如何準備考級曲目,如何調整琴童的考前狀態等問題,在本書第八章中均有介紹。這本書如能在家長輔導孩子練琴時起一些積極作用,將使作者感到欣慰。

在本書第三間的寫作過程中,曾得到我國鋼琴教育家卞善藝教授的指點與幫助,在此特表誠摯的謝意。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一些錯誤與不妥之處,衷心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輔導你彈琴的孩子 本書目錄

第一章 認識音樂與鋼琴
第一節 音樂發展的歷程
第二節 鋼琴與鋼琴音樂

第二章 家長的責任與使用
第一節 學鋼琴的益處
第二節 家長的各種心態
第三節 如何考察您的孩子是否適合學鋼琴
第四節 您的孩子多大學鋼琴合適
第五節 拜拜請鋼琴老師應注意的問題
第六節 處理好學鋼琴與學校課業等其他關係
第七節 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八節 建立正確的文化消費觀念

第三章 鋼琴基本彈奏技術
第一節 坐姿與手型
第二節 斷奏
第三節 連奏
第四節 跳音
第五節 和弦
第六節 音階與琶音
第七節 雙音
第八節 關於"力"

第四章 如何輔導孩子練琴
第一節 家長是鋼琴老師的助教
第二節 輔導孩子練琴時需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 練琴的技巧
第四節 有表情的彈好鋼琴作品

第五章 如何克服自己形成的毛病
第一節 手型方面的問題
第二節 緊張與過分鬆懈所帶來的問題

第六章 常見的曲式結構
第一節 一部曲式
第二節 二部曲式
第三節 三部式
第四節 迴旋曲式
第五節 變奏曲式
第六節 奏鳴曲式
第七節 套曲曲式

第七章 彈好復調音樂
第一節 復調音樂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復調音樂的體裁
第三節 如何彈好復調作品

第八章 考級
第一節 目前國內的考級機制
第二節 正確對待考級
第三節 如何度過考級關

輔導你彈琴的孩子 文章節選

如何考察您的孩子是否適合學鋼琴

對於什麼樣的人具備何種條件能學鋼琴這個問題,如果廣意地講可以一言以蔽之,任何人,只要手、大腦沒有缺陷即可學鋼琴,因為任何人對音樂都有感知和駕奴能力,只是在靈敏程度上有區別,但我們現在討論的是"適合"的問題,這就要對你的孩子進行認真的考察和深入具體地分析。

天才論

此時人們將自然地提出"天才"這個問題,在藝術領域中天才論是一種很古老而又實際的說法,我們不可否認,在各個領域裡都有天才,某些人對某些事物具有超出常人的感知和反映能力,加上他們的勤奮與相應的客觀條件,那么一個天才就產生了,在音樂領域中,由於專業上的特殊性,使天才論顯得更為突出,莫扎特是一個典型的天才,他3歲就能在鋼琴上無師自通的彈出剛剛聽過的曲調,使身為音樂家的父親大為吃驚,5歲便能作曲,最終他成為古派樂派最偉大的音樂家。但是,世界上的事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做的,具有一定才能的人,通過刻苦努力,也同樣能把事情做好,並且毫不遜色於天才。貝多芬就其"天才"的角度來說要遜莫扎特一籌,他幼年時絕沒有"莫扎特式"的天才表現,青年的貝多芬在維也納只是以鋼琴家的身份出現,但他的志向是作曲,貝多芬經過刻苦的學習加不懈地追求與認真地思考,最終成為了音樂的巨人,有"樂聖"之美稱。現代的欣賞這兩位大師的作品時就會感到,莫扎特的作品猶如涓涓泉水流入人們的心田,純真、清新而流暢,是一位天才作曲家純潔心靈的直敘。貝多芬的音樂是他抓住了思想進發的火花之後,精心設計,認真思考的產物。所以聽貝多芬的音樂使人能夠強烈地感到蘊藏在作品中的哲理性與動力感。這也是貝多芬的作品耐人尋味的原因所在,我舉這兩個人們熟知且又對比性較強的例子是想說明,要 承認天才這個事實,但是一般人通過努力也能達到極高的水準成為"天才",有誰能說貝多芬不是天才呢?

搞清了天才論,我們再來談如何考察您的孩子是否適合學鋼琴這個問題,這種考察可分為兩方面,即心理素質與生理條件。

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在此特指音樂的感知能力和求知慾望。心理素質是極其重要的,這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每個孩子對音樂都具有感知能力,這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每個孩子對音樂都具有感知能力,只不過在原始狀態下(特指未經訓練的條件下)反映的程度有所不同,在音樂環境好的家庭中,如父母懂音樂,甚至就是專業音樂工作者,對孩子的考察自然不成問題。但是這種家庭畢竟是極少數,對廣大家庭而言,考察應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測試您的孩子對音樂的感應能力。平時在家裡經常給孩子播放一些古典、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而絕不是流行音樂。孩子們一般情況下是邊玩邊聽,他們不可能像人們想得那樣十分專注地去欣賞,音樂是他們遊戲中的背景,只要他們對此不反感就可以了。聽了一段時間以後,看孩子有沒有這樣的要求:"我要聽音樂"。如果是這樣,就證明音樂已自然地流入他的心田,他對音樂感興趣,他的生活中需要音樂,接下來可以進一步考察您的孩子對音樂風格和情緒的辨別能力。父母們給孩子聽的音樂一般都是清新、和諧、流暢的、偶爾播放一些風格異樣、情緒暴烈的音樂,此時觀察孩子是否被這種音樂所震動,筆者曾對一個3歲的孩子進行過這種測試,平時他聽的都是莫扎特、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交響樂以及蕭邦的鋼琴夜曲等作品,突然有一天給他播放現代先鋒派作曲家極不協和的音樂作品,他聽了一些之後(在邊玩邊聽的狀態下)大叫起來:"不聽!"不聽!這音樂不好聽。哈!這種現象說明了這個孩子對音樂的風格與情緒有了非常明確的分辨能力。這裡需要解釋的是,這個事例不能說現代先鋒派音樂不好,因為它是在作曲家們反傳統的意識下,用新的美學觀念和現代思維寫作的藝術作品,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性,它的風格不同於傳統的古典、浪漫主義音樂,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難理解、接受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